正視母語危機 爭取受教權

長老教會母語推行委員會等社團呼籲 &nbsp教育政策應加強發展弱勢語言

【李信仁專題報導】最近成大台文所副教授蔣為文為了台灣母語文字書寫,與作家黃春明、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爆發衝突,使得母語教育和書寫等問題再度受到各界關心;6月13日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台文筆會等30多個社團抗議教育部忽視母語教育,教學時數過少,呼籲「還給台灣人民使用台灣語文教育權」。

事實上,馬英九總統上任以來大幅改變台灣母語教育政策,最明顯的就是教育部將9年一貫課程台語課程改為閩南語課程、台語認證改為閩南語認證等,引起許多台語文教育與推動人士不滿。2009年教育部提出「閩南語課綱」,引起台文筆會、台灣母語教育學會、台灣南社等10餘個社團組成的「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強烈反對,同年7月9日「正名聯盟」帶著「蛇」到教育部抗議,高喊「台語不是閩南語,我是人不是蛇!」,丟出寫著裡面有蛇的麻布袋(內裝塑膠蛇),場面一度緊張。

當時蔣為文、台文作家陳明仁等人痛批,中國歧視中原以外的民族,用野蠻稱呼輕視貶抑,「閩」就是蛇,閩南人等於蛇子、蛇孫,台語改稱閩南語就是種侮辱,教育部刻意用「閩南語」有政治企圖,各社團要求政府尊重台灣人使用台語的權利。對於稱呼,蔣為文認為,用「台語人」稱呼使用台語的人是最適當的作法,如同說英語的英國人、講日語的日本人。

近2年來,針對教育部更改台語為閩南語,各界抗議聲浪不斷,「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與立委王幸男、陳亭妃,2010年7月和2011年5月陸續要求教育部必須為9年一貫課程使用「閩南語」歧視稱呼公開道歉,立即改回「台語」;同時公布國小台語教材審查委員名單,國立編譯館停止用審查名義對台語文歧視霸凌。然而面對外界批評,今年教育部仍舊大肆宣傳9月舉行的「閩南語認證」,不願將「閩南語」改回「台語」。

雖然教育部有母語認證,但各級學校的母語時數並沒有增加,根據統計,現行小學、中學、大學每週華語、英語及台灣母語的課程節數比較,台灣母語時數比華語、英語為少;華語從小學到大學都列為必修,且每週總時數達17至24節課,台灣語文卻只有國小每週1節,且不列入升學的正式科目,台灣母語相較於華語,教學時數相差20倍。

最近,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等社團向教育部表達嚴正抗議,提出多項建議:1.國小的台灣語文教育增為每週3節;2.比照華文和英文,將台灣語文列入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必修課程;3.大學及高中入學考試國文科改為「本國語文」,讓考生從原住民族語、客語、台語、華語4類語文自選1類應試;4.須有長期母語復育計畫,常態培訓台灣語文師資及建立台灣語文認證制度。

另外,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是唯一的國家語言推行單位,長老教會、台文筆會等建議改名為「台灣族語推行委員會」,並提高層級,反對教育部擬定的降級和縮編計畫。

針對母語使用、教育和書寫,國際筆會等非政府組織1996年發表《世界語言權宣言》強調各族群母語受教權、各族群有權使用傳統的文字格式與文體書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起將每年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2001年進一步提出《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提醒各國保護與發展弱勢語言文化。

台灣筆會等團體擔心,相較於國際對各族群語言的重視,台灣教育政策還是獨尊華語,政府不知改善,只有蔣為文當面向黃春明、陳芳明等「大咖」嗆聲才引起關注,可見台灣母語遭遇嚴重危機。

族語能力檢定 牧者須以身作則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總會傳道委員會與台灣族群母語推動、客家、原宣等委員會合作,在2011年6月21日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行「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約有50位今年要提出牧師資格檢定的傳道師應考,期望透過筆試、經文朗讀、短講與對話,讓準牧師在未來牧會中,能運用母語得著更多同族群的靈魂!

以往傳道師要取得牧師資格,都是由中區會負責母語測驗,由於各中區會檢定標準不一,導致有些傳道師成為牧師後,前往教會牧會時,因母語表達不夠順暢或在讀經、講道上出現口誤,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因此,總會傳道委員會今年首度舉辦「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未來傳道師必須先取得母語檢定證書,方可取得牧師資格。

總會傳道主委莊孝盛牧師表示,長老教會注重母語,母語是對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尤其在國民黨統治下,強迫台灣住民學習將北京話視為「國語」,致使各族群母語面臨滅絕危機,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基於落實「釘根本土」的神學關懷,總會傳道與族群母語、客家、原宣等委員會共同努力,透過牧師以身作則,讓會眾重視母語的傳承。

傳道委員會幹事蔡南信牧師表示,台灣社會普遍以華語為溝通工具,使準牧師們較少使用自己的母語,因此期望牧者透過準備「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能有練習、加強母語的機會,未來牧會時,透過母語溝通、講道、社區探訪,將有拉近人際關係的加倍功效。不過他也坦言,大家常因習慣看漢字,卻漸漸對白話字有疏離感,這方面確實需要加強,此現象也突顯白話字書籍出版的重要性。

「現在年輕傳道師的母語表達,有弱化的現象!」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主委杜謙遜牧師說,這與社會、教育結構有關。而神學教育上,除了南神較注重母語訓練,其他神學院偏向自由發展,導致彼此溝通、交談多以華語為主。杜謙遜期望神學院師長,能鼓勵神學生用母語來表達,否則,很可能會漸漸變成華語教會,相信這絕非長老教會之福。

「除了部分教會對白話字傳承有危機感外,大多數教會的主日學,白話字的教導幾乎是斷得差不多了!」母語委員陳豐惠指出,現在很多教會主日學老師看不懂白話字,更不用說教導母語相關課程。陳豐惠期望,教會能負起傳承的責任,讓母語不會在下一代消失。

投入母語文學 才能做本土神學

【李信仁專題報導】針對長老教會傳道師母語考試制度,台南神學院名譽教授鄭兒玉說,傳道師母語考試不能只做表面,母語推行要從文化、認同等基礎問題思考。他感嘆神學院母語教學時數太少,「神學院有多少個老師能用白話字寫出主禱文?」不用母語卻以華語做台灣本土神學研究,更是不倫不類!

30多年前,鄭兒玉向總會培育委員會翁修恭牧師提出「傳道師母語認證」的建議,他觀察說:「制度實行至今,作法一再修改,但沒有聽說傳道師因母語不及格而明年重來,」他質問:「傳道師都真的及格嗎?」考試預先設定範圍,且有時還會體諒妥協,含混過關,「母語考試是出於好意,但只做表面,結果卻不怎麼樣。」

鄭兒玉長期推動台語白話字書寫,強調母語的重要,他認為台灣母語使用要回到基本問題,就是「台灣人受外來統治太久,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話,歷史一向是用統治者語言,造成台灣人看輕自己的語言。」他說,台灣人最愛統治者的語言,給日本人管就用日語、國民黨來就講華語,因為用統治者講的話就能生存、獲得財富權利,他提醒,「語言是民族的象徵,語言失去,民族滅亡」,如滿清取得政權使用北京官話,後來滿語幾乎消失,滿族不見了,只剩下清朝,就是明顯的例子。

對於台語白話字書寫,鄭兒玉表示,從理論來看,語言是從聲音而來,文字是聲音的紀錄,語言在聲音當中,包含著各族群獨特的性格和思考方式,宣教師來台灣用白話字寫下台灣話,用字母、調號表達聲音,這是很恰當的作法。至於用漢字寫台語,鄭兒玉強烈反對,因白話字和漢字有根本的不同,白話字是「表音」,漢字是「表意」,但採用表意文字當做聲音符號,產生混淆。例如聖經台語漢字版,用「互」代表h??,很不妥當,台語的h??至少有使、給、雨、讓、乎等多種意思,何況台語有許多疊字的助形容詞、助動詞,漢字根本無法表達,因此用白話字寫台語文學才是正確作法。

投入白話字書寫教育的鄭兒玉說:「很多人只會說台語,卻不會用白話字讀寫,等於是文盲!」他覺得,神學院的母語教育情況也不佳,每週只有1小時母語課,根本不夠,「用統治者的語言怎麼做台灣本土神學?老師可以用白話字寫出主禱文嗎?長老教會確實出著歹子孫!」&nbsp

台語文學接軌台灣文學史

助台灣延伸現代文學深度 &nbsp盼以檢定活絡台文發展

【陳怡萱專題報導】「越不熟悉,當然越害怕!」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何信翰認為,學習台語就像與人交往一樣,不認識當然不熟、不熟就不知道對方有什麼意圖;他強調台語跟所有其他的語言一樣,可以寫、可以讀,不只是生活語言,也是文化語言、教育語言、學術語言,「以為台語只要在家裡講的人是對台語有偏見,而且顯示出他根本就不懂台語。」

何信翰表示,台語是有歷史的、台語的文學作品有足夠的數量、而且有良好的品質,最早在1885年創刊的《台灣府城教會報》就刊載許多台語詩與台語翻譯小說,可說是台語現代文學的開始;另外根據統計,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間,公開發表在有ISBN的雜誌或刊物上的台語現代詩就超過7000首,1986年到2000年,同樣經過公開發表的台文小說就有400篇。「難道這些不是台語文學?」何信翰說,台語書寫的作品有一定的質與量,一般人不知道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

「台語文學應列入台灣文學的一部分。」何信翰指出,許多台灣文學研究者不承認台語文學,這樣的「台灣文學史」並不完整,如果加入台語文學的史料,就能證明台灣現代文學比中國五四運動早了數十年出現的事實,即與中國畫清界線。

何信翰認為,政府應該要有決心推展台語文,例如增加學校的鄉土語言教學時數、把台語文檢定納入正式考試當中。他舉例指出,現在公務人員若通過英檢有助考績加分,但他一位服務於苗栗通霄的公務員朋友卻說:「從沒遇過來辦事說英語的,但說客語、台語的很多。」何信翰笑稱,台灣人這麼愛考試,把台語文檢定納入正式考試裡,就不用擔心台語文發展沒人理了。

而在民間社團方面,因台語文在台灣的「話語權」明顯不足,在媒體上也相對處於弱勢,包括台灣羅馬字協會等單位要繼續努力的是增加台語文的「曝光率」,最好是搭配事件來發聲。何信翰表示,台語跟其他語言一樣,多看、多聽、多接觸,習慣使用它,越用越順手,特別是小孩子學習能力強,很快就能朗朗上口,「多接觸自然會熟悉並理解台語文的價值,就不會覺得學台語很難或認為它很粗俗。」

台語教學冷颼颼
母語評量供參考

【特稿/郭燕霖】每年5月中旬,是全國小學老師選擇下學期教科書版本的時間。2009年5月,筆者在評選台語教科書會議時,意外發現當廠商準備上台介紹時,一旁的同事已全部消失無蹤,只剩下筆者一人。

「只有老師您一人唱獨角戲,我們要像其他科別一樣介紹給您聽嗎?」台語教科書廠商難為情地問筆者。「沒錯,就仿照國語、英語、數學一樣,勿因為人數少而縮水喔!」筆者尷尬的回答,腦海中卻不禁一陣悵然,原來本國的老師看待台語文教育的心態是如此,筆者內心感到一絲絲寒意,卻依然得打起精神,專注看著台語教科書廠商為筆者「專門」介紹台語教科書&hellip&hellip。

2010年9月,筆者在學校期初校務會議上提案,擬將母語列為學校第3次月考成績評量,獲得其他老師支持,但正式實施時,問題卻接踵而來,首先因為本校母語教學分為台語和客語,教授客語的老師表示自己能力不足,雖通過客語認證,但對於出客語考卷仍感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筆者只好就本身任教的學年出台語文考卷,並徵求其他台語老師同意之下,雖將台語列入第3次月考中,但成績僅供同學和校方參考,不列入月考總排序之中。

以國小3大語文科別來看,「國語」和英語皆有課本、習作和正式筆試評量,台語卻只有課本;以總時數來看,「國語」每個禮拜至少有5節,這還不包括其他科目上課均以華語來授課,而英語也甚受國人重視,坊間也有不少補習班,但台語每週只有1節課,學子升上國中之後,台語文教育也就隨之斷線了。雖然目前教育部力推台灣母語日,對學童的母語能力提升不無小補,但對台語文教育的提升仍只是杯水車薪,效果有限;因為台灣母語日此政策只重聽說,忽略讀和寫的重要性。

或許現在為人父母者仍清楚自己的母語認同,但國小學童卻極有可能認為自己的母語為「華語」,而非吾輩所認知的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當前教改聲浪甚囂塵上,但母語的實施卻總被邊緣化,鮮少得到社會大眾和第一線老師的關懷和注意。期待台灣人能重新思考「我是誰」這項議題,當有一天筆者出的「台語文考卷」變成是「國語文考卷」,台灣的教育也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作者為苗栗山腳國小老師)

台語文3大瓶頸
整合品管與推廣

【特稿/林沈默】觀察當今台語文運動,面臨3大瓶頸,等待關鍵性的突破:

1.整合問題:台語界因著外來政權打壓,漢字、漢羅、全羅等多股勢力並陳,美其名為多元競合,其實是多頭馬車,互相抵消力量。拼音問題不大,只是音調標記有些差異,倒是用字仍棘手,雖然透過民間、官方網站,漢字發揮小小統合作用,但更多生活、庶民辭彙有音無字,卻也讓漢羅、全羅派更有質疑空間。擁有百年歷史的《台灣教會公報》應站出來,擘畫台語文發展整合會議,務使各方捐棄成見,槍口一致對外。從市場面來說,台語文產品只能以一種標準形式的賣相出現,拼音、用字、音調標記的規格差異化,讓人無所適從,都是市場禁忌。若整合失敗,各山頭我行我素,就等著被分化、各個擊破,台語文運動也只有「死路」一途。

2.品管問題:台語文學大量出現,始於1990年代之後,當時少數本土華語詩人,如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沈默、林央敏、黃勁連、黃樹根、路寒袖、王金選、陳雷等人,透過自覺而進行母語探索,矢志現代詩、唸謠、囡仔詩、歌詞、小說、散文等文類創作,根基初立。2000年本土政黨執政後,一些台語教育工作者,或基於教育的需要,也投入母語寫作的領域,但因文學創作經驗受限,成果並未立竿見影。如此成績,要與發展百年的現代華語文學,進行國家體制與市場機制的對決,無異以卵擊石。創作才是硬道理,文學界需要有一流、具競爭相的文本,行銷才有意義。現今台語作者陣容還不夠堅實,今後必須呼喚本土、改革派的優秀華語作家,讓他們投向台語寫作的行列,改善台語作品良莠不齊的現況。

3.推廣問題:唯有以上條件兼備,才能化解爭議,進行產品的說服與推廣。從法語、德語、越南語等國際經驗,以及1947年起國民黨國語政策來看,推廣語言,最大力量來自國家機器,透過國家文化政策,夾帶資源,設立福佬語事務委員會,由上而下、強力、有計畫的推行,修補語言文化的斷層,才能開花結果。台語推展自2000年政黨輪替後有些眉目,但成就淺薄;2008年失去政權後,又全盤破功。若想讓母語徹底扎根、永續發展,就必須擁有可以操控的國家機器來進行大統合與大推展。簡單的說,標舉本土大纛的民進黨,必須取得政權,並持續執政20年,才能看到深化的成果。(作者為台語詩人,著有《沈默之聲》等台語詩集)

聽說讀寫都重要
爭取受教合法性

【特稿╱蔣為文】台灣歷經100多年國語政策,台灣語文教育權受剝奪,致使台灣人母語聽、說、讀、寫能力逐漸退化。也因沒有教育,導致黃春明、陳芳明等人不曉得早於中國五四運動之前,台灣就用羅馬字(俗稱白話字)辦報紙、設學校以進行現代化教育。

1885年巴克禮牧師用台語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刊載不少台語文學作品;台語長篇小說如1924年賴仁聲《阿娘的目屎》、1926年鄭溪泮《出死線》;文化評論有1925年蔡培火《十項管見》;醫學有1917年戴仁壽《內外科看護學》;數學課本有1897年G&ecirc U&icirc-l&icircm《筆算的初學》。當代則有《台文通訊》《台文罔報》《首都詩報》《台文戰線》《海翁台語文學》《文學客家》等台語或客語文學雜誌。

語言使用可分為公、私領域,公領域包含學校、媒體、公共場合等,私領域則包含家庭成員對話。在殖民地或文化殖民體制下,統治者常會獨尊某語言,甚至剝奪其他本土語文使用的機會,進而以醜化、污名化的方式,讓族語使用者自行放棄母語。

私領域是維護族語的最後防線,但不代表族語不需要在公領域使用的權利。族語當然要從生活做起,譬如父母要和子女使用母語(原住民各族語、客語或台語);但若學校不使用台灣語文,甚至排斥台灣語文,學生有動機傳承或學習族語嗎?語文能力包含聽、說、讀、寫4部分,家庭教育僅能擔負聽、說的傳承,讀、寫則仰賴學校專業教育。讀寫能力不僅有利於聽說能力的發展,更有利於認識自己的文學與文化傳統。「母語只要在家裡講,不需要去學校上課」的觀念,其實是嚴重的錯誤。

1996年,數百個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筆會中心220位代表公布《世界語言權宣言》,主張族群母語的權益如下:

第27條:所有語言社群都有資格教育他的成員,讓其能得到與自己文化傳統相關的語言的知識,例如能做為其社區慣習用語的文學跟聖言。第28條:所有語言社群都有資格教育他的成員,讓其能徹底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地理、文學及其他文化表徵),甚至可以延伸至學習其它自己所希望了解的文化。第29條:人人都有資格以自己所居住區域的特定通行語言來接受教育。

由此可知,母語教育權是國際上受保障的基本權利,台灣人爭取台灣語文教育權有其正當性與合法性!(作者為成大台文系副教授)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