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立(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聯合國移民署《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資料顯示,截止至2020年,國際移民達2億8100萬人,占全球人口3.6%, 也就是每30人中就有一個是國際移民。其中值得關注的,移民勞工有1億6900萬,流離失所者8940萬。移民遷徙是極為複雜的全球議題,有純粹考量教育、經濟、居住環境的選擇,到戰亂逃難、種族衝突以及種族清洗等因素。不論何故,大量移民也意謂著福音宣揚的契機,教會該如何回應這樣的需求。
教會的移民特性
事實上,新約初代教會的發展已經清楚表明這種跨越邊界的特性,教會的宣教工作是在人群不斷遷徙的過程中逐步開展。不論是因宗教逼害而四散的人在安提阿建立了教會(徒八1-4、十一19),抑或是自發性的流動遷徙—帶著宣教導向的目標。(徒十六9,羅十五19、23-24)。然而,在保羅書信和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跨文化的會遇在早期教會掀起不少問題。因此,相互接納成了重要的見證指標–「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上帝。」(羅十五7)
移民遷徙也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爾文曾在瑞士日內瓦以及位於德法邊界的史特拉斯堡從事牧養難民的工作,他自身歷經移民遷徙,對移民者的需求感同身受。當時日內瓦教會承擔配合政府照顧那數以千計的遷徙人潮,加爾文居中協調推行許多重要的政策,極力宣講回應處境的信息。
移民組成的加拿大長老教會
加拿大長老教會源於蘇格蘭,屬於改革宗的一支,在十八、十九世紀時由蘇格蘭移民傳入加拿大,1765年在今天的魁北克舊城區裡成立了加拿大的第一間長老教會─聖安得烈長老教會。後來隨著更多的蘇格蘭移民湧入加拿大,許多長老教會也慢慢的在今天的大西洋省份和安大略省設立。隨著移民遷徙逐漸往西擴展,長老教會也派出宣教士來到曼尼托巴(Manitoba)的紅河地區展開內陸宣教。
1875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改組後到1925年中,教勢持續成長,除了西進的本地宣教,同時也積極地向海外宣教,包括先前派往福爾摩沙台灣的馬偕,以及身受馬偕影響的古約翰(Jonathan Goforth)前往中國內陸,另外也派了許多宣教師前往韓國、日本、奈及利亞、阿富汗、馬拉威等地。之後,隨著加拿大移民政策的開放,加拿大長老教會本身融入了更多元的文化,接納許多由少數族裔建立的教會,包括了韓國人、華人、匈牙利人、迦納人以及台灣人等。
除此之外,大都會的主流教會其內部組成結構也更趨多元化,我參與的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締結夥伴關係的Kerrisdale長老教會就是其中一例。我們將會在今年啟動關懷阿富汗難民的合作事工,這樣的圖像正好呈現出加拿大長老教會發展歷程的縮影,原在地的前移民教會和少數族裔的移民教會攜手合作接待即將到來的新移民。這是一個新的學習旅程,企盼藉此一小步逐漸開闊教會的眼界,落實彼此接納的信仰行動。跨越邊界的宣教實踐,幫助(有形的)教會明白(無形的)教會的視野應該有多麼地長闊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