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振母語 存多元文化之美

&nbsp【李信仁專題報導】最近包括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等百家商店、診所,響應台灣母語聯盟為「世界母語日」發起的「講台語,俗予你」,2月21~25日用自己的母語(原住民語、客家話、台語)與店家交談就有優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等關心本土語言的人士感嘆,台灣族群母語瀕臨消失危機,但政府仍獨尊華語而不知改善。

▲2月21日世界母語日,民間團體前往台南市政府請願,盼加強母語教育。(攝影/李信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將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2001年發表「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呼籲各國要保護和發展多元族群語言,台灣更被列入母語滅絕的危險地區之一。台灣於2000年李登輝前總統任內,教育部通過國小每週必修1節本土語言,2003年前行政院客委會主委葉菊蘭警告,台語正「掛號」中,客家語在「急診室」急救,原住民語已進入「加護病房」,政府提出《語言平等法》以加強本土語文教育。

不過,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一改對族群母語重視的態度,以加強台灣、中國文化交流為由,提出「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構想,2009年提出「識正書簡」就是「閱讀及書寫時使用正體中文的同時,書寫上不排斥使用簡體中文」,4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編撰「中華語文知識庫」,今年2月8日正式上線。

對此,台灣教授協會公開呼籲「反對控制語文促統」,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張德麟牧師、前國史館長張炎憲、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名譽教授莊萬壽等學者批評,馬總統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都想和中國連結,消滅台灣語文,使台灣文化逐步流失。

面對中央政府獨尊華語且漠視本土語言,包括長老教會母語推行委員會、台灣羅馬字協會等23個團體在內的「還我台灣語文教育權聯盟」,由改變地方政府做起,逐步影響全國,今年「世界母語日」當天向台南市請願,提出3項訴求:1.國小台灣語文教育提升為每週3節;2.比照華、英語,將台灣語文列入公立國、高中必修課程;3.進行長期的族語復育計畫,培育及研發以台灣語文為教學語言的各學科師資和教材。

長老教會母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陳豐惠強調,長老教會基於「釘根本土」的信仰告白,每週在全台以各族群母語舉行禮拜,有10幾種語言在教會使用,經常舉辦語文活動,翻譯各族語聖經、聖詩,具體實踐信仰與「語言人權」的普世價值,政府擁有比教會更多的資源,更應當多重視母語的推廣與教育。不過她觀察,長老教會同樣有族語流失危機,能流利使用母語的青少年越來越少,主日學、青少年團契聚會以華語為主,年輕人習慣參加華語禮拜,在家庭、學校也使用華語,若不趕緊補救,長老教會將失去最珍貴的族群語言。

台灣母語聯盟理事長李勤岸則強調,母語光靠聲音口傳並無法保存,要生根就要有文字書寫;長老教會使用的羅馬字,就是很方便的工具。家庭、學校、商店要建構良好母語環境,讓大家習慣說母語,家長和孩子講母語,從小培養多語的能力,以後要講2、3種語言都沒問題,反而是只講華語的大人們,最需要改進。

為落實母語教育,長老教會出版母語教材,各族語聖經、2009年新《聖詩》等都是母語的良好素材,曾經參與編撰新《聖詩》,熱愛台語詩文創作的顏信星牧師說,新《聖詩》有台灣各族語與70多國語言的歌曲,族語、華語和原文對照,除了有歌譜旋律,配合節期、主題收錄台語詩文,例如:顏信星為228受難者所寫的〈阮無愛閣哮〉(517B)等,閱讀文字加上吟唱、朗讀,從新《聖詩》感受多元語言之美。

作家李喬認為,母語復振和台灣意識緊密相關,各級學校母語教學,儘量在公眾領域,例如:議會、研討會使用母語,媒體增加各族語時段,但母語必須要書寫才能深化,而拼音系統爭論不宜無限上綱,加強母語文學寫作很要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
改寫台灣文學史 提升主體性

&nbsp

【林家鴻專題報導】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蔣為文從事母語推廣、研究多年。出身高雄岡山、從小講台語的他,念大學時創辦台灣語文社團,與志同道合者同辦活動和講座,推廣本土語言及其文學、文化,包括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小組。

「一開始不知道台語可以寫,能接觸到白話字是很意外的事。」蔣為文說,某次社團在擺攤時,有位去過長老教會的學弟送他一本姚正道牧師所寫的藍皮《精選白話字》,才發現原來台語也能寫!於是他經常前往學校附近的淡水教會「挖寶」,尋找相關白話字書籍。

2011年蔣為文承接台灣文學館計畫案,出版《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他指出,該套書改寫台灣新文學史,打破學界認為台語白話文運動是1920年代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後才開始的主流看法,大大提高台灣主體性。其實,台灣第一波白話文運動始於1885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台灣教會公報》前身)創刊,使台語文學有了正式的發表園地,也促進台語新文學作品在1920年代陸續集結出版,卻因許多文學界學者和作家看不懂白話字,而未被承認。

他決定聯合台語文相關機構及長老教會,將早期《台灣府城教會報》等相關文獻集結出書,使社會大眾認識白話字對早期台灣教育、文學、語言及文化發展的貢獻,並向世人證明,台灣文學不單只有華文創作。該套書共5冊,考慮社會大眾看不懂白話字,以白話字及漢羅對照方式呈現。

「若要使台語真正得到復振,非設立專職的常態性機構不可。」有鑑於政府機構工作草率、流於表面,2010年蔣為文成立台語文測驗中心,推動帶領台灣語文;他也成立台越文化交流協會,對越南新移民出版越語版的台語和認識台灣教材,幫助這些「新台灣人」融入新環境。

被媒體稱為「抗議專家」的蔣為文,除用行動表達對本土母語的關心,通曉越南、客、台、華、英語,及少許原住民語的他,更以身作則,證明自己並不排斥其他語言,體現尊重「語言多樣性」的普世精神。對於政府,他要求不要獨尊華語,應跟進國際潮流,致力延續、保護母語,「至少要讓人有選擇」,是『最卑微』的要求,否則哪來的民主?」

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張德麟
制定語言平等法 合基督信仰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2003年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制定了《國家語言平等法草案》,被當時國會佔多數的國民黨所封殺。在多元的當代台灣社會中,國民黨不只在過去歷史中打壓母語,目前依然是堅持華語獨大的中原文化中心論。

現任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曾於2003年參與推動制定《國家語言平等法草案》的張德麟牧師就說,「國民黨是偽善的政黨,」他強調,「當時推動制定草案最基本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語言不分高低,要平等對待各族群的語言。」

然而在國民黨的渲染下,要面對許多莫名的挑戰,有人提出:「國家目前並沒有歧視任何一種語言,各語言已經是平等了。」對這種說法,張德麟回應:「現在哪有平等呢?華語的授課時數為何?母語的授課時數又有多少呢?」根據當時草案設計,日後我國將有4種國語,包含華語、客家話、Holo(簡稱台語)及原住民族語言都明定在國家語言的範疇中,其地位一律平等。

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若果實行該法,公部門在翻譯等許多地方都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張德麟對此表達不同的意見,他說,文明平等的意義是高過於金錢花費的,反歧視的意義是高過於成本計算的,不能用錢來衡量一切。「從另一個角度看,花錢提供翻譯工作,也是促進就業機會。而且,當時設計語言平等法時,就在國家語言的位階下設置『共同語』,來解決剛剛提的公部門可能產生的問題。」

對基督徒來說,張德麟認為,「法案中的平等與反歧視的精神,都是合乎我們基督信仰的。」他以聖經公會印製聖經為例,如果依照國民黨的邏輯,大家都讀和合本華語聖經就好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信仰前輩花這麼多時間將聖經翻譯成各族群的母語?」他強調:「上帝不是只說英文的上帝,上帝也不是只說華語的上帝,上帝是與我們每一個族群同在的上帝。」張德麟也以長老教會每個主日都有10餘種語言在做禮拜,來強調母語的價值。

「從語言政策的角度來看,這次大選也是個挫敗,」張德麟認為,目前很難期待新任教育部長對母語教育有友善的作為,「這不只是民進黨的失敗,也是多元價值的挫敗。」

&nbsp

族群母語考試 落實神學關懷
申請牧師資格需通過族語檢定 &nbsp貼近信徒心靈增加牧會優勢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了落實「釘根本土」的神學關懷,總會傳道委員會與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合作,共同建置了傳道師申請牧師資格的族語檢定認證之考試制度,時間自2011年起,凡是申請牧師資格的傳道師,必須通過族群母語檢定認證考試。

▲2011年後,長老教會傳道師申請牧師資格,需要先通過母語檢定。(攝影/林宜瑩)

長老教會《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辦法》開宗明義指出,台灣人民歷經100年殖民統治下的「國語政策」,促使台灣各族群母語均面臨程度不同的滅絕危機,嚴重導致台灣各族群的文化與面貌,也隨著正陷入滅絕危機處境的母語而支離破碎;為此,總會制訂該辦法。台灣福佬語(Holo)、客家語(Hakka)的語言能力檢定,由傳道委員會偕同母語推行委員會執行檢定認證考試;原住民族14個族群母語的語言能力檢定認證檢定,以國家實施合格證書為認可申請牧師資格的有效證件,或是母語推行委員會檢定認證考試。傳道委員會幹事蔡南信牧師強調,考試過程兼顧「聽說讀寫」。

蔡南信指出,母語考試由各中會自行舉行由來已久,但自2009年總會通常年會通過「傳道師在職教育制度」,規定2009年與以後分派的傳道師,提出牧師資格檢定前,需取得族群母語考試通過;2011年6月21日舉行首次考試,報考人數48人,應考47人,合格人數38人,同年8月16日舉行第2次考試,47人報考,應考43人,合格人數39人。

為何傳道師要參加母語考試,是在長老教會的內與外都有過的質疑聲音;面對這樣質疑,蔡南信解釋道,長老教會強調使用母語敬拜能更貼近信徒的心靈,並且豐富敬拜的元素,因此要求所有的傳道人應具備基本的母語能力,特別是教會內所使用的信仰詞彙,以提升傳講信息與牧養關顧等能力。

傳道人會使用母語不是流於應付考試,而是要能夠落實生活中。「語言雖然只是個工具,卻是在宣講福音及牧養關顧上的重要工具。」蔡南信說,考試不過是提醒、檢視、鼓勵,更重要的是傳道人本身在牧會上的運用,希望傳道人能體認背後的精神。

白話字教材

&nbsp

相招來學白話字
教材活潑適兒童

&nbsp

【陳怡萱專題報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出版的《相招來學白話字》教材,包含彩色學生本加CD、教師本及遊戲本,於2011年4月22日在台中本土文化書局舉辦發表座談會。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所博士候選人、現任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講師的梁淑慧有感於教會內外的台語環境漸薄弱,市面有些台語教材充斥怪異漢字,且缺乏專為兒童設計的白話字教材,自2001年讀台語所碩士班時即構思編寫適合兒童的教材。

梁淑慧指出,《相招來學白話字》教材特色為:1.是第一本以幼兒及兒童為主要對象的母語教材,經過實驗及試用後才公開;2.以介紹常用句型及台語羅馬字為主;3.內容以「全台語文」呈現,學生本採用全羅馬字及大量插圖,教師本採用漢羅合用文字;4.內容設計以活潑有趣的遊戲為主;5.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同為中山醫大台文系的何信翰副教授則表示,台語教材的進展因為這套教材的產生而向前一大步,因為教材的內容與學術理論相互結合,加上圖片豐富又大張,對孩童非常有吸引力。其台文系系主任廖瑞銘則認為這套教材也很適合親子或師生共同學習羅馬字,應該大力推廣。

當時的母語委員會主委郭宴帛牧師提到,她當初看到材初稿極為驚喜,認為委員會應該出版這套教材,將這套教材運用於主日學教育。台語信望愛網站負責人林俊育長老除了肯定本套教材之外,建議長老教會應該推動「新白話字運動」,積極到各地教會舉辦教材加上信望愛台客語輸入法的說明會,喚起大家對台灣族群母語的學習風氣,才能讓百年前的傳統白話字繼續傳承下去。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丁鳳珍則分享了自己教兩個小孩白話字的經驗,她非常肯定母語委員會於2003年出版的《白話字基礎教材》,而《相招來學白話字》比起前一套教材更適合兒童,打算把它介紹給台文系學生,建議他們以後應用這套教材去教兒童羅馬字。

《相招來學白話字》全套定價600元,欲購可聯絡:長老教會總會發行室洪小姐,電話:02-23625282分機215,或母語委員會楊小姐,分機266。

客語聖經

&nbsp

版本並列好使用
出版在即盼代禱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台灣聖經公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合作翻譯的新舊約全本客語聖經將於2012年4月出版,歷經近30年努力的成果,將成為客家宣教的利器,而為此奉獻許多心力的長老教會,今年也將總會年會主題設定為客家文化,並於會中舉辦出版客語聖經感恩禮拜。

客語聖經以客羅與漢字兩個版本並列,使用漢羅對照除了考慮各地方教會的購買意願外,同時也能提供讀者字音上的參考,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幹事李鳳嬌牧師表示,「也藉此讓教會與會友能夠更多的用母語來讀聖經。」事實上,由於多年的華語推廣,許多中年客家人在客語的對話上越漸荒廢,一般認為,本次客語聖經採用的漢羅對照本,對於客語的閱讀及教育上有極大的幫助。

「母語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有母語才有文化,」李鳳嬌表示,歷經快30年的努力,客語聖經全譯本終於要出版,她期待:「不管是在教會還是在家裡,兄姊們都能學習用母語讀上帝的話。」為此,總會客宣除了多年來持續進行的客語師資培訓外,也開始開設初階與進階的客語羅馬字課程,目前已經在花東及屏東地區開設,未來將會在西岸的都會區持續開課。

李鳳嬌表示:「其實每個中會裡都有客家人,都有學習客語的需求,」因此她也期待能夠到各中區會分享客語相關課程,「尤其是都會區的中會,總會很樂意協助師資問題。」她指出,以前的師資培訓課程已經培養出許多師資,很多地方教會也開始開設客語羅馬字課程,如客家中會的龍潭教會等。會這麼強調客語課程,李鳳嬌表示:「當代的語言環境已經慢慢在改變,語言要與環境連結才能保存。」她也指出家庭教育在母語教育中的重要性,呼籲兄姊要在家中與孩子講客語,讀客語聖經,而教會更是要尊重不同族群的需要。她說:「這不只單單是傳道人的問題,是整個教會在族群上的彼此尊重。」她舉出雙連教會為例,雙連教會就籌組了客語團契。

李鳳嬌也不忘呼籲教會兄姊,客語聖經能夠順利出版是相當不容易的,也是相當值得兄姊們擁有的,即便不是客家人,也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認識聖經,並請眾教會為客語聖經的發行與推廣代禱。

&nbsp

布農語認證

&nbsp

語言學習靠環境
自我認同能提升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2002年通過布農族語認證考試的葉一萱老師,出生於台北,母語是台語的她,12年前到高雄那瑪夏國中任教後學習布農語,她與丈夫在家與2歲的孩子說話以布農語為主,從對布農語陌生到通過認證,葉一萱認為只要有心學加上常講母語的環境,生活中使用母語,才能落實族群語言傳承。

「當初參加布農族語認證只是好玩,」葉一萱說,2000年到那瑪夏國中服務,聽到學生用布農族語聊天,一方面想要知道聊天內容,一方面覺得布農語很有意思,主動請教布農語,剛開始學生常教些「有的沒的」調皮話,後來她參加社區大學的布農族語班,從拼音、發音逐步學起,並取了布農族名Aping Yeh。

經過2年,葉一萱參加布農族語認證考試,布農5大社群用語各有不同,那瑪夏是屬「郡社群」,她用郡社語言應考,內容有筆試和口試,筆試以選擇題為主,她笑說:「可能是口試老師看到我是平地人,改用比較基本的話提問,對答很愉快。」於是輕鬆過關。

後來,葉一萱與Dahu Ismahasan Islituan結婚,成為布農族的一分子,她與丈夫有共識,布農語是家中主要語言,儘量和小孩講族語,她順便學習,有時候葉一萱的母親從台北到那瑪夏看外孫,就用台語和小孩說話,從小至少學過布農、台語、華語,在家用多語言對孩子成長和自我認同都有幫助。

至於校內師生族語使用狀況,葉一萱觀察,多數學生還是會講族語,但因為整體的教育環境以華語為主,在學校越來越少師生說母語,每週1節族語課並不足夠,學校的母語教育有限,最重要的是在家庭要多用母語。

除了布農語,葉一萱說,那瑪夏鄉有另一個語言危機,就是目前屬於鄒族的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社群;卡那卡那富族人居住在那瑪夏鄉,會說族語的族人日漸減少,有人和布農族人結婚,下一代只會說布農語,卡那卡那富語的傳承明顯不易,相較於布農族學生,卡那卡那富的孩子在學校的危機感較強,較積極用母語表明族群身分。

由於卡那卡那富族人在那瑪夏生活已久,加上語言和鄒族語不同,卡那卡那富族人認為自己與鄒族不同,而是獨立的族群,正努力向政府申請,期盼早日成為被官方承認的原住民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