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浪潮下 宗教教育找解方

【李信仁專題報導】近來物價全面上揚,只有薪水不漲,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最新統計,綜所稅申報戶分為20級,2010年最底層5%家庭平均年所得4.6萬元,最富有5%達429.4萬元,貧富差距93倍,創歷史新高!貧富懸殊、收入與就業不穩,民眾生活壓力增加,因而減少生育意願,加速少子化,教會和基督教教育也受衝擊,並突顯孩子的信仰與品格教育的重要。

根據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分析,國內創業機會減少,產業縮減,大學擴增後學歷貶值,年輕人面臨高失業與低薪、工作貧窮化(working poor)危機,貧富差距惡化導致青年「生育罷工」,而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關係密切,青年經濟前景不佳,創業機會萎縮、受僱者低薪,使年輕世代感到不安,加上雇主不負擔員工結婚生育成本,社會福利體制保障不足,使台灣落入托育負擔和少子化不斷提高,生育率快速降低的惡性循環。

目前少子化的教育實況,新營長老教會會友、台南新民國小老師曾恩慈表示,調查班上家庭情況,獨生子女日漸普遍,極少數有2個孩子以上,新生兒數量銳減,不少學校每年減班。小孩生得少,家長更加寵愛呵護,有時孩子在校有偏差行為,通知家長了解和輔導,某些家長回應「孩子在家都很乖」,似乎覺得「千錯萬錯都不是家長的錯」,老師承受強大壓力。

「家長對小孩栽培花錢不手軟,」曾恩慈說,若家長經濟能力許可,全力供應讓孩子補習學才藝,可是品格、情緒、價值觀、人際互動等,就很難只由學校或補習班培養。父母都上班工作,小孩放學到安親班,但工時增長,有些父母外派工作,相隔兩地,與孩子相處時間減少,使得家庭教育功能受影響。對此,她認為:「教會可思考,如何彌補少子化下的家庭與學校教育不足。」例如教會開辦課輔班,可以結合生命教育、品格與信仰教材,學童課後到教會課輔不是只當成「安親班」,還能得到人格與人際關係的培育。

即使少子化嚴重,有不少教會主日學人數不但沒有縮減,反而穩定成長,新營教會的幼稚班有20多個孩子,加上國小各年級總計50多個學生,主日學老師大多由家長擔任,為人父母更了解孩子們的特性與需求,孩子到教會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家長也得到信仰造就;彰化長老教會的週末品格學校,超過500個學童參加;台北東門教會的暑期兒童營,自編教材「只教聖經、不教才藝」,受到不少家長歡迎,可見家長逐漸重視孩子信仰和品格教育,肯定教會主日學、週末營是孩子學習成長最好的地方。

對於年輕人不敢與不願多生育,國際幸福家庭聯盟總召集人高俊明牧師致力家庭和婚姻關懷,他以林奐均師母和丈夫印主烈牧師(Rev. Joel Linton)最近將迎接第5個孩子來臨為例,見證詩篇127篇3節「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即使經濟就業困難,他仍鼓勵青年多生育,上帝眼中的產業不是金錢,而是孩子家庭與生生不息的生命,政府要檢討政策,讓年輕人對未來有盼望,能安心結婚生子。

已經養育4個孩子,準備迎接第5個小孩的林奐均出書分享經驗說,全家只有丈夫一份薪水,住的不是大房子,開的不是好車,在物質上能給孩子的不多,但她和丈夫深信,對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多陪伴教養,給小孩兄弟姊妹,體驗手足親情,「孩子不會介意父母是窮或富有,只要一家和諧快樂,孩子就快樂。在簡樸環境中,更能學習謙卑惜福的功課。」最重要的是以箴言22章6節「教導兒童走正路,他自幼到老終生不忘。」為原則,不只要帶孩子到教會,還要在家庭建立信仰教育,幫助孩子敬畏上帝,從聖經得到智慧與安慰。

愛?基督教會MEBIG
尊重兒童 在遊戲中做禮拜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台灣,鮮少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努力玩到瘋,可是本月甫過世的日本北海道札幌愛?基督教會牧師內越言平,卻鼓勵孩子要很會「玩」,甚至開心到要笑出眼淚,讓淚水轉化成愛,從心坎裡湧流出來才行。這是一種在遊戲中將孩子帶到耶穌面前的宣教策略:MEBIG。

「沒有所謂小孩的小孩,有所謂小孩的人!」MEBIG如此宣稱,也就是說,要把小孩當成人一樣尊重。MEBIG的理念是遵照:「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對孩子絕對不以「猴死囡仔」「小鬼」等標籤,有看低、輕視、藐視的態度來稱呼或對待,必須是以朋友對等尊重來相處。

MEBIG其實是一種禮拜,特徵是靈裡充滿喜樂,透過遊戲的方式,使孩子打開心門、在遊戲中學習與人互動,讓孩子能與神、與人和好;並從中獲得聖經真理、健全品格、敬畏上帝,是一套讓孩子門徒化的過程。

「教會若要開始MEBIG,就要先將桌椅給移開。」內越言平說,MEBIG就是主日學的宗教改革!「小孩為何不喜歡到教會來?因為教會讓孩子覺得不好玩!就好像一家不好吃的餐廳,客人上門一次,就不想再受騙!」內越言平的兒子、現為札幌愛鄰教會主任牧師內越努就指出,現在很多教會把兒童主日學與成人主日分開,聚會時間卻一樣,其實是以托嬰的想法,讓孩子不要在主日禮拜吵鬧造成困擾,「這就是沒有把小孩當成人來尊重。」

其實,透過MEBIG聚會,就能讓孩子喜歡做禮拜,因為在MEBIG的過程中,孩子會了解禮拜是何等的重要與神聖,而且,在當今少子化世代中,孩子因父母的溺愛,在與人相處與對待上,往往有性格及行為的偏差,透過MEBIG有系統的帶領,就能改變人的身心靈,使孩子在快樂中樂意與主同桌、同行。

東寧教會主日學
有效溝通 累積知識有愛心

【方雅惠專題報導】台南中會東寧教會主日的兒童禮拜,這一天由來自馬達加斯加的Lova牧師與小朋友分享家鄉的風土民情。他告訴小朋友,當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牛車,即使是同時牧養4間教會的他也是騎腳踏車。台下慣常坐轎車的孩子們莫不聽得張大嘴巴,他們隱約覺得,原來世界很不一樣&hellip&hellip。

東寧教會牧師林瑞隆認為,主日學最重要的目標是傳承信仰。他認為主日學可以有詩歌唱跳、遊戲及獎勵,「但目的是什麼?遊戲是一種引導的方法,但不能只追求趣味,犧牲了目標。」

為更有效教導信仰,東寧教會將主日學設在禮拜六晚上,以便有更充裕的時間。7點開始合班時間,7點半開始分班,一直進行到8點半。分班時,依幼稚園以下幼兒、小學6個年級共分成7個班,每一班都有自己的教室,且除了幼兒班,班班都有電腦。上課採用長老教會總會編印的主日學教材,但課程進行方式由老師自行設計。

林瑞隆指出,信仰的成長分很多層次,孩子吸收程度有別,年紀越小,應該越注重聖經知識的教導;當然,使用的語言很重要。他認為使用教導對象的語言很重要,必須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表達、溝通。這一點,可能需要老師多用心,「只要能有效溝通,小孩也能學神學。」主日學校長吳婉芳則認為,現代小孩有時比較缺乏同理心,孩子在主日學裡除了累積聖經知識,也學習接納不同的人,以愛心包容。

東寧主日學每個班級由2個老師搭檔,幼稚班更有3組人馬可輪替。吳婉芳看重傳福音的使命,「如使徒行傳所說『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要從小教導孩子分享福音。」福音種子確實經由孩子帶進家庭。目前東寧主日學禮拜六上課約有40多位孩子,只有一半參加主日崇拜,許多父母可能未信;主日學禮拜天若有活動,一定會通知家長,讓未信主的家長走進教會。

喜樂泉生命教育教材
生命教育 將恩典帶進校園

【特稿╱郭惠珠】這個世代逐漸缺乏真實、美好、正向的生命,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屬下的「喜樂泉生命教育中心」,期待能走出教會,透過生命教育將生命的美好帶入一般校園孩子的心裡。為此,喜樂泉準備了3套教材:

1.《發現生命之美》系列──「世界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透過上帝所造世界,引領孩子發現生命的次序之美、界線之美、特別之美、習慣之美、逆境之美、理想之美,進而讓生命朝向豐盛與美好前進。

2.《為生命加分》系列──以生命品格為教導主題,分別從人與自己、與別人、與環境、與宇宙主宰的4種關係,整全認識生命中的各種課題。這一系列要讓孩子明白,生命旅程中的酸甜苦辣、好或壞、成功或失敗,若有正確的生命信念,對生命都會帶來加分。

3.兒童品格生命體驗營《聖靈九果》中介活動系列──這套教材以營會的形式設計,提供教會在假期邀請已於學期中建立關係的校園學生,透過營會3天2夜的活動與相處,將孩子帶進教會。每次針對一項聖靈的果子,透過多元形式的深入體驗,認識生命該有的本質、內涵和力量來源。

在教學及教材的設計上,採用更進步的各種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為後盾,將它們隱藏在教案架構、多元教學法及提問設計裡,希望孩子能在愉快、有趣、探索、感動、自我反省與期待並充滿盼望中,讓生命朝向正確的方向提升。

福音是為所有人預備的,特別是在主日學學生漸少的現代,走出教會,將上帝要讓人得豐盛生命的恩典帶進校園、帶進社區、帶進家庭,引領這世代的孩子認識造物主原創生命的美好,是喜樂泉生命教育教材一貫的目標。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巴谷書2章14節)期待讓信仰的生命觀、價值觀深入孩子的心中,進一步改變台灣文化,達成文化宣教的使命。(作者為總會喜樂泉生命教育中心代理主任)

教會公報社親子好書
百節金句 影響孩子的一生

【林家鴻專題報導】「你要留什麼資產給孩子?」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陳祐陞牧師1999年於台南中會萬榮華紀念教會牧會時,常於講道中如此提醒會友。「唯有神的話可讓孩子一生受惠。」他迫不及待想把全新再版的《Memorize 百節金句》小書,介紹給教會主日學或家庭,成為引領孩子打好信仰根基的利器。

「經文是我挑的,簡單又實用。」陳祐陞回憶,該書最初是2004年聖誕節時,他與教會主日學同工在共同異象下出版,當時叫《影響孩子一生的100節金句》。此一嘗試,獲熱烈迴響,在大人鼓勵下,有3、40個幼稚園還沒畢業的兒童就把100句背完了!

經過兄姊口耳相傳後,有許多台南附近的教會也慕名去電索取,短短5年間,已再版3次,總數達1萬冊。為使該書能裨益全台各教會,「這次教會公報社配合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未來計畫推廣至各中區會,盼成為長老教會重要資產。」

相較於市面上的金句書籍,陳祐陞指出,該書的優點包括每段金句可以多語言學習,除和合本中文,也包括孩子必學的母語──台語白話字,以及配合時下學校英文教學、易懂的國際兒童版聖經(NCV, International Children&rsquos Bible);每頁金句下方附有由5位牧者特別撰寫的「教導與應用」,讓父母和主日學老師除了帶孩子背誦,更身體力行。書籍附有檢核表,可為孩子背誦、生活應用2階段的學習成果作紀錄,並成為給予獎勵的標準。

當今面臨少子女化的社會趨勢,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不更加重視,然而,當我們鼓勵孩子在學校能力爭上游、培養興趣的同時,陳祐陞認為,「品格」才是決定一生的重要關鍵。他希望藉由此書,幫助、引領孩子成長,成為生命的幫助,一輩子都不偏離主道。

孩子的信仰教育不能等!《Memorize 百節金句》已在基督教各書房開始販售,或許,您的孩子正等著在該書的扉頁簽下自己的姓名,寫下「我願意學習主話語」的決定呢!

彰化教會品格學校
自編教材 無償提供各教會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少子化的今天,彰化中會彰化教會逆勢而起,社區週末兒童營已超過600名學生,現轉型為品格學校,為了滿足教學的需求,也開始自編教材。

彰化教會週末品格營2006年開辦,到今年600餘人報名,引起廣大迴響,中部地區多間教會前往觀摩;品格營分為品格及才藝兩個部分,學生從幼稚園大班到國小六年級,上課時間是每週六下午2點半到4點半,大部分孩子都來自社區的非基督家庭,同時間有家長成長班,陸續有6、7位家長受洗加入教會。

開始自編教材,是因為嘗試過幾個教材都不適合,國小老師退休的牧師娘郭錦凰表示:「一開始用的品格教育教材,信仰的部分太少,而且範例都是外國人;後來試過總會的教材,可能是為了進入學校,福音性還是不夠,」牧師李智仁說:「既然孩子都來教會了,就不用怕強調信仰。」

郭錦凰表示:「品格教育強調反省與實踐,所以會在教材裡放評量表。」李智仁也說:「如此可以清楚看到孩子的改變與成長,家長會很感動,也會更投入更認同。」目前教材分為學生本與教師本,教師版編寫更是紮實,除了進修內容與補充教材,在延伸學習方面,也有引導討論與遊戲的內容,完全不輸傳統課本。

對於有志於自行編寫教材的教會,郭錦凰提醒:「從學校教學的經驗裡發現,要非常小心版權這件事,」因此教材裡的詩歌除了聖詩以外,有許多是郭錦凰自行創作的,她說:「連教材裡的插畫都是請有美工背景的神學生畫的!」編寫教材需要投入眾多的資源,李智仁表示,如果有教會需要,彰化教會願意無償提供;目前已有彰化中會、賽德克區會等多間教會使用。不過李智仁也提醒,使用該教材的同工最好參與彰化教會品格學校的同工訓練會,更能活用這套教材。

讓小皇帝脫去黃袍

【特稿╱方嵐亭】商家門前紅布白字寫著:「林書豪每天吃7樣蔬菜、5種水果,我們有便宜、新鮮的蔬果汁。」從家長載著孩子駐足、購買絡繹不絕的態勢看來,祭出林書豪,許家長們對哈佛小子聰穎、挺拔俊俏的身影如此想像空間,奏效。再仔細觀察,顧客當中,鮮有一車下來2、3個小朋友的現象,老闆大概都是一杯一杯賣。

物以稀為貴,人以罕為寶。少子化不全然是壞處,或許能解決糧食危機,讓地球休養生息。家中一胎的現象也減少所謂的犧牲和不公平現象,不用哥哥出人頭地、弟弟鋤田挖地;芭比娃娃的問世,就已預告少子與一胎的產業走向。最近漲翻天的民生物品,其中一項是嬰兒配方奶;除了因為生意人趁機海撈外,也包括嬰兒變少、銷售量降低的因素。

有一派專家學者認為,在人口結構的轉型過程中,自然會出現各式調節機制,對少子化抱持較樂觀或說不擔憂的態度。但是,物質層面或許真是如此,但精神與價值呢?少子化下的家中一胎現象,固然少了所謂的犧牲與不公平,但是眾星拱月的「小皇帝」「小公主」情結,造成的孤僻、低EQ、沒有挫折容忍度、唯我獨尊又不容易與人協調,這些雖非一胎小孩專利,卻成了普遍現象,我們要提防的應該是這類人性殺手。

曾經風靡一時的《末代皇帝》電影,有一場景頗為滑稽,宮中官宦擔心小皇帝溥儀騎腳踏車跌倒,所有人神色緊張地圍簇在旁,深怕稍有閃失,主子受傷。的確,真實的溥儀在紫禁城內毫髮未損,但出了城門卻顛沛流離、一生坎坷,皇帝光環成了荊棘枷鎖。對他而言,小皇帝生活是美麗童年回憶,抑或恨透沒能有多一點挫折容忍的學習,我們沒能說個準;溥儀一生反差之大,也沒有幾個如此。不過,官宦護主的場景,倒是在少子、一胎的家中經常粉墨登場。

皇帝可以高高在上,耶穌基督的君王威儀卻是顯現在為人洗腳的謙卑上,也是我們要效法的。既然少子、一胎是趨勢,那讓家中的小皇帝早點脫去黃袍,進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學習衝突、合作、推擠、跌倒與站起,應該才是幫對忙吧!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