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母親的話 訴感謝媽媽的心

【李信仁專題報導】母親節來臨,近年最受歡迎的應景歌曲是周杰倫〈聽媽媽的話〉,周杰倫高唱「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告訴人們珍惜母愛,從另一個角度延伸,「聽媽媽的話」與「說媽媽的話」是最深刻的信仰表達,長老教會用母親的話宣揚福音,釘根土地,肯定現代社會裡「多元形像的母親」,建構多元共榮的信仰文化。

用母親的話訴說上帝作為,引導人認識生命的主。長老教會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主委曾昌發牧師,配合「客家宣教年」和《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出版,他在4月13日第57屆總會年會早禱時說,耶穌使用人民的母語「亞蘭文」,透過最通俗且具創造性的比喻宣揚上帝國信息,建立宣教的典範。

曾昌發指出,耶穌用母語稱上帝「Aba」(阿爸),用母親說的話稱呼上帝,不但打破傳統,更顯示耶穌和上帝最親密的關係,此外,耶穌在十字架用母語呼喊「Eloi, Eloi, lema sabachthani」(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耶穌在最深的苦難絕望中,用媽媽說的話表達吶喊和抗議,並留下寶貴的神學資產,使人看見「十字架的奧祕和人類心靈掙扎的出路」。

從神學和客家文化,曾昌發引述德國學者赫德(Herder)的話:「一個民族有比先民們遺傳下來的語言更寶貴的資產嗎?」客家人告誡子孫「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母語消失就是失去「祖宗言」,喪失族群文化根基和認同。因此,他強調,台灣多元族群、語言和信仰的實況中,用母親的話述說上帝的作為,不但是跟隨耶穌的腳蹤,更是落實「道成肉身的宣教」;藉著母親的話,使基督信仰根植在地文化和人民中,建構具有主體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多元共榮的台灣。

父母是孩子學習語言最直接的管道,但不少年輕家長已經無法流利的使用母語,客家作家李喬建議,長老教會應鼓勵父母帶孩子到教會學母語,這是轉化信仰最具體的方式,並提醒:「學校幾乎不教母語,教會六、日一定要教。」

台灣的家庭型態如今也越來越多元,母親角色呈現多種樣貌,排灣中會婦女部將於5月26日的母親節聯合感恩禮拜中表揚「多元形像母親」,肯定在不同家庭和處境的媽媽們。禮拜中提到的「多元形像母親」有7大類,包括:

 1.「力爭上游母親」:身處弱勢卻積極樂觀,克服逆境,例如:家境清寒的單親媽媽,不只全力照顧孩子與家庭,還不斷進修,充實自我。2.「社會公益母親」:熱心參與社會公益和部落公共事務的媽媽們。3.「創業成功母親」:致力文化傳承,開創事業,為他人提供就業機會。4.「新移民母親」:來自異鄉異國的新移民媽媽,克服生活適應,用心持家與養育子女,認真學習排灣「媽媽說的話」,學習傳統技藝,熱心信仰、參與教會。5.「環保母親」:致力生態環保,在家庭用花草美化環境、淨化空氣,認真愛護地球的媽媽。6.「志工媽媽」:發揮「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志工精神,服務社會。7.「另類媽媽」:全力照顧和養育他人子女,如同親生,例如祖孫、姑侄、姨甥、家庭寄養等,不限已婚或未婚。

今年排灣中會將母親節主題定為「妳是閃亮的星──母親」,引用但以理書12章3節:「那些教導多人秉公行義的,將像星星一樣永遠發光。」母親是守護孩子與家庭最閃亮的星。母親節到來,長老教會總會與排灣中會鼓勵用「媽媽說的話」對母親說「願上帝賜福您」,就是獻給媽媽們的最佳賀禮。

台灣各族母語教育權

復育本土語言 護多元文化

&nbsp

【陳怡萱專題報導】為爭取台灣語文(含原住民族各族語、客語及台語)教育權,「還我台灣語文教育權聯盟」召集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在今年「世界母語日」率領本土社團前往台南市政府陳情,主張國小的台灣語文教育應提升為每週3節、比照中英文將台灣語文列入市立國中及高中必修課程、須有長期族語復育計畫。

蔣為文表示,國際筆會及非政府組織於1996年公布世界語言權宣言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2000年起將每年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且於2001年公布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提醒各國政府保護與發展弱勢語言文化的重要性,「保護本土語言為國際潮流,台灣教育政策卻在獨尊華語不知改善!」

蔣為文以馬來西亞及拉脫維亞看重母語為例,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約2成,政府規定國語是「馬來語」但允許華人設立「全華語授課」的華文小學約1300所、獨立中學約60所。而1991年獨立的拉脫維亞則在今年2月18日舉行全民語言公投,7成5選民否決把俄羅斯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有選民說:「拉脫維亞是世界上唯一講拉脫維亞語的地方,我們必須保護這種語言,但俄語無所不在。」蔣為文認為,台灣人應當站起來向「獨尊中國語」說不!

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理事長陳明仁表示,台灣語文教育課程只有少數幾節,這還是極力爭取得來的。他憂心台灣語言未來發展,認為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應該要重視推廣台灣族群、母語。支持母語教育權的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何信翰則說,大學生普遍不了解台灣、不懂台灣母語與歷史文化,這是因為教育出問題,「應該讓大家知道,台灣人講台灣話、學習台灣語教育是基本人權。」

對此,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釋出善意,表示願從現有每週1節增為2節台灣語文課程。但有媒體報導,有少數台南市議員指出增加台灣語文課程時數可能是意識型態影響政策,且有學校與家長認為「應該英語優先」。蔣為文及連署的台文社團共同呼籲:「勿淪為獨尊華語、謀殺台灣語文的共犯!」

母系脈絡與文化傳承

找回母親歷史 不再是聽說

&nbsp

【特稿╱方嵐亭】我是典型的台灣平地人,祖父是中國福建來的羅漢腳,祖母是更早的羅漢腳和平埔族混血,祖母的媽媽姓黃,「聽說」是彰化白沙的平埔族。我的外祖父是彰化二林人,去世時在廈門還有祖先留下的田產。我的外婆姓王,台中沙鹿鴨母寮人,「聽說」她高大的身影和平埔與荷蘭血統有關。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情形,說起父系家族史,朗朗上口;說起母系與母系上推的故事,盡是「聽說」。

由於文化霸權與財產繼承的觀念,我們對媽媽和媽媽的媽媽這類母系的歷史脈絡變得陌生;但在文化禮俗上,各族群喜宴中主桌入座的順序是舅舅先於伯叔,「外甥吃母舅天經又地義」的實際情形一直存在。既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說多一點、談深一點以媽媽為軸心的「己之所從出」文化認同。

李筱峰教授在著作中表示,清朝大量漢人入台,改了漢姓的平埔族在母語消失下,甚至從漢姓譜系找出中原堂號來比附,真以為自己是華夏世冑。我認為,當今我們對台灣主體認同薄弱,就是被這種尊父權的惡魔所深深綑綁。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hellip&hellip澎湖灣、澎湖灣有我許多童年幻想,」這是膾炙人口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的一段歌詞,這首歌1980年代擄獲許多人的心,唱傳至今。即便無法全首歌背唱,要台灣1960、1970年代出生者唱和:「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並非難事。不過,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忽略了歌名中的澎湖灣是景,外婆是情,進入潛意識中,令人興奮的是每個人跟著媽媽回娘家,住上三五天的兒時經驗。

有一回,小兒子嚴肅的問我能否改母姓,我自以為孩子懂得「媽媽的歷史」,是認同教育成功,於是高興的對他說:「可以啊!你可以跟媽媽姓溫,也可以跟媽媽的媽媽姓白,更可以和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姓胡。」被我搞糊塗的他直接說出老師的建議:「母語老師說:『改原住民的可以加分啦!』」

孩子認同身上流著來自媽媽原住民的血,那是一種驕傲與尊榮;然而要滴媽媽的血享受父權體系下的亨通,免了。

辛苦受孕 盼孩子健康長大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福音機構上班的黃佩詩有個1歲半的女兒,至今回想生產過程,還心有餘悸!原來,她患有重度的巧克力囊腫,受孕機率只有1至3成,原本醫生建議他們做試管嬰兒,後來她與先生決定要先自己努力看看,沒想到3個月後就傳出懷孕的喜訊!

看似現代版哈拿求子的黃佩詩,在懷孕後期產檢時,醫生竟告知她有完全性的前置胎盤,且在懷孕8個月時有出血現象,就這樣,黃佩詩整整1個月吃安胎藥、盡可能不下床,可是子宮收縮依舊強烈,醫生再加重劑量,藥劑重到讓她手抖、心悸,硬撐到38週才剖腹,生產時堅持半身麻醉,很害怕自己見不到孩子一面,術後還因大出血而昏倒。

不過,黃佩詩很感謝上帝的是,女兒餵奶很少溢奶,也能一覺到天亮,且生產後彷彿重獲新生一般,便緊抱女兒猛親,現在母女倆最喜歡的互動方式就是玩親親,兩人還會常常一起禱告,「幫她換尿布後,還會說謝謝呢!」

那麼,黃佩詩還要不要再生一個?「不要了!一個心肝寶貝,就足夠了!」

教育改革 不以成績為導向 &nbsp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12年國民義務教育即將在2014年上路,而由於日前有建國中學1年級學生公布北北基區域的國中生是否贊成該教改政策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反對者居多,於是引來關切教改的各界關注,甚至引發再次討論該政策是否停止或延後實施。

有位賽德克族的牧師娘指出,12年國教的美意,不再只是以孩子的成績為主要參考指標,而是使學生能夠在良善的品格、人際、社交、興趣等,均有獲得加分機會,使得招生比較能兼顧到學生意願、照顧弱勢,尤其多元學習方面,重視學生參與社團、校務活動,以及才藝競賽或證照認證。

但是,台灣教育改革迄今的實際情況,以學科成績導向的環境一點也沒有沒變,因此這位牧師娘也憂心這項教改政策難以落實,原本多元學習的美意會大打折扣。

「身為母親,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自在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專屬於他的興趣專長,快樂長大。」她說明對政策的美意有些顧慮的原因,指出當孩子們在為升學打拚之際,學校如何引導孩子們能夠放眼未來、努力現在?而學校這方面的態度如何,則會潛移默化孩子們對未來學校選擇的方向。

尤其台灣義務教育以成績導向的觀念迄今根深蒂固,因此,不是學生沒有其他發展上的表現,而是老師有沒有眼光看到孩子們在其他方面正向良善的發揮,所以教改迄今影響教育環境似乎有限,因為不准學生參加社團的老師大有人在,使得孩子無法取得多元學習表現的成績。

&nbsp

單親家庭 品格養成不馬虎

&nbsp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中中會東榮教會會友李麗絲表示,10多年因先生外遇而離婚,從此一肩扛起家計。她倚靠上帝,克服傷痛,為了撫養孩子,努力工作,甚至犧牲健康而住院,先後做過大樓清潔工、到美容瘦身坊、寢具公司上班,2002年考取廚師證照後,創立早餐店。不料,去年春節前因意外車禍而摔斷手腳,生意無法繼續。

儘管經過復健已可行走,但李麗絲的體力大不如前,無法再從事賣早餐等勞力性高的工作,加上已有年紀,另謀他職並不容易;她剛考完身心障礙的認證考,「或許有機會以此來考公職。」她說,兒子和女兒已習慣半工半讀,對他們的品格教育從不馬虎,規定「禮拜日早上一定要做禮拜,不准上班」。她自認不是一般人印象中慈愛母親形像,為了彌補家中父親的角色,管教是較嚴厲的「恩威並進」。

李麗絲住院期間,女兒李雅婷白天上課,晚上工作,即使工作很晚也會來陪她。李雅婷說:「媽媽像軍人一樣恐怖,但我深知都是出於愛。」至今李麗絲仍經常想起過去,抱怨先生,李雅婷知道這種傷痛很難醫治,但她願意耐心傾聽,讓母親抒發情緒,「我很感謝她養我們長大,而且她煮的菜很好吃。」

學習尊重 拒絕比較成就感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蕭凱文是位獨力撫養12歲女兒的單親媽媽,談到自己的孩子,目前最擔心的是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缺乏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同時也擔心孩子在以競爭思考為主的大環境下,無法享受學習過程,且會在「比較」的心態中失去自我。

蕭凱文說:「孩子們都是天真善良的,但是在大環境的比較心態下,很怕自己的女兒習慣在互相比較的情況下得到成就感。」不論是人際關係中的比較,或是教育體制內的比較,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壓力,她希望孩子能夠享受學習、快樂成長。

「希望孩子能夠從『比較』中得到釋放。」蕭凱文認為,傳統家長對於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態,加上許多家長習慣掌控孩子的成長,反而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學習到「彼此尊重」,而這些缺乏尊重的性格,常常是形成多數暴力的起源。

另一方面,雖然女兒才就讀小學五年級,但是面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蕭凱文也笑著說:「我們母女的感情太好了,會擔心未來她成長後的空巢期。」此外她也提到,並不是特別擔心孩子的信仰,反而比較是擔心自己成為什麼樣的母親。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