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主日 齊思生態公義之責任

長老教會呼籲反省人與環境的關係 &nbsp停止高污染產業落實非核家園

【李信仁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將每年6月第1個主日訂為「環境主日」,呼籲各教會以環境為主題,反省人與環境、生態和萬物的關係,用行動疼惜地球。今年6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40週年,主題「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呼籲停止擴張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落實非核家園。

今年6月3日「環境主日」前,長老教會5月21日至6月20日展開「上主,救救我們!台灣人非常痛苦」的「全民抗漲」運動,全國北、中、南、東12個地方每天12小時同步靜坐,呼籲馬政府凍漲油電價格、禁止含瘦肉精的食品進口等。教會反對政府一方面調漲電價,另一方面卻無視於台電弊端,包括:核二廠反應爐螺栓斷裂,被發現在花蓮山區疑似設置高放射核燃料棒儲存場、電價計費方式不透明、圖利特定人士等,違反社會與環境公義。

對於長老教會推動環境關懷,總會總幹事張德謙強調,大地和萬物所都是上帝創造,上帝指示人類管理世界,人類雖然是用上帝形像所造,但人不是上帝,只是環境的「管理者」不是「擁有者」,與萬物共同生存,相互依賴,人要謙卑做大地的管家,不能為了自身利益,破壞環境,濫用資源。

張德謙說,最近油電雙漲、進口美牛與瘦肉精、核能危機都與環境關係密切。首先,馬政府調漲電價竟是為了補貼台電福利,不少台電高階人士退休轉任相關機構與公司董事,獲取利益,台電從不向民眾說明電價結構,不理會民間「非核家園」的呼聲,為興建核四付出大筆預算,核二廠事故卻含糊帶過。美牛與瘦肉精進口除了有害健康,更嚴重衝擊台灣畜牧、動物與生態循環,「環境主日」提醒人們重新反省是否善盡環境管家的責任,全體教會再度立志愛護大地,實踐信仰。

關於「環境主日」的起源,1997年長老教會第44屆總會年會通過訂每年6月第一個主日為「環境主日」,當時曾經討論究竟要訂為「環保(環境保護)」或「環境」主日,後來確定名稱為「環境主日」。

定名為「環境主日」,原因是「環保」容易使人誤解人類是「強者」,環境是「弱者」,人類以保護弱者的姿態來管理世界;既然人類與萬物都是上帝所造,人與環境平等共生,不是「強勢」對「弱勢」的從屬關係。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強調:「我們信,上帝賜給人有尊嚴、才能,以及鄉土,使人有份於祂的創造,負責任與祂一起管理世界。」重申人類應盡的責任,因此用「環境主日」,提醒人們要謙卑與上帝一起疼惜與管理世界。

聯合國1972年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之後,普世教協(WCC)起而響應,呼籲全球教會關切環境與生態公義,長老教會因此訂6月第一主日為「環境主日」,與全世界一起為環境祈禱。

「環境主日」自1997年開始以來,教會不斷反省實踐環境公義的作法。2006年第51屆總會年會首度要求與會者自備筷子、茶杯,不提供免洗餐具,疼惜環境由小事做起,剛開始許多牧長感到不便與不習慣,如今自備餐具已成風氣。許多教會則落實垃圾分類、廚餘回收,七星、台北等中會常在環境主日舉辦淨灘活動,嘉義、鄒族等中區會等則合辦森林禮拜。

去年「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生命分享會」巡迴全國舉行24場非核家園講座,前環保署長林俊義主講核電的危害,呼籲教會參與反核。而後陸續舉行「反國光石化」、「守護阿塱壹古道」的舉目向山祈禱會,邀請教會持續關心台灣環境問題。

6月3日「環境主日」過後,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40週年,聯合國邀請全球思考如何使「綠色經濟」進入日常生活,為社會、經濟和環境帶來正面轉變,停止消耗地球資源。

地球暖化相關概念
複習議題重要焦點

【陳韋鑑專題報導】「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這句話點破了目前的環境在人類過度開發下,逐漸反撲,面對各種洪水、暴雨等氣候異常現象,人們也開始關心環境議題,然而有許多環境議題的概念需要解釋,才能明白討論的脈絡。

「地球暖化」是這個議題中特別需要關注的現象,這指的是人類開始,自20世紀後半以來至今,有效測量溫度的100多年來,地球的大氣溫度越來越高,而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帶來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等,尤其在西元2000年後,全球各地的高溫紀錄更是屢屢上攻。

一般認為,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是暖化的主因。溫室效應是指大氣吸收來自地球表面所釋放之長波輻射,再反射回地面,如同溫室的作用一樣。大氣層能夠穩定地球表面的溫度,然而溫室氣體增加後,導致保留的熱能持續增加。

另外,聯合國針對環境議題制定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也常被文章引用。《京都議定書》在1997年12月的日本京都制定,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京都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是美國國會卻未簽署《京都議定書》。

此外,中國、印度以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目前被京都議定書豁免,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在工業化時期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當今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因此擁有碳交易的權利,向已開發國家販售溫室氣體排放權。

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印度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將很快成為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國家,且他們的工業可能將衝擊美國的貿易,若美國此時限制自身的碳排放量,可能使經濟雪上加霜,這也是美國拒簽的原因之一。

即時修補破窗

【特稿╱方嵐亭】人類的罪性,讓我們擁有破壞上主創造美好環境的本能。從亞當與夏娃混亂了伊甸樂園的秩序開始,直到今天對自然界摧毀的無感,人類無知的無時無刻以激怒方式在測試造物主的容忍程度。其實環境的好壞與人心的良善、邪惡息息相關,聖經中要表達抽象的天堂就以獲獎賞才可同遊的國王後花園實境,來描述和上主同在的那般享受,是真善美的境界。

相對的,中文聖經裡面總共出現13次的地獄一詞,除了彼得後書2章4節之外,其他地方原文都是「欣嫩子谷」。欣嫩子谷位於耶路撒冷城外,曾是拜假神的人使兒女經火、交鬼、行邪術的地方,及至耶穌來到地上的時候,已成為廢棄物的焚化場。

到過新加坡與日本兩個鄰近台灣國家的人,應該都有相同的感受,重視綠意盎然、街道的整潔,相對帶來良好治安與低犯罪率,雖然一國仍需輔以重罰、一國內化為國民性格,但相同的是環境變好了,人也相對降低犯罪與破壞的慾望,這正符合了「破窗效應」的理論。

1982年,美國學者威爾森(James Q. Wilson)與凱林(George L. Kelling)首先使用「破窗」的字眼,比喻低層次犯罪或行為不檢、擾亂公共秩序(如當街便溺、牆壁塗鴉、成群結黨、大聲喧嘩、販賣禁藥、酒醉等)有如一片未被修理之破窗,那是無人關心的表象,此將導致更多及更嚴重的蠻行與犯罪。而這些未被妥善處理的行為不檢、擾亂公共秩序行為與加深犯罪被害恐懼,變化犯罪的質與量及影響社區生活品質均息息相關。因此倘若社區出現「破窗」,必須立即修復,以防止問題繼續蔓延使情況日趨惡化。

我們把「破窗效應」放到台灣的環境來看,長期以來對亂砍樹的無感、對污水排放的無感,自然演進到核廢料隨意放置的冷漠、對國光石化會破壞濕地冷漠,當然也覺得越域引水、公路開山洞事不關己,更遑論會關注毀滅人類生存的核能問題。這一步一步的破壞,正是我們對環境喪失共同責任感與正義感。文末與讀者分享《台灣教會公報》在1918年10月〈衛生kap厝〉一文中提及的一段:「厝是人倚起&ecirc所在,若無t&uacute好就人ti&agravem彼&ecirc厝,身體常常袂平安。&amphellip&amphellip所以人tio?h常常p&oacute?-khip新鮮&ecirc空氣入到肺&ecirc所在,就人會振起精神。」用意在於提醒大家,信仰前輩們一直將環境維持良好認定是信仰生活重要的一環。

台灣電力需求

漲價貼補錯誤決策
節能減碳成遮羞布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總統馬英九宣布油電雙漲、強調要反映「成本」後,大家全面檢視台電才驚覺:核四預算從1000多億增列至3000多億,採購設計諸多缺失核安令人堪慮;核二廠一號機座螺栓毀損7顆螺栓要花費上億元,備載容量連續4年高過20%;向民間電廠高買低賣造成嚴重虧損;退休員工轉任民間電廠坐領600萬高薪&amphellip&amphellip,人民對馬政府漲電價來補台電虧損的作法,已忍無可忍。

目前台電的備載容量比夏季最高峰用電量還高出20%以上,學者批評過度投資,形同浪費!對馬總統說漲電價可「以價制量」以收「節能減碳」之效等語,更認為是在吃全民豆腐,以「節能減碳」作為台電管理不當的遮羞布!備載容量過高打破台電長年欺瞞全民電力不足、需建核四商轉來因應的謊言,加上核四興建過程種種核安問題層出不窮,甚至萬一發生核災,由於四周人口稠密,北台灣恐會毀於一旦。

事實上,蘭嶼儲存低輻射核廢物料廠疑有長年輻射外洩,經專家學者研究報告指出,附近海域被污染的情況已讓人憂慮,而蘭嶼上生活的達悟族人多年抗爭、要求遷移的訴求,卻礙於執政者的傲慢與顢頇,遲遲未能獲得正面回應。

根據統計,台灣每人平均年用電量,從1990年的4421度,增至2000年的8300度、2010年的10313度,在馬總統感受到全民憤怒提出3階段調漲電價後,又公布每戶用電在330度內不調漲電價。若換算每人年用電量為月平均,1990年為368度,2010年為859.4度,皆比每戶330度高,如此以「節能減碳」的「獎勵」,可以說,全民是看得到,卻享受不到。

再者,台電獎勵的民間電廠,幾乎都是燃煤發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嚴重污染環境,甚至台電本身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發電廠,而台塑麥寮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第5;然而對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等,卻以「供電量太低」來搪塞;另一面又高喊:「節能減碳」來作為漲電價的藉口,如此兩面手法讓人憤怒。這也是為何環保團體批評,馬政府以「節能減碳」當成漲電價的遮羞布,根本是在吃環保團體及全民的豆腐。

珊瑚礁總體檢

指標魚類數量低迷
海底世界遭逢挑戰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日前指出,根據2011年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結果,除了部分地點珊瑚礁狀況確屬「劣化」外,全台各地珊瑚生長狀況堪稱「優良」;但令人堪慮的是,指標性魚類與無脊椎動物的數量都相當低,狀況如同有許多社區大樓,卻沒有住戶一般。

此外,各地普遍都發現被棄置的漁網沈入海底,破壞珊瑚情況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該協會於近年的每年初夏季節,號召熱愛潛水運動的志工,至珊瑚礁群的海岸線清除海底垃圾和漁網,也透過這樣行動監測台灣周邊珊瑚礁狀況。

身為浸信會會友的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珊瑚礁有如海中熱帶雨林,是許多生物的避難所與育苗場,而珊瑚礁是否健全,連帶影響其他生物族群數量的消長,甚至影響近海漁業,因此積極對台灣周邊珊瑚礁狀況進行監測有其必要。

環境協會珊瑚礁總體檢的調查方法是以「穿越線」(transect)法為基礎,潛水志工在海底分別沿著3公尺和10公尺等深線,以捲尺拉出一條100公尺長的穿越線,然後再以穿越線為中心,調查範圍內的特定魚類與無脊椎動物,從牠們的數量或大小,可以判斷人類活動對珊瑚礁所造成的影響。潛水志工還需沿著穿越線,每隔固定間隔記錄海底底質,藉由分析底質是死亡珊瑚、活珊瑚、沙質等來算出珊瑚覆蓋率。

陳瑞賓指出,台灣珊瑚礁體檢,自2009年開始由民間參與,於全國進行6個潛點調查,今年新增台東三仙台旁的基翬,成為第7個潛點。體檢結果顯示,前年珊瑚礁覆蓋率不到3成,最低珊瑚覆蓋率則是蘭嶼機場外礁3公尺處,覆蓋率僅8.75%,第2低則是在小琉球蛤板灣5公尺處,覆蓋率9.375% 。此外,根據2009年覆蓋率調查數據,莫拉克颱風過後所記錄到的珊瑚覆蓋率大多偏低,另外,台東杉原海岸(美麗灣)也有泥沙覆蓋問題,都顯示與人為有關。

陳瑞賓在做結論時指出,台灣海底世界受傷的程度,令人難過,除了需要面對人為開發的壓力所導致的不良後果以外,氣候變遷的影響,更是讓珊瑚礁遭逢極大的挑戰。

健康有機農業

自然農法實踐理想
實踐健康永續生態

【林家鴻專題報導】5月22日新聞報導,一位曾在銀行工作,享有金飯碗的詹秉綸,因厭倦每天坐辦公室、吹冷氣的生活,毅然決然砸了4000萬購地,轉行當「有機農夫」。儘管資金仍未回收,且以無化肥、農藥的自然農法耕種相當辛苦,但他卻因為能實踐「作物健康、環境健康、消費者健康」的理想,而熱情不減。

像詹秉綸這類例子,台灣近年來屢見不顯;傳統農業在政府與民間日漸重視,以專款補助、協助技術養成和傳授專業知識下,也紛紛轉型,至今國內有機農地已達5200公頃以上。

有機培植法最早是由1924年德國Dr. Rudolf Steiner提出,但因當時農業首重提高產量,特別在二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緩和人口壓力,力推工業化、商品化,而不被重視;直到1980年能源危機發生後,才開始思考改善生活品質、環境永續的重要,對過去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及機械化耕作,所造成的苦果進行檢討,轉而朝向自然農法的有機農業。1980年代後期,台灣開始接觸有機農業。

根據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教授、宜蘭教會長老黃璋如的研究,有機農業的好處大致可以分成下列4個方面:1.以微生物製劑,利用天敵、物理方法如套袋、捕殺板等方式,取代使用化學農劑,不僅可減少環境的負擔、保護生態,並能確保土壤及水源品質,也因此降低因使用化肥所生的氮氣,有助減緩氣候暖化;2.將每年數千噸的農作物殘渣、稻穀、家禽排泄物加以醱酵,轉化為有機肥使用,不僅能減少環境的污染,也提高作物的質與量;3.講求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等方式,對於恢復地力、防止土壤沖刷及減少病蟲害都有幫助。4.天然的耕作方式,可以避免農藥或動植物賀爾蒙殘留,不會危及人體健康。

有機農業好處多,但因勞動成本高,價錢可能貴1倍以上,但黃璋如認為這是有意義的投資,民眾應以實際的購買支持願意為人類健康、改善環境、生態永續努力的農人。黃璋如頗受政府器重,已建構功能多元的「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致力推廣有機,民眾可藉此了解,並與有機農人進一步接觸,購買健康蔬果。網址:www.organic.org.tw。

食衣住行做環保 &nbsp留意塑膠濃湯禍害

&nbsp

【陳怡萱專題報導】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從事編輯超過10年的彭瑞祥主編,主要負責的任務是《環境資訊電子報》的企畫與編輯。同事都笑稱他是「資訊焦慮分子」,無論是學術性的研究專文、環境新聞,或是日常生活的小常識,只要跟環保、生態有關的,問他就對了。

彭瑞祥認為,對於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人們必須深入理解「食物怎麼來的」、「用過的塑膠去哪裡了」等看似細微卻悄悄影響地球生態的基本概念。以下,他從生活中最基本的4個面向,建議民眾可參考這些概念或行動,幫助自己與家人的生活更美好。

食:規畫出較聰明的冰箱管理方式,購買食材時不因促銷而購入過多,導致過期浪費。儘量購買有機(認證過的)或無毒等對環境友善的食材,例如可到全國各地都有的「農夫市集」(farmersmarket.ushahidi.tw),認識食物、確認食物來源的同時建立雙方關係,使農友更願意看重自己種植的農作物。

衣:由於傳統種植棉花的過程需要大量農藥,但農藥會讓土地惡化、人體致癌,「有機棉」即是減少化學物質對土地與人體的影響。除了有機棉,彭瑞祥建議準父母可向親友蒐集二手衣物,因經過多次水洗,較無農藥殘留,對嬰幼兒比較好。另外,近年來流行的「排汗衣」由化學纖維製成,選購時可留意採用回收塑膠製成的化纖衣物。

住:常聽到的「綠建築」是針對新房子而言,而舊房子首要改善是「通風系統」。台灣有個「綠適居協會」,已出版兩本教導如何DIY「好房子」的書籍,透過簡單、實用的科學方法,教人打造舒適又健康的居家環境。

市面上廣泛推出「節能家電」,彭瑞祥建議「有需要換新時再買」,若是為了換而換,新購入的家電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產生許多碳排放以及可能的污染,整體來說不見得較環保。

行:一般來說,「搭乘大眾運輸」與「騎自行車」是最根本且普遍的環保行動。但在大眾運輸不夠便利的城市,如要開車或騎車,可選購「電動」或「油電混合車」。彭瑞祥提醒一點:「不要怠速」,只要停車超過3分鐘就該熄火。油價高攀,這也是省油的方法之一。

綜合來說,彭瑞祥認為「吃」是最容易做到的,每人每天至少3餐,若能稍加留意食材來源、不浪費、均衡營養,對個人及環境的好處很多,不知不覺就能改變世界,即是一種「嘴巴革命」。

此外,應留意「塑膠產品」的使用,不用塑膠餐具、少用塑膠袋、重複利用可回收的塑膠轉化為新製品。彭瑞祥曾看過一研究報告指出,平均一個塑膠產品被使用的時間只有27分鐘,卻要花上數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因此太平洋中間已經出現一個超過19倍台灣大的「塑膠濃湯」(意指塑膠在緩慢的洋流中聚集、漂浮,好似一鍋濃稠的湯),嚴重危害環境生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