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健身房】認識心靈健康資源

◉顧浩然(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把心理師稱為「心理醫生」,但事實上,台灣並沒有「心理醫生」這個稱謂。從事心理治療工作者,就是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比例上,前兩者的主要執業場域在醫院,而後者除了在醫院,也有在學校及社區機構,例如民間的諮商所。當然,也會有臨床心理師在學校及社區機構執業,反之亦然,也有諮商心理師在醫院執業的。

也許有人會問,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有什麼不同?最簡單的區分是,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但心理師不能,但二者同屬醫事人員。實務現場,精神科醫師除了開藥,也會進行一些心理治療工作,只是受限於醫院的大環境,精神科醫師無法像心理師一樣,可以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專注地聆聽「求助者」(在醫院,稱之為病患;但在心理師執業工作上,來訪者多稱之為「個案」)的問題。

早些年,可能會有很多人會認為,尋求心理治療或諮商,就表示「有病」,因此而產生排斥感。所幸,經過媒體的宣導,目前尋求心理治療或諮商已不再如以往被妖魔化了。但,我們終究還是無法排除仍然會有人帶著刻板印象,認為自己好端端地,幹嘛去諮商或去治療?

其實,心理治療也好,諮商也罷,都是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陪伴當事人釐清自己感到的困擾、壓力或情緒(情緒無所謂負面,它是中性的)。例如,經由心理師的探索,能幫助當事人或來訪者明白壓力緣自何處?過往的生活經驗對自己的衝擊或影響?找到合適的因應方式、疏通情緒的結等。

當然,如果來訪者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其生活,甚至無法工作、求學,或者浮現輕生念頭等可能傷害自己、他人生命的徵兆,必要時,就需要轉介至精神科醫師。讓精神科醫師透過適當的藥物介入,以緩解當事人狀況的嚴重性。

在我離開媒體之前,我經歷了摯親的離世,後來在心理專業工作者的協助下,我有機會回顧過往的生命經驗,探索了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有機會真正認識自己。

其實,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並不可怕,正如人體會生病一樣,心理也難免會有困擾。如果我們願意向專業心理工作者求助,那麼,一路前行的路上就不會再感到孤單。甚且,因著在心理工作者的聆聽下,我們所有的苦與痛、壓力和不順,都有機會釐清,並且幫助我們看見前方的方向,然後,見證自己的改變。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