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百景 長老教會榜上有名

【黃以勒專題報導】內政部自即日起至10月20日為止,在網路上舉辦了「台灣宗教百景」的票選活動,共有來自各縣市推薦的417個提案,將藉由民眾投票與專家評鑑,選出100個能夠代表台灣宗教文化的觀光景點。最後選出的景點,能獲得政府補助改善景點周圍的基礎建設,並能將資料登錄於「台灣宗教文化地圖」(Taiwan Religious Culture Map)系統,向國內外行銷台灣的宗教文化特色觀光。

在所有提案中,隸屬於長老教會的教堂、機構佔了其中13案,台中中會柳原教會得知被台中市府提報為備選單位,動員兄姊全力催票,柳原教會關懷牧師陳明賢說:「柳原教會的老教堂每天都吸引許多人來參觀,是教會跟社區的接點,希望透過票選活動,能夠將教會的美介紹出去,吸引更多人踏進來。」

這個活動也引起許多不一樣的聲音,有網友直言:「教會是讓靈魂更新得救的地方,為何還要列為『景點』呢?」也有人針對400多個提案幾乎多是廟宇而感到沉重,自省傳福音的使命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更有人指出,許多縣市根本沒有教會上榜,質疑名單不公平,紛紛推薦許多名單以外的教會景點,希望能夠增加備選名單的名額。

其實教會是否需要投入這類活動,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教會不是個景點」,不需要譁眾取寵,這種思維並沒有錯,教會是基督的肢體,連結於主基督,使信徒成為團契,而這類的景點活動卻可能模糊了焦點。然而主張參與的人,則是以保羅「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基礎,認為透過活動可以接觸到更多人親近教會,再藉由社區事工跟進,也就是將參與活動視為宣教預工的一部分。

無論支持、反對這個活動,或是遺憾心愛的教會沒有上榜,這些上榜教會必然有值得我們欣賞之處,在爭辯與討論之餘,別忘了每間教會都在訴說上主的愛,並藉著會友一代又一代的見證,描繪出迷人的風景。欣賞其他教會的美,不代表需要拋棄心中原本的想法,讓我們姑且放下自己心中的第一名,一同回味這些教會的歷史吧!

 

禮納禮部落

排灣中會達瓦蘭、瑪家教會

魯凱中會好茶教會

排灣中會達瓦蘭、瑪家及魯凱中會好茶等3間教會,這次同時在「禮納里部落9座教堂巡禮」一案中備選。禮納里部落是88水災後,匯聚了瑪家鄉瑪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霧台鄉好茶村族人的永久屋基地。

當地排灣族人稱呼該地為「Rinari」,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或是「等待恩典的地方」。部落居民由排灣族及魯凱族群組成,具有豐富的工藝文化藝術氣息,其原木外觀的斜屋頂歐式小屋錯落,運用石材、漂流木、雕刻、植栽等文化元素妝點家屋,期能藉此傳承原民文化。

達瓦蘭教會今年5月舉辦啟用感恩禮拜,4月結合「排青愛行動」,由排灣中會100位青年化身「一日工人」,協助整理教會。瑪家教會才剛付清原本部落教會的建堂貸款,如今卻馬上需要投入永久屋教會建堂,兄姊並不氣餒,旋即向全國各教會接洽獻詩募款的機會。好茶教會今年8月才在七星中會雙連教會幫助下重建新堂,由好茶教會牧師鍾思錦(Kaynwane)依聖經概念設計,有「聖經教會」之稱,建築裡外富含聖經意象的巧思,令人驚豔。

 

東部中會新港教會

台東縣成功鎮的東部中會新港教會靈修會館,可以追溯至1935年(昭和7年)。當時建設新港的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奉令調職,卻不願意離開新港而辭職,為了世居於此,乃於此地建宅。

1945年,長老教會信徒醫師高端立長老買下此宅,設立高安診所,於此行醫;隔年,高端立的父親高篤行牧師來到新港,利用候診室做禮拜,並命名為新港教會。

新港教會目前將此建築設為「石雨傘宣教紀念館」,記念新港教會自1877年以來的宣教史,它是菅宮勝太郎安身之處,可以從陽台欣賞其建設之漁港,更是成功鎮第一間醫院的遺址,為新港地區的醫療史與教會史留下一頁見證。

紀念館建築本身為木造2層樓,屬於東部少見的2層樓日式建築,與教會禮拜堂連為一體,現也作為靈修會館,供信徒集會、講習、住宿之用。

 

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是北台灣著名的教會景點,1915年(大正5年)由於教勢擴張,在李春生長老與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協助,及兄姊的奉獻下,延請設計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的設計師井手薰興建教堂,並於隔年完工獻堂。

1945年後,中國基督徒於此處禮拜,稱此為「台北國語禮拜堂」,與原本濟南教會的信徒以不同時段禮拜的方式共用教堂。1990年代以後,國語禮拜堂希望能將濟南教會拆除改建大樓,更名為「蔣公紀念禮拜堂」,但長老教會嚴拒,後因市府公告為市定古蹟而作罷,讓建築之美流傳至今。2005年因土地法修改,產權確立為濟南教會所有。

濟南教會是英國「仿哥德式」建築,井手薰採用小尖塔、塔樓、石雕百葉窗等設計,唭哩岸石所砌成的拱門,尤為特色,門上及兩側的拱窗均運用石塊做出邊框裝飾;羽板窗除了遮光通風外,外觀也別具風味。

 

台北中會北投教會

七星中會北投教會建於1912年,由宣教師吳威廉(William Gauld)設計。吳威廉在32年的台灣傳教生涯中,只回加拿大述職一次,幾乎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台灣,過世後長眠於淡水。

北投教會禮拜堂以紅磚及木屋架構成,雖然門前有馬路、電線通過,但不掩其小巧的英式鄉村教堂風格;整個基地呈長條型,正面中央設入口,外牆使用加強耐震的條紋狀扶壁與白灰泥。窗戶相當小巧,上亦有三角型上簷,室內空間尺度親切,予人以溫暖之感。

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日本政府徵用做為倉庫,前後期偶為台北神學院教授兼牧的教會。直到1946年,林再添牧師受聘成為北投長老教會的第一任獨立堂會牧師,教堂才有正式主持者。

早期信徒多為北投平埔族人。現今北投附近的長老教會,如錫安、清江、新北投等教會,都由北投教會開枝散葉。

 

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

大稻埕教會為馬偕博士於1875年所設,是台北市最早建立的教會,當時稱為「大龍峒禮拜堂」,座落於延平北路四段。10年後因清法戰爭,禮拜堂被民眾攻擊而拆毀,隔年重建,改名為「枋隙禮拜堂」。今日所見之建築,為1915年李春生長老奉獻甘州街現址,並興建教堂,改稱為「大稻埕教會」。

禮拜堂建築宏偉,被稱為當時全台灣最美麗的聖堂。建築設計是由李春生前往福建廈門考察當地教堂後修改而成。因與西洋文化密切交流,為傳統建築帶來新的設計觀念,也將東、西方的融合與矛盾,清楚的反映在此建築上。

教堂正立面山牆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山牆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其中也包含本土之曲線形山頭、傳統浮雕,及用日本清水紅磚砌成之外牆。主堂內部空間挑高,有2層樓高,給予人一種莊嚴凜然之感。

 

台中中會柳原教會

台中中會柳原教會自1898年設教,為台中盆地最早開設的教會。1915年購得現址土地,並依英國宣教師梅監務(Rev.Campbell N. Moody)牧師提供的英國教會圖樣,以本地建材紅磚、杉木興建,造型為蘇格蘭式教堂建築,1917年獻堂並正名台中教會。

1965年,在原教堂南側新建另一棟仿哥德式的鋼筋混凝土教堂,舊堂則先後作為副堂、儲藏室、招待所、教會幼稚園寢室等使用。直到1996年,教會在規劃設教100週年時重新整修舊教堂,使得古蹟得以保存下來。2002年舊教堂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並於2008年成立「中台灣基督教文史館」。

教堂內部為長方形平面,是基督教教堂早期的基本型式,稱為「巴西里卡」平面。入口有門廊,上方屋簷左右兩側,各雕塑有一隻蹲坐其上之麒麟出水口,融合本土及西方的特殊風味。

 

嘉義中會嘉義西門教會

嘉義西門教會創建於大正初年,由日本人監造,台灣師傅施工,屬日本基督教團所有。1945年日本在還未投降時,以1塊錢象徵性的將禮拜堂賣給了長老教會總會第一任議長黃武東牧師,戰後由黃武東代表接收教堂,因此這棟古蹟教堂又稱為黃武東紀念禮拜堂。

日式木造禮拜堂在台灣並不常見,目前僅存台北的七星中會中山教會以及嘉義西門教會。嘉義西門教會主體建築採用東洋風格,屋頂是日本「切妻造」建築造型,鋪設有日本黑瓦,外觀莊嚴,樣式十分古典優雅。

牆壁的基座為磚造,開有氣窗,上面則是編竹夾泥牆,外層蓋著雨淋板。入口則有一座挑高塔樓,經過唐博風樣式的入口,檜木香味便撲鼻而來,因為不論是屋架、牆身、窗框、或是供教友就坐的座椅,全都是來自嘉義阿里山的檜木所建構而成。

 

台南中會太平境教會

1865年,宣教師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 M. D.)來台,開啟長老教會在台宣教史,當時選定台灣府(台南)作為宣教基地,在府城西門外的看西街租屋(今仁愛街43號),與助手開始傳道與醫療,然當時府城民風守舊,創設23天即受到迫害,馬雅各被迫退到有英國領事保護的高雄旗後。

1869年,馬雅各重新回到台南開設醫館與教堂,是台灣府城教會的開始。1902年於現址落腳建立教堂,由英國母會贈送紀念碑命名為「馬雅各紀念教會」(Maxwell Memorial Church)。

太平境教會所在地為「溝仔底」,早期台灣人都稱之為「溝仔底教會」。現今教堂為1954年改建,建築有著濃厚的教會風格,特殊的五角窗形,拱形的多角屋頂及白色三角屋脊,構成的建築樣式;教堂內安放了全台灣第一座管風琴,迄今仍在使用。

 

東美中會宜灣教會

有「卡片教堂」之稱的東美中會宜灣教會,可追溯自1950年長老教會傳入宜灣部落,迄今已超過一甲子歷史。早期教堂用木造茅草興建,但無法抵禦颱風,1974年教會信徒決定改建。

決定重建時,會友板模工人賴明德參考一張聖誕卡上的教堂,開始繪製設計圖,2003年被台東縣政府列為歷史建築、2012年也被觀光局票選為「花東101珍珠亮點」。今年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專輯包裝獎」得主蕭青陽所設計的「卡片教堂的鐘聲」CD封面,就是以宜灣教會作為靈感而創作。

宜灣教會背山面海,為加強磚造平房,仿歐洲小教堂樣式,屋頂呈現哥德式風格,方形尖塔、圓形拱門。拱門上有「台灣基督長老教宜灣教會,SAANIWAN CIWLOE KIWKAY」等字樣,外牆嵌有白色浮雕花紋,兩側小間塔上有天使像,造型小而優美。

 

泰雅爾中會三民教會

泰雅爾中會三民教會的舊教堂稱為「基國派老教堂」,基國派自泰雅爾族語翻譯過來,也稱「讀阿法」(tuba),意思是指用來麻痺溪中小魚的「魚藤」。二次戰後,宣教師孫雅各等人將福音傳來此處,1948年開始聚會。

1963年決定興建禮拜堂。會友以當地溪流石材,一塊一塊挑上山堆砌出來,並由牧師以「通往天堂的鑰匙」為概念,設計出獨特的入口風格。1991年,因為老教堂的年久失修,三民教會決定遷移,而基國派老教堂則賣給平地人。原本老教堂打算拆除,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得知後與地主協調,重新修復老教堂成為當地泰雅爾文化中心。

老教堂是以雙層的石壁灌入水泥或以鋼筋補強,增強建築結構,克服石材大小不一的問題。每塊石頭都是石匠敲打出來的,時間與手工的雕琢,賦予這座教堂豐富的表現層次。 

 

泰雅爾中會鎮西堡教會

「鎮西堡」(cinsbu)在泰雅爾語意指「清晨時分,太陽第一個照耀之地」,有最接近上帝的部落之稱。教堂取材當地秀巒溪石及花蓮大理石,一磚一瓦全由族人耗費近10年時間親手蓋成,於1947年竣工。

鎮西堡教會灰白相間、充滿泰雅族風格,隨處可見圖騰,木頭所建的陽台欄杆,散發出叢林、原始的味道。主堂內有多幅泰雅故事的彩繪壁畫,其中一幅描述著「五餅二魚」的神蹟故事,畫中人物全換成泰雅族的裝扮,盼從自身文化中感受到上帝的愛及獨特的應許。

 鎮西堡教會建在稜線高點上,可以俯瞰整個部落,近年來也開始提供外地人深度旅遊的行程,但族民都有「保持生態原始景觀」的共識,因此縱使朝觀光業發展,仍是採用傳統工法打造房舍、提供原味餐飲,並透過植樹造林維護原始生態。

 

泰雅爾中會司馬庫斯教會

司馬庫斯座落在新竹縣尖石鄉海拔1500公尺的高山上,此地是台灣最後一個通電、最後一個有路到達的原住民部落,自然景觀及人文面貌保存完整。

「司馬庫斯」(Smangus)意為「紀念馬庫斯」,是為了紀念祖先馬庫斯(Mangus)當初帶領族人定居於此。

基督教自1948年傳入司馬庫斯,今日近200位居民皆信仰基督教,部落採共同經營模式,將符合傳統價值的經營方法成立9部3會(農業、工程、文化教育、經濟、研發、人事、環境資源、餐廳民宿部;長老教會、社區發展協會和共同經營大會)進行運作,而司馬庫斯教會實質上是當地最重要的組織。

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並且有民宿、餐廳等漸次成立,但仍堅持以木及竹子為建材造新的建築物,以保存傳統景觀與文化。

 

加利利宣教中心

加利利宣教中心1989年由牧師陳坤生於台南玉井創辦,迄今已有近20甲地,提供信徒靈修的場所。2003年創立了「希望之家」,幫助社會中18歲以下行為偏差的青少年,藉著愛的關懷與輔導,重建他們的心靈,使他們更懂得愛惜生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加利利宣教中心成立安置中心,協助安置災民。後獲屏東林管處提供漂流木,興建可容納700人的「加利利漂流木方舟教堂」,教堂美如圖畫。

方舟教堂興建耗時1年多,由宣教中心同工和高屏災區原住民共同建造,教堂內彩繪藍天白雲及彩虹,外部則豎立一排成對動物塑像,教堂外還設有衛浴設備,既美觀又實用,符合成為災變收容中心的條件。這些風災過後大量的漂流木,本來代表災難,但加利利宣教中心利用其打造教堂,將災難化為祝福。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