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滅與再生系列講座 以詩帶來希望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共同籌辦的「死滅與再生:李敏勇詩帖特展」,於高史博203多功能室展出至4月30日止。展覽期間規劃三場系列講座,首場以「詩之志、文學心-二二八之子李敏勇」為題,於2月18日下午邀請第41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李敏勇、文學評論家彭瑞金對話、分享。

延伸閱讀:死滅與再生 李敏勇詩帖在高史博展出

李敏勇點出,在二二八事件中,台灣人蹲下了,經歷過白色恐怖,直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台灣人再次試圖站起來。又直到1987年、二二八事件40週年之際,才開始有對二二八事件更深入、廣泛探討。而出生1947年的他,則是1960年代、就讀高雄中學時期,在某堂體育課暖身時,老師無意間提起學校紅樓牆上彈孔的由來;這個啟發成為深埋李敏勇的種子,隨著歲月萌芽、成長,形成想要「在台灣死滅的歷史中追尋再生」的意志,並貫穿他的各類型作品。

(攝影/林婉婷)

「世代與時代總有些關聯。」李敏勇回憶,曾經串連過30多位出生在1947年的各領域人士並形成組織「四七社」,「我們在許多人死去的土地出生、成長,我們發現,我們不能在死滅中自怨自艾。」於是「四七社」透過社運、文學、教育等方式寄盼、推動國家改變與再造,直到首次政黨輪替後才解散。

李敏勇現場朗讀兩首詩作。〈血腥記憶〉是他初聞二二八事件的心聲,卻不是在青少年當時就寫下,而是後來持續認識歷史、研讀文學、建構認同所誕生的作品;他認為寫詩就像在灌溉、栽培種子般,不是在起心動念當下就創作,而是需要更多沉澱與醞釀。而〈不死的鳥〉則傳達他不願成為「蹲下就不再站起來」的台灣人。

「台灣人要死!」這是彭瑞金曾經在美國參加同鄉會的演講中聽到的一句話,令他震撼並持續思想。這句話是指台灣人「該死」,還是台灣人要「新生」?他認為也可以解釋成台灣人有走出死滅的決心,是「不怕死」的宣言;在當時有激勵人心的效果。

但現在回首來看,他認為這是台灣人要走出死亡陰影的提醒,不是遺忘歷史,而是走出新的詮釋與觀點。彭瑞金直言,1947年出生的台灣人,確實長期活在死亡陰影中,不敢問、不敢說,就這樣接受威權政府的謊言;不要說1987年的「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哪怕到現在,還是很多二二八事件受難遺族不敢提起當年。

「雖然是解嚴,但戒嚴現象並未消除。」除了立碑、記念、遊行,文學界如何針對二二八事件有更多關懷與反省?彭瑞金肯定李敏勇是當時的先行者。而他也受到李敏勇作品《野生思考》的啟發與觸動,在書寫余登發故事時以「野生政治家」強調「獨立思考」的能力。

(攝影/林婉婷)

彭瑞金進一步解析,李敏勇的詩集如《鎮魂之歌》《野生思考》和《戒嚴風景》等,不是在描述事件細節,更不是復仇或哀怨,而是走出幽暗深谷、思想台灣重生方向。誠如這次展覽有「願景追尋」展區,詩人以筆來耕耘土地,期待重現生機,就是為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指出盼望;這種詩人投入社會關懷也是較為少見的。

最後他提到為何要書寫歷史?「因為不書寫,恐怕會被歷史吞沒。」又以自己身為教師的經驗提醒,不要期待一次活動就能立刻翻轉台灣未來,卻要不斷去散播希望;又以日本走過戰爭陰霾的例子,強調應透過省思、檢討走出集體死亡的陰影,而這也是台灣社會缺乏的轉型正義。

「死滅與再生:李敏勇詩帖特展」以李敏勇的51件詩帖為主體,並呈現相關手稿、著作與報導,和多位藝術創作者的繪畫與版畫作品,透過藝文視角回顧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解嚴與民主化等歷史。李敏勇期待民眾透過展覽,更認識詩的形式,也開啟文學想像力。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