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基督徒能否關注政治?──從耶穌抵抗帝國壓迫的行動看

(相片提供/Pixabay)

◉Mowna Heydiyu

許多基督徒對政治的反應往往可從一句話得到解答:「教會不宜談政治。」每到選舉時,傳道人總是對政治話題避而遠之,但是,難道基督徒就不能參與政治嗎?對此,筆者認為有待商榷。從馬可福音的描繪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是積極參與政治的,祂反對羅馬帝國的殖民統治,發起了一場社會運動來抵制這種不義。

馬可福音3章22~30節,記載了耶穌與經學教師的衝突,經學教師指責耶穌倚靠鬼王別西卜趕鬼,而耶穌則在23~30節中反指控經學教師褻瀆聖靈,永遠得不到赦免。筆者認為,在這段衝突故事中,耶穌趕鬼是社會運動的一部分。此外,經文中提到的耶路撒冷經學教師是當時管理偤太人最高的行政單位,實際上也代表了羅馬帝國。從經學教師譴責耶穌趕鬼的行為來看,可以推斷出耶穌的運動非常強大,強大到足以讓與殖民帝國親近的耶路撒冷經學教師出來調查。此外,耶穌與經學教師的對決,也表明祂是一個反抗體制的人。此段內容可參考西門‧撒母耳(Simon Samuel)所著的《馬可福音的後殖民主義閱讀》(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Mark’s Story of Jesus)來進一步了解。

從耶穌發起社會運動的這件事,我們可以理解到,耶穌不僅為了世人的罪犧牲生命,也願意參與社會公義,體恤生活中的苦痛,並與人民站在一起。事實上,耶穌身處在羅馬帝國殖民統治下的偤太人中,因此祂醫治病人、趕鬼、呼召門徒的行動,都是一種對羅馬帝國的反抗。對於筆者來說,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不僅是全人類的救贖和盼望,也是一種對不公義的反抗。

從上述可知,耶穌是積極參與政治的。祂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現狀,而且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後殖民時代。祂從自己的家鄉加利利組織了一個群體,不僅帶領他們反抗帝國殖民統治的霸權,甚至再創造一個新的以色列。如果基督徒能意識到耶穌是一位反抗帝國的宗教領袖,就可以明白基督徒實際上是可以關注政治的,因為耶穌已經親自表明我們看了。 (作者為台灣神學院神碩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