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長者如羊,在教室中尋求安慰和關愛

(相片提供/Pixabay)

◉李瑞娟

筆者所負責的長者教室最近增加至每週三堂,相當於每週設計一個主題單元,這壓力等同於每週交專欄(或講道),讓我焦慮感直線上升(笑)。

隨著堂數增多,表示我開設的課程受到長者們的歡迎,但也意謂著我要照顧的羊兒越來越多,會面臨更多挑戰。例如,我要餵養他們什麼?不過,我餵養的東西,每個班幾乎都有一、兩位長者會拒絕上課,並告訴我這課程不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

關懷據點通常安排兩種課程,一種是動態活動課程,最受到長者喜愛;另一種是靜態課程,可說是「不得老人緣」。而我開設的課程恰好屬於後者,面對其中一班失智長者,他們本已經都有服藥,再加上有時故事講得比較深奧,或需要集中精神思考時,長者早已睡一半,十個中有五個在打瞌睡。有時候會讓我火力全開,想盡辦法「搏他們一個清醒」,但多半是反省自己哪裡教得不好,以求下堂課教得再精采一點。

有次在亞健康班級,我嘗試問長者們:「您們喜歡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教室裡很熱鬧的感覺嗎?但會不會發現走出教室後,其實你還是一個人,回到家裡,也還是一個人?」意外的是,許多長者點頭表示贊成。他們的回答讓我認為很可信,我相信他們也在尋找一個答案。於是我繼續引導,說明很多大明星也有這種感覺:當台下掌聲如雷時,他們感到很溫暖,但演唱會結束後,人們散去,他們仍然感到孤單。

我沒有如以往一貫地給「相信耶穌」的答案,而是告訴他們在家練習看報、讀報,練習第一層思考。但新聞只是淺層知識,要真正了解生命的意義,活得長壽又健康,還需要閱讀。當時,我看到他們失望的表情,他們還以為我會給他們一個很棒的答案。但我知道,我內心深處想表達的是,學會獨處是必要的,因為到生命盡頭時,我們仍然是一人去面對主,所以學會安靜、思考,要先從練習靜默、與神獨處開始,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操練方式。

長者像羊,會眾也像羊,餵養什麼,他們就接受什麼。在資訊充足的時代,他們究竟在尋找什麼?是什麼支持他們不間斷地來上課或聚會?我自己得到的結論是,他們在尋找愛他們的人,尤其希望被老師和牧者關愛。老師或牧者的一句話,有時比幾個同學的勸慰都來得有效。就像約伯記中,上帝旋風一出現,約伯馬上得到安慰,這也是靜態課程老師最大的優勢,讓人在安靜中感到溫暖,就能在下課後走出教室,也不感到寂寞與孤獨! (作者為發光傳媒主編)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