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宣產發 看見部落新希望

面對經濟型態轉變   促進原鄉在地認同   找回與土地的連結及尊嚴

【Umav專題報導】從彩虹、漁民、勞工中心到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長年以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投入爭取台灣原住民族權利,2014年6月9日到11日,在新竹聖經學院召開「原住民產業發展事工研討會」,回顧原住民產發的過去與現在,談原住民產業發展的願景。與會人員包括總會總幹事林芳仲、助理總幹事、原宣委員、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簡稱原社)委員、原住民各族群中區會代表與平安基金會社福同工等共約40名。

研討以開放空間會議(OST)方式讓各成員自由發言,也邀請總會原宣產發專員介紹事工平台,泰雅爾中會青年瓦旦達路(羅恩加)介紹原鄉無毒農場的發展,布農中會崙山教會牧師溫光亮則帶來農業轉型的推廣經驗,共思如何讓原住民族人在部落發展自主經濟體。彰化中會彰山教會牧師陳信良分享都原產發過程,他也向眾人呼籲應建立理財觀念,適當運用資金避免投機行為,謹慎務實以免落入金錢陷阱。

針對教會與原宣產發的合作方式,在開放空間中引起熱烈討論,如建立原住民產發單一窗口平台與產銷中心機制、物流收集中心,以及產品認證、實體店面或網路等行銷構想等。談及原社的角色,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提到,原社本為社福機構,又屬教社,原宣也提供協助,如今必須思考如何使定位更加明確,以利事工與資源有效聚焦。總會原宣產發專員鍾毅勳牧師則指出,原宣從產發小組一發展成現今的產發中心,期望建立穩定通路,並精進產業技術如農產品管理、產品與在地文化的結合、輔導行銷等,以因應不斷演進的社會,不同的平台與網路。

在環境劇變且資訊爆炸的時代,原住民的生活也受到不同挑戰。昔日部落樣貌不復,經濟型態的轉變與外來業者的資源奪取,造成族人適應不良甚至出走,失去與土地的連結和自我認同。PCT總會早在1970年代便看見原鄉的需要,於是在台東花蓮等地設立服務機構,1982年正式成立原社,積極了解目前台灣經濟環境及原鄉產業的困境和優勢,也再次確認原社中心功能及角色定位,即著力於部落的社會福利、文化傳承及經濟發展。

原社早期從原住民生活著手,如貧窮、土地喪失、雛妓、酗酒等,目的是扶植部落自主,建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接著推動原權、原運等。如今則有原鄉人口流失、都原比例攀升等議題。林芳仲指出,原社事工已從早期的生命教育轉型為推動原鄉產業發展,這代表原社的工作必須與時並進,他呼籲,透過在地產業的開發不僅提供就業機會,更是促進原鄉在地認同,使原住民族人找回與土地的連結和生存的尊嚴。溫光亮於專題中分享道,自己從投入部落農業轉型到獲得教會長執的肯定,就花了10年的時間。如今不僅有數個部落的合作夥伴,也帶領部落青年回流。

總會前助理總幹事星˙歐拉姆牧師再述原社設立的初衷,是透過社區營造,使產業在地化,讓部落人口不再流失。歐蜜˙偉浪認為教會應藉由原社而達到社區及族人的信任,也建議發展特色品牌,並由產業支持宣教。並且能夠公開資源、擴展夥伴群,並因此凝聚共識,關注部落的公共議題如土地與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育。林芳仲則期望教會發揮整合事工與資源的功能,透過產發計畫,找回部落流失人力,使原住民族人看見部落的希望、回到家鄉。

 

因應衝擊 尋找生存出路

【林宜瑩專題報導】為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原宣要舉辦產業發展研討會?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直言,在馬政府一昧傾中政策下,台灣產業大量西進中國,造成國內產業的空洞化,在百業蕭條下,嚴重衝擊原鄉種植農作及在都會區討生活的原住民族群,萬一馬政府再以自由經貿特區將中國低價的農產品引進台灣,對原住民產業發展及出路更是重大打擊。為此,總會原宣必須未雨綢繆,找到原民產業發展的新出路,才能因應急速變化的社會動向。

歐蜜.偉浪指出,根據行政院原民會2011年統計,原住民家庭有高達3成8的經濟收入,屬於全國最低收入的前20%,造成原住民下一代教育、生活、就業品質受到嚴重衝擊。而在都會區討生活的原住民,在台灣與中國的《服貿協議》開放後,很可能在基層勞工市場就業上更形雪上加霜,而原本靠著農產品產發維生的原鄉居民,也會因中國廉價農產品充斥造成滯銷或無法競爭的情況。

歐蜜.偉浪表示,事實上,現存很成功的原住民產業發展案例,其實很多是由PCT的牧長信徒長年努力耕耘的成果,例如台東布農文教基金會的白光勝牧師、位於新竹被稱為上帝部落的司馬庫斯部落、過去在嘉義阿里山的達娜伊谷等,若以原鄉無毒農產品產發來看,南投巨峰葡萄、台東崙山的苦茶油、花蓮無毒金針花、鶴岡文旦、新竹尖石的甜柿、水蜜桃等,另外還有許多部落在發展民宿、旅遊導覽、觀光農業,也有原住民特有的各族群工藝品的文創產業。

因此,這次總會原宣才會特別召聚PCT所屬原住民中區會總幹事及產發部部長,彼此分享產業推展成功的經驗,也盼望將這些由各地方發展出來的產發特色能彙集成冊。歐蜜.偉浪說,未來原住民農產品的產發必須走向企業化,在生產端與客戶端之間的銷售模式要更多元化經營,才能夠突破現行透過PCT所屬醫院、學校、機構、個別教會的行銷方式,反而要更加走向主流市場,讓原民農產品知名度及品牌更加響亮。

這次研討會中,也談到如何將族群特有的工藝品銷售,與當地觀光旅遊及民宿、餐飲業相結合,來增加旅客的購買意願;另外也談到原住民除了清潔工程、板模營造、遊覽車經營外,是否朝向自行開創旅遊業、將相關產業整合一同創造更大的商機等。

 

開放研討 共思合作模式

【Umav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在6月9日到11日的原住民產業發展事工研討會上,討論建立原住民產發單一窗口平台與產銷中心機制、PCT物流收集中心、產品認證、實體店面、網路等設置,也重新探討原住民社會發展福利中心功能、共思教會和原宣產發的合作方式。

關於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在總中會的角色,會議召集人、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牧師提出疑慮,原社本為社福機構,又屬教社,又與部分原宣內容重疊,究竟是否該併入原宣產發、或是重新調整其定位。

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指出,事實上,原社是屬於平安基金會的事工組織,與原宣產發屬不同單位。原社角色必須更加明確,以利事工與資源有效聚焦。會議中也提及,原社原來是應該服務全國原住民,現況卻只有在東部某區域有確實運作。期望能與各中區會、地方教會合作,建立總會產發平台以便集中資訊、擴大功能。

目前原宣產發以農產品助銷為主,而各中區會已有產發部,是架構上的優勢,建立單一窗口和產銷平台,可使資源有效率集中與應用。也可研擬會員制,使產業通過PCT認證、建立品牌。原宣產發專員鍾毅勳牧師期望產發能建立穩定通路,並精進產業技術如農產品管理、產品與在地文化的結合、輔導行銷、提供訓練等,以因應不同的平台與網路。歐蜜‧偉浪指出,因農產品有保存期限與經費限制,適合以中區會為發展重心,鼓勵各中區會事工自行開發,再透過單一窗口整合產品及資源,與銷售平台。

由於有些原鄉已有穩定的產業經營,泰雅爾中會牧師郭錦明等人提出在花東、中南北部等地設置物流中心。首先需調查和蒐集部落教會的產業類別、品項、數量等資料,並安排適當的人事編制,透過物流中心製造就業機會,比如聘請當地人作保全人員、宅急便配送人員、社工員以及訓練經營人才,推廣業務相關的知識,並和各地物流中心達到資訊整合、建立穩定市場和公平交易機制。

關於具體的銷售策略,擁有農業轉型經驗的布農中會崙山教會牧師溫光亮等人提出產品認證、實體店面、市集與網路銷售等方式,鼓勵各中區會建立市集或集散地,自產自銷,定時地點銷售,或開發網路商機、與宅配簽約銷至全國,做出品牌特色與口碑。

 

陳信良(彰化中會彰山教會牧師)

都原產業活路  宣教最佳利器

 

【方嵐亭專題報導】「傳道!你說上帝愛我,為什麼我都沒有工作?」陳信良牧師感慨的說著剛到彰化中會彰山教會,許多會友處於待業狀態的問題。受邀在原住民產業發展事工研討會談「都會原民產業發展的活路」時,陳信良認為產業發展是教會在資源缺乏中,幫助宣教的最佳利器。

回想神學院畢業,被派到因為建堂負債500萬的彰山教會。有鑑於以往教會每搬一次家,人數就減半,教會有了固定聚會場所是件美事,但也因著教會窮困、會友就業問題讓他備感壓力。陳信良看出癥結點,深知讓會友能有穩定經濟是教會成長的重要因素。他私下表示,都市的原住民多為異鄉遊子,因為家鄉有事而辭掉工作回去的情況時有所聞,因此導致工作的穩定性不足;加上經濟不景氣,原住民很難在都會區求生存。

針對原住民身心靈的需要,陳信良將教會的事工分為三個主軸:宣教、教育、經濟。再者「民以食為天」,教會有義務協助信徒「有飯吃」,滿足他們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可以協助他們過規律的教會生活。因此教會即以當時的5位長執為董事,正式向經濟部申請設立公司,名為「彰山環保服務有限公司」,帶領教會的弟兄姊妹做資源回收工作,並透過教會間口耳相傳,開始承接清潔打掃工作,包括洗衣、打蠟、大樓環境衛生管理等,以改善教會和信徒的經濟狀況。「感謝主,目前這是一間400人的環保公司。」「我們的會友由當時只有一戶買房子,到現在10多戶買房子。」大家齊心齊力,環保工作成了另一種類型的產業發展。

陳信良在專講中也特別提到,理財、儲蓄是原民信徒在都市生活的安身立命之道。他指出,許多原民在都市不乏工作機會,但需要的是記帳與儲蓄的觀念。他提到巴菲特的水桶理論,鼓勵原民牧者要帶著信徒踏實的定期定額存款,千萬不要做包括股票在內的風險性投資,有工作時努力存錢,沒有工作時才有錢可用。

陳信良也提到在牧會當中,經常為信徒舉辦法律講座,唯有知識才是都市叢林生活的保障。陳信良雖為平地人,他的信徒當中有許多人曾經受到平地人的苦待、欺騙,對平地人沒有信心,然而他帶領著信徒胼手胝足的譜下「宣教原舞曲」。

 

瓦旦達路(泰雅族青年)

有機自然農業  破解科學迷思

 

【林佳靜專題報導】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的泰雅族青年瓦旦達路(羅恩加),於6月9至11日在新竹聖經學院召開「2014原住民產業發展事工研討會」中,分享他的父親──羅慶郎傳道推廣自然農業的理念,講述親身體驗上帝豐富的恩典。

羅慶郎自1978年開始務農,採用化學農業,收成非常好,但也因為長期噴灑農藥,使妻子罹患肝癌,因而毅然放棄化學農藥,1988年轉型有機農業。2007年到韓國學習韓式自然農法,經過不斷的禱告和實驗改良,2009年結合泰雅族傳統生態智慧,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與創新的原住民農法。

「這是天父指導的自然農業,」瓦旦達路說,他的父親為了解決農業的問題,每天都向上帝禱告尋求。2009年,聖靈透過部落羅姓婦女向會中族人直接教導如何修正漢方、酵素、養雞、病蟲害防治的做法。瓦旦達路說,天父所指導的農業改變了當代農業生產模式,與過去向學者專家所學的完全不同,若不是他親身看到、聽到,實在很難想像。

目前正在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班攻讀的瓦旦達路以其人類學的訓練,觀察父親的農業生產經驗發現,回歸到傳統農業生產有Utux(神)、Gaga(倫理規範)、Niqan(共食)的農業生產脈絡,能逐漸改變化學農業所造成糧食與土地利用「分離」的問題。

瓦旦達路說,科技農業強調以科學解決農業生產問題,是以專家學者、生物科技在領導農業,相信人定勝天,是一個與科學為中心的農業生產思想。但他父親的農法,卻是運用自然資源解決農業生產問題,尊重在地知識與農民經驗,與自然和諧共存,強調宗教性與社會規範和環境保護的中心思想。他認為,當代的農業生產,應該思考以自然、大地為發展中心的思想,改變以科學為主體的農業生產行為。

如今石磊部落的有機自然農業,已吸引教會青年紛紛回鄉投入,更懂得運用網路科技來推廣。他們從文化脈絡發展出新的市場機制,從Niqan展開「共食」計畫,吸引更多都市人與農夫成為夥伴,實地前往農場體驗勞動、認識農夫,吃當季生產的新鮮蔬菜,共同承擔天災的損失與享受盛產期的豐收。

 

溫光亮(布農中會崙山教會牧師)

創造就業機會  指引回家的路

【Umav專題報導】在台灣食用油風暴的年代殺出重圍、成為有機農業的口碑品牌,最高紀錄在馬偕醫院單日銷售金額達40萬元的「崙山苦茶油」,14年前的景況曾經非常蕭條。當年受派至布農中會崙山教會的牧師溫光亮,為了改善部落經濟而投入產發,數度遭挫,甚至被當地長老戲稱為「不務正業的牧師」,如今卻成為農業轉型的推手,帶動有機協作、凝聚族人的共識,部落與教會再度充滿生機,成為美善的見證。如今部落產業從無到有、青年回流,不僅幫助部落建立自主經濟體,也分擔了部落的產業風險。他期望「創造就業機會,給年輕人一條回家的路」。

溫光亮認為原鄉產發,是關乎部落存續的議題。他提出,產發要從部落既有的基礎找出可發展的項目、「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才不會被大財團搶走商機」,最重要的是自主經營,才能永續發展、不被外界中盤商侵吞利益。他建議區域性產業建立連結平台,進一步設置農產包裝加工中心。以崙山部落理貨中心為例,目前已有6個部落的產業夥伴,形成緊密網絡,連結在地協會,推動行銷、人力與資源整合。目前已連結長老教會3家醫院做為銷售管道。他也大方分享經驗,舉辦有機農業推廣工作坊、與其他部落成為夥伴、甚至深入弱勢部落協助農業生產。

溫光亮直言,原鄉產發的困境,首當其衝就是部落高齡化、青年外流、人力缺乏。曾因教會荒涼而考慮離開的他,偶然聽到光泉牛奶董事長的一句話:「原住民的希望在土地。」促使他留下來思考突破的可能,並從2005年起執行部落10年營造計畫,推動實踐原住民環保概念的有機農業。有了具體目標和成效,教會與社區逐漸產生信任。從剛開始推動農業轉型,到獲得族人肯定、參與,就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為部落產業做努力,也是為教會的生存做努力。」他分享道,最近教會建堂,長老主動說要聘請副牧來協助教會事工,讓牧師無後顧之憂的到各部落指導有機農業。

目前崙山部落持續開發豆瓣醬油、梅醋、茶花等新產品,歡迎同工加入,終極目標是打造台灣原住民有機農產的第一名牌,並邁向產業升級。也希望推動長老教會的農產品認證及建立穩定的產銷機制。

 

產發關顧面向多  實踐原宣使命   

【特稿/鍾毅勳】在加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產業發展中心的服事工作之後,對於原本從事電腦工作的我,必須開始很多的學習與摸索。曾經為了標案,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結果竟是早已內定,我們只是湊成3家的「第3咖」。也曾經為了尋求更多都市原住民的工作機會,被公共工程的承包單位以外勞和承建單位有合作過的施工經驗與技術為由而婉拒。

雖然我們有很多優質的產品,對於區域分散廣大、種植種類多樣、數量多寡不均的原住民產品而言,卻不容易符合大賣場的上架條件。大環境及連年天災之下造成很多不對稱的條件,是產業發展的阻力,雖然不致於束手無策,但原宣產發從長老教會的宣教使命來進行產業發展事工的關懷,就有不同的角度與協助方式。

銷路是產品生產之外的一另項挑戰,所以原宣產發中心的助銷模式,就以原住民各中、區會的產發部為中心,關懷地方教會需要關心的農戶,參加中區會的產發研習會以增進產品的品質,以及銷售協調會,由參與的農戶協調訂定產品的分等、包裝及價錢等。原宣產發中心則舉辦研習會、參與中區會之研習會,並協助尋找銷售的地點,由農戶直接到銷售點和顧客接觸販售,然後將辛勤的結果帶回原鄉,享受上帝的愛。這種模式的例子之一,就是那瑪夏鄉五月桃,因為產品得到顧客的肯定,第2年就有顧客從包裝上的資訊,直接上山與農戶接觸,免除了銷售及中大盤商分食的困擾。

除了協助農耕產業的發展之外,顧及文化及環境生態也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極其掙扎的部分。例如族人若是到都市工作,因為環境因素使他們的第二代會講流利的母語的人越來越少。或者有時為了發展觀光產業,一些意義重大的年度慶典,變成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為人「演」出,難免產生變質或在內心存著疑惑的情況。

雖然文化演變是必須與必然,但到底演變到什麼程度才能在「真正的人」與「上帝的創造」之間找到平衡點?對於農產品,是要照上帝賜給各樣蔬果合於自然成長收割所需的時呢?還是用農藥變個法術來達到人對於產品賣相與時間的要求,準時好看又夠甜呢?這些也是原宣產發顧慮的。

期待產發中心與眾弟兄姊妹一同努力,充分發揮老祖先留下來的智慧,如仿生農業(模仿自然生態環境進行耕種的農業)等好又有效的產業及發展模式,並且不斷的學習環境所須的新知識,使產業得以發展,並完成上帝交付管理祂所創造的大地的責任。(作者為原宣產業發展中心專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