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覺胸悶痛及時就醫 成功救回心肌梗塞患者

(相片提供/彰基)

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洪泰陽整理報導】氣溫起伏大,有59歲男子於1月22日因胸痛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尋求治療,量血壓時突然倒地、臉色發紫,失去心跳與呼吸,經醫療團隊緊急CPR、AED及置放支架搶救而挽回生命。患者表示,自己的胸痛感覺好像被緊捏,隔5至10分鐘發生,也提到過去有輕微血脂肪偏高,但沒有類似症狀,所以沒有特別注意;後來醫師提醒,血脂偏高還是很重要的危險因子。

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資洋表示,患者無過去病史,病發當天下午陣陣胸痛,在倒地後急救團隊立刻開始急救,待恢復心跳與呼吸後送往心導管室,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90%阻塞,取栓後置放支架、轉往加護病房。

彰基心臟內科主任廖英傑醫師表示,根據急診室描述,在初步處理時就發生急性心跳停止,急救後心電圖判斷是心肌梗塞。而心導管緊急治療的目標,就是要在快速的時間內把血管打通,因為心肌一旦受損,常常無可回復。該病患因心肌梗塞發生到打通時間相當短,所以第二天就可以拔管,再觀察大概三天後,就順利出院、回到工作崗位。

廖英傑說明,其實很多的病患在還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時候,就有可能突發心肌梗塞,所以要提高警覺,如有無法解釋或突發、持續胸悶、胸痛等情況,最好趕快到急診室,因為病情變化常常就是瞬間就從胸悶痛變成心跳停止。

林資洋指出,目前彰基成人急診團隊最多有8位主治醫師同時上班。當119專線通報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會立即安排急救床位,並將監視器、急救設備架設好等待病患;而IHCA(院內心肺功能停止)患者也同樣能在最快時間內反應與搶救。而在復甦後照護方面,彰基急診添購美國心臟醫學會急救流程中提及的目標低體溫治療設備冰毯機,使患者體溫下降,減少腦部的氧氣代謝率及電氣活動,降低腦部因缺氧而受損的機率。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