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ul台南報導】為響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紀念主日,以及從不同角度看女性的故事以及教會形象的轉型,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於3月5日下午舉辦「女性史,新故事」講座,除了邀請教會牧師劉炳熹從信仰與教會角度看女性的聲音,也邀請到「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從自身藝術創作的經驗,結合台灣歷史與女性的故事,讓女性詮釋有更多元的聲音以及樣貌。
劉炳熹以「女性形象與教會轉型——巴克禮與伊莉莎白在東門」為題分享,首先從教會的形象建立談起,他指出,教會形象的建立,不單只是從禮拜堂、或是相關事工來獲得,更會從教會中的人們互動、與社會連結中,直接建立教會形象;所以教會要有轉變,其實也是要從人的轉變開始,才能讓教會聲音更多元化。
然而在由男性作為主導的社會,很常忽略掉女性所展現出的聲音,劉炳熹表示,在教會當中也是如此,從聖經當中可以看見路加福音,即使婦女作為耶穌復活的見證者,卻依舊被沉默;男性雖不是直接的見證人,卻有權力公開宣講。即使目前教會當中雖然女性信徒占大多數,但可能決策上、以及看待信仰的出發點,也大多會以男性的觀點為主,而教會的發展與展望同樣如此,常常會是對於成長、數據上的分析、競爭,傳福音上也是透過很侵略式說服,要求他人來相信福音,反倒失去陪伴、關懷等方式,讓教會形象變為單一。
劉炳熹指出,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也同樣在歷史的脈絡下思考,自身教會的形象以及定位為何,從教會歷史可以知道是透過巴克禮夫人伊莉莎白看見需求,成立團契,才慢慢有現在教會的雛型;然教會命名卻是紀念巴克禮,從歷史脈絡中,巴克禮與教會並沒有那麼緊密的連結,教會也在反思這是否又是以一個男性為中心思考的產物。
因此為建立屬於東門教會自身的歷史脈絡,包含2018年「伊莉莎白紀念教堂」獻堂,或去年11月於教會中舉辦「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其實都是在讓教會中女性的聲音能夠被彰顯,並且也在述說歷史的過程實現轉型正義,也在轉型當中,讓不同的專業、性別、文化背景,有對話的機會,並讓教會形象更加多元、深化。
呂毅新的「影響・新劇場」長期培育、陪伴兒童青少年、文史與藝術的跨界,述說不同故事。在此次講座,她也從自身的劇場創作〈女子戲・流轉歲月〉分享,表示在生長經驗中看見自身家庭的女性長輩故事,有許多非常值得流傳、屬於平凡人的故事;常常在歷史課本中,大多只能看見在皇室、或政治人物,而忽略在當時的平常老百姓也有屬於他們各自的故事。
在〈女子戲.流轉歲月〉創作中,劇團也訪問許多的婦女、阿姨、媽媽們,從她們自身的經歷看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女性視角來看台灣這塊土地,不同時代、文化、環境交織下屬於個人的故事;而透過歷史事實再創作,不只讓當時的人可以緬懷過去,更是讓下一代年輕人,重視屬於台灣的歷史,並且從女性的角度多元化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