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0年制訂每年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期望透過面對差異、接受差異與尊重差異的過程,營造一個不同族群與文化傳統間互相尊重、了解的機會與對話的管道。這個「國際母語日」看似無異於一般的節日,實則避免人類在種族中心主義(ethocentrism)作祟下,主張自我優越而發動屠殺與消滅殘害文化。如今,促進對語言文化差異的尊重,推廣多語文化的教育,的確是實現社會正義與公平機會的進步象徵。
當交通發達、資訊便利,人類從部落間的老死不相往來,逐漸邁向全球化的頻繁接觸。幾百年來的互動下,自認為文明的人卻擅用不文明的手段,對他們不了解、不懂得欣賞與尊重的族群以殺戮或脅迫受害者改變原有文化,歷史上一場場的浩劫不絕於耳。加害者總以為自己要完成民族大業,下場卻是其下一代要背負屠殺罪孽;不過,歷史事件的元凶民族反省有多強,民族重生的展望就有多大。擁有不良紀錄的德國,一直是他山之石的典範。
1947年台灣的228屠殺事件,帶有種族中心主義的成份,使得早在國民黨政權之前居住於台灣的精英分子,不是遭殺害、監禁,就是遠走他鄉。一般台灣人民的心靈,更是從2次世界大戰後,迄今無法掙脫桎梏,聞228色變;多少家庭橫跨2至3代悽慘落魄、斷送幸福。228的遺憾從不了解、不尊重與民族的自卑轉為狂傲開始,更遺憾的是,繼承國民黨政權的當權者,從禁止提起、消滅各族群文化與母語,到勉強承認錯誤,至今卻改而美化加害者的這條台灣歷史鋼索,走了64年。
當年228事件經過軍事鎮壓後,陳儀隨即展開「清鄉」行動,3月30日陳儀發出「為實施清鄉告民眾書」,裡面說著:「這次由亂黨叛徒所造成的暴動,使社會秩序一時陷於混亂,善良人民都蒙受有形無形的損失,回想起來,實在痛心。」在他的想法中,統治者正無辜的必須用屠殺來安撫恐懼!最近台北的228紀念館重新開幕,蔣介石被稱作對當時「恢復秩序」、「寬大處理」的人,這和當年有何兩樣?不都是一個騙字。
228因種族中心主義而起事端,如今又被這合理化罪行,長老教會除了要致力以公義的角度詮釋228事件始末,並將此納入主日學教材外;更需要懂得對語言文化差異的尊重,推廣多語文化的教育,才能避免有朝一日我們也成為帶著種族中心主義的歷史加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