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敢有法度?

◎呂宗學

當教會的社青團契在計畫聯誼活動時,某位幹部建議邀請松年團契一起去爬山,這時馬上聽到另外一位幹部質疑:「老人!敢有法度?」社青團契幹部經過討論後,還是決定要邀請松年團契一起去爬山,團契會長去找松年團契會長提出邀請,卻聽到松年團契會長與幹部也很疑惑地詢問:「老人!敢有法度?」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提出「積極高齡化」(active ageing)的觀念,期望高齡者的身體「能」獨立活動,「可以」參與勞動力(工作),進而「持續地」參與社會、經濟、文化、靈性與公民事務。

可是,台灣大多數的高齡者「自己」卻沒有強烈追求更高體能、更多社會參與,及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望與動力。就算有些高齡者對此有所期待,但也沒有信心可以靠自己達到上述的目標。

同樣地,在高齡者周遭的非高齡者「別人」也沒有這些期望,所以在設計高齡者相關活動時,總是非常保守消極,譬如旅遊、唱歌、泡茶聊天或是跳土風舞等,不敢提供較高難度、具挑戰性、深度與持續的活動。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這些高齡者及周遭非高齡者對於高齡者的健康狀況、體能、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期待,都是根據3、40年前的高齡者實況來建構,所以是相當「低標準」。再加上「老化」的錯誤觀念深植人心,覺得這是不可抗拒的退化,所以當然不會有「高標準」的期待。以下是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這種高低標準的差異。

有一位70幾歲的退休牧師娘,罹患了嚴重膝關節炎且變形,走路不僅疼痛且困難,能參與的社會活動也相對減少,有人建議她去醫院看骨科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說:「妳年歲那麼高,換人工膝關節用不了幾年,現在健保有限制,還是先給年輕人換吧!」牧師娘聽了很生氣,去找另外一位骨科醫師,這位骨科醫師說:「你還可以走路,先吃止痛消炎藥,等到完全不能走或是變形到更厲害時再換人工關節。」

這位退休牧師娘後來移民到歐洲,去看骨科醫師要求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說:「怎麼拖那麼久才來換,馬上安排住院開刀。」住院後發現隔壁幾床換人工關節的病人都是8、90歲,有一位80幾歲老先生還說:「我之所以春天要趕快換人工關節,就是還希望今年冬天能繼續去滑雪。」牧師娘感慨地說:「為什麼2個社會,老人自己以及周遭別人對老人的期望差那麼多?」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