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依水而生:台南的1624與1823

──寫於第一屆「鯤鯓‧內海與生活論壇」之前

◉陳耀昌(醫師/作家)

滄海桑田的地理與歷史鉅變

1624年,是台南歷史的里程碑,眾所皆知。這一年,荷蘭人到台灣,台灣有了第一個城市熱蘭遮城,「福爾摩沙」登上國際舞台。明年2024年,台南市政府也將盛大舉行「台南建城400年」的紀念活動。

1823,是另一魔咒數字。在我心目中,對台南的重要不亞於1624。1823年(道光三年),台江內海消失了,對台南的影響極大。1624是台南與台灣歷史的鉅變,1823則是台南與台灣地理的鉅變。突然消失的不只是台南的台江內海,包括整個西南台灣自雲林、嘉義到台南、高雄的海岸線都有大變化。今年2023正是1823年算起的200週年,卻少有人注意。

1823年農曆7月,因為連續好幾天的颱風及暴雨,百變曾文溪(舊稱漚汪溪或蕭壠溪)改道,出口由蕭壠(佳里)附近移至今之安南區與七股交界。改道的同時,挾著巨大的土石流傾倒而下,於是本已日愈淤淺的台江內海,大部分成了陸地,即今之安南區。古台江內海之一鯤鯓、二鯤鯓……到七鯤鯓,亦有鉅變。建於一鯤鯓頂端的熱蘭遮城現在四周望不到海;二鯤鯓即沈葆楨建砲台的億載金城;三鯤鯓成為漁光島,海岸線迄今仍持續變化中;今喜樹為當年的七鯤鯓。但也有一些原有沙洲(古稱「汕」,如「北汕尾」)反而消失不見,成為海域。

所以我在演講時常說:「台南是全世界在200年來,地理變化最大的城市。」更值得注意的,這個變化不只發生在台南市面臨的台江內海。我們若參照大航海時期到乾隆嘉慶時期的台灣古地圖,會發現當時的台江內海、倒風內海、魍港內海、堯港內海,後來突然都全部不見了。

因由海變陸,港口不再是港口。所以現在的北港、西港都離岸好幾公里,名實不符。當年這些地方本是海邊港口,可通商做生意,可捕魚增生計,所以人口聚集,相當繁榮。偏處內陸後,就漸漸沒落了。大家也許難以想像,今離海岸很遠的麻豆、鹽水本來都在海邊。麻豆,平埔族語意思是「眼睛」,指「倒風內海的港口」。鹽水則舊稱「月津港」。今安平古堡是荷蘭時代建於一鯤鯓的熱蘭遮堡與熱蘭遮市(安平街道),現在也是離岸好幾公里,既無法有思古之幽情,也讓魏德聖導演要拍《台灣三部曲》找不到地方,只好構思去後壁挖人工湖。更嚴重的是,「沉船考古」變成艱難異常,不像基隆,可以挖出當年的完整教堂,甚至教士的骸骨。

因滄海桑田之變,那時的台江內海、倒風內海、魍港內海及堯港內海,後來都成了新陸地。原本墾民多在海邊結庄,已生活了一、二百年,因此鉅變,不得不重建家園。於是有了「學甲十二庄」(倒風內海的部分),及「台江十六寮」(台江內海的部分)的大遷徙、大重建。更重要的,此地帶正好是台灣歷史很重要的地方,是當年荷蘭人、鄭成功軍隊初抵福爾摩沙台灣之地。當年連著陸地的大沙洲(鯤鯓)與海中的沙洲(汕),現在都不見了。鄭成功軍隊來台時的鹿耳門不見了,倒是在幾公里外多了一條鹿耳門溪。鄭荷第一戰的北汕尾,現在地理形勢也完全不同,出現了一個四草潟湖。因此,造成了不少歷史與考古的爭議。

鹽分地帶獨特的生態與文化

此地居民的新家園,大部分建築在海埔新生地上,而這可說是世界罕見的特殊地質。這塊新形成的陸地,仍有許多海水(鹹水)水塘,於是成了虱目魚塭。所以,養殖業成了這一地區的重要經濟方式。

這塊廣大新生地的地下水原為海水,富含鹽分,遂成鹽分地帶。不幸,鹽分地帶的地下水含有特殊化學毒物(似乎不只「砷」)。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長期飲用地下水的居民因而罹患烏腳病。鹽分地帶特殊生態,也影響了居民。他們有獨特生活型態、獨特個性、獨特歷練,甚至獨特信仰文化,遂有「鹽分地帶文學」的萌芽與茁壯。鹽分地帶地理環境惡劣,一是土質貧瘠,二是風沙大。例如今七股國聖港燈塔旁雖是海邊,卻幾乎是沙漠地質,幾乎只能栽種淺根植物,大樹不易存活,於是居民無法僅靠農業為生。

因之,這些地區(以日本時代北門郡為主,包括北門、學甲、佳里、西港、將軍)的人士紛紛結隊到他鄉打拚。他們本來就是世交,非親即友,彼此感情深厚,又因惡劣環境,鍛鍊出刻苦耐勞、堅毅不認輸的個性。他們主要以血緣及人際關係做連結,團結力量大,很快打出一片天下,例如早期的「台南紡織」,近期的「統一企業」都是,成績斐然。

因為海岸線遠移,原來台南的主要河川德慶溪也突然不見,但其實成為地下潛流。鯽魚潭也突然不見。由是,現在台南永康土石鬆軟,鐵路東遷,會遇到地下水。台南的地下,竟是處處玄機,也處處危機。

因滄海桑田,不只民眾居家大遷徙,有些當年大廟也須遷徙。例如台南府城小西腳的保生大帝廟良皇宮,就特別強調此廟是由「北汕尾」遷徙來。何故?因為遭受水患,不得不遷廟,而又必須強調原廟址是鄭、荷第一戰的「北汕尾」,以示歷史悠久,是國姓爺到台灣不久後所建。相信類似的廟宇必然不少。

我生於府城,長於府城。高中以前直覺,台南既有安平區,又有安南區,安南區想必在安平區之南。多年後看地圖,方知安平在南,安南在北。以古視今,既然安南區是台江內海的新生陸地,稱為「台江區」才符合歷史;稱為「安南區」充滿過去中原政權洋洋自得看待新征服之地的味道(過去越南人的大越王國,也被中原政權改稱為「安南」)。所以我認為,應該改「安南區」為「台江區」,才符合本土史觀。其實這個台江、倒風內海的地理鉅變,受影響不只是漳、泉移民。因那時的漚汪溪出口處,周圍就是西拉雅大社蕭壠社,因此大遷徙的應不只福佬移民,也包括西拉雅平埔族人。但在西拉雅的遷徙史上似乎未曾提到漚汪溪改道因素,也許這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我身為台南子弟,深刻感受1823年農曆7月發生的「台江內海消失」,對台南地理、人文及生態的深遠影響。因此,自2022年初就起心動念,盼在2023年9月的台江消失200週年,能有一個儀式,來紀念這個台灣史重大事件。2021年3月13日,我邀台南學術界人士及地方文史工作者在台南陳德聚堂聚會。大家達成共識:這是一個值得讓台南市官、學、廟能有所討論及對話的極佳議題。劉益昌教授乃提出以「鯤鯓‧內海與生活」論壇來記念這個滄海桑田200年,由民間發起,政府響應。因此,我們定今年9月9、10日(農曆7月)假台灣文學館舉行首次論壇,由陳耀昌主辦,並感謝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文學館、台南市文化局及誠美企業共同合辦這個盛會。演講者俱為各界俊彥。尚祈府城人士及全國歷史愛好者前來共襄盛舉。

本期企劃

【特別企畫】依水而生:記台江改道200年

【特別企畫】依水而生:山海圳行路,重回台灣的國家綠道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