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運動

◎王昭文(《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新使者》雜誌下期(12月出刊)主題是「青年運動」,探討台灣教會青年的自發性運動,如何對教會發展產生影響。青年文化快速變遷,但某些核心價值,卻可以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行動中重現。真理不變,即使以不同的外貌出現,本質仍然不變。教會可以做的,就是擦亮這些核心價值,成為吸引青年前來聚集的燈。&nbsp

台灣基督徒開始有「青年」的意識和組織,可能始自1920年代「基督教青年會」(YMCA)。在日本留學的基督徒學生,首先有「東京台灣基督徒青年會」的組織,台灣島內受日本高等教育的年輕基督徒和年輕傳道人亦開始在台北、台南舉行青年聚會。1930年代後,台灣基督徒青年跨教會舉辦靈修會、夏令會,有時使用「YMCA」之名,但實際運作上比較接近後來的青年團契,並有全國性的聯盟。因日治時期已有相當旺盛的基督徒青年運動,才會在戰後教會百廢待興的情況下,1948年舉辦全台青年靈修會,超過1300人參加,促成超越南北教會藩籬的TKC(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運動,並間接促成台灣長老教會南北合一、成立總會。

日治到戰後初期的青年運動,以普世精神、現代思想為主要內涵。用現在的用語來說,就是與世界接軌,趕上世界潮流,以新穎進步的觀念衝擊陳舊保守的教會社群。在故鄉加拿大活躍於基督徒學生運動的宣教師明有德,是這波青年運動的重要帶領者,而主要參與者包括年輕傳道人、各領域表現傑出的青年知識分子,並影響中學生。戰後初期教會領袖的領袖人物,多出自這個運動的熏陶 。

長老教會青年運動受到YMCA運動的影響,主張基督徒不應關在教會內,要走出圍牆服務大眾、影響社會。1970年代台灣面臨連串外交危機,教會提醒政府應努力改革、施行民主憲政,卻遭政府圍剿打壓、長時間的監視控制。但青年力量再度昂揚,1971年青年自發的「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1977年的青年大會,基督徒青年透過自我訓練、自我啟蒙,在危機的年代開啟新眼光、新作為。關懷弱勢、關懷鄉土的信仰行動,在1980年代之後愈形重要。

1979年主辦「TKC30週年」的陳南州牧師說:「我們的想法是青年要學習,也要參與和服事;青年要在教會中服事,也參與社會,致力於改變世界。」這一直是長老教會青年事工的精神。另外,以開放的態度鼓勵青年獨立思考判斷、自主追求信仰,亦是長老教會值得自傲的傳統。

大專生的「長青團契」提供自由的環境,讓青年學子自主探究信仰問題、關懷社會,最能體現此一傳統。還有1990年代台灣神學院學生為主發起的「精兵運動」,以「 對上帝有信、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 」為精神指標,栽培出具有使命感的青年。

信仰路上一代牽一代,或許會有不同看法與爭執拉扯,只要堅持行在光中,不管世界喧囂黑暗,都能繼續前進。但願新一代青年,也會出現自發的青年運動,把握整全信仰內涵,自我教育,進而帶領教會、服務社會。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