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10年資料 分析花紋海豚社會網路圖

花紋海豚「來群」常見的夥伴出沒於花蓮港外海。(相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邱國榮整理報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為了增進對花蓮海域鯨豚生態的深度瞭解,從2010年開始,每年投入大量人力針對花蓮海域常見的花紋海豚(或稱瑞氏海豚)進行個體辨識(Photo-ID),目前資料庫已經累積450隻個體,也發現許多重複目擊個體,而其中又以「來」「X」和「W」組成的三個群體持續被觀察、被記錄,基金會進一步繪製出三群花紋海豚的社會網絡圖。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鯨豚研究員胡潔曦表示,社會網路圖如同檢警調查罪犯時會整理出的人際網路,將嫌疑人的人際關係、親戚系統或是朋友關係釐清後,找出最大嫌疑人。當想瞭解鯨豚間的互動與關聯時,會使用類似分析方法將鯨豚個體間的關聯圖像化,藉以瞭解一群鯨豚間的組成穩定性,與個體間的互動,甚至能夠更進一步從穩定關係中瞭解鯨豚族群的社會結構與文化。

花紋海豚「來」歷年背鰭。(相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為了解哪些個體曾一起出現,勢必要透過鯨豚Photo-ID。花紋海豚在受傷後會留下白色的疤痕,較容易辨識及長期追蹤,因此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在花紋海豚Photo-ID,近年也加入AI幫助以提高辨識的效率。

常見花紋海豚群體社會網路分析現階段成果,已區分出三群群體穩定的花紋海豚,並初步解析個體間的關聯;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表示,在持續執行的「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中將納入石梯海域記錄的資料,看看這三群海豚在東部海域的活動範圍。未來更希望有機會能進一步確認每隻個體的性別與推估年齡,分析群體內是家族還是朋友,除了解不同個體間互動外,也更深入研究鯨豚的社會結構與習性。

(相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