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獨立國家藍圖 廖文毅台灣民本主義出版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國史館3月18日舉辦廖文毅《台灣民本主義》中譯版新書發表暨座談會,館長陳儀深開幕致詞指出,台獨既非邪說,也非神聖,而是台灣人歷經荷蘭、明鄭、清國、日本及國府統治後提出的前途選項之一。廖文毅在二二八事件後被迫流亡海外,他的政治立場從原先的「聯省主治」轉為台灣獨立,並寫下《台灣民本主義》,在書中提出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作為獨立國家的藍圖。

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致詞指出,1951年《舊金山和約》是確定台灣地位的重要條約,但對廖文毅的影響不大。《台灣民本主義》一書主要談政權問題,即台灣獨立政府的功能與組織,並未涉及太多主權議題。這本書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於廖文毅作為台獨運動的先驅者,在1950年代就有如此宏觀的視野,主張台灣人要當家作主,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表示,《台灣民本主義》一書幾乎被現今台灣人遺忘,這次重新編輯出版,賦予台獨運動前輩心血之作全新的生命。廖文毅曾受邀參加馬來西亞的建國大典及亞非第三世界的不結盟運動,不但使其台灣獨立的主張具國際能見度,也將台灣獨立放在全球第三世界亞非獨立運動的一環,頗具時代的特殊性。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更指出,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的制訂,承載了廖文毅及其同志的台獨理念,並藉此尋求國際支持,具有類憲法的時代意義。廖文毅在日本成立流亡政府從事台獨運動,可能高估了自己,但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的制定,對台灣獨立運動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價值。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則強調,當前的中華民國憲法框架嚴重束縛了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廖文毅的主張對台灣的現狀具有強烈的批判意義。「今天台灣已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嗎?」他認為廖文毅的主張提醒台灣人應該要更加努力,追求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而不是被現有框架束縛。

陳儀深表示,出版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叢書,讓社會大眾得以了解這段重要的歷史,也更深刻理解廖文毅的台獨運動之路。還原台獨歷史檔案資料並持續出版,是希望讓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戰後台灣的歷史經驗與啟示。他也預告國史館將持續出版相關史料及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叢書,包括彭明敏師生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案、廖文毅案及史明等史料彙編,不斷地還原歷史,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歷史經驗與故事。

(攝影/邱國榮)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