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苦的土地上隨時準備奉獻

年末之際,由真理大學主辦的「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將第15屆「福爾摩沙文學桂冠」頒給作家李魁賢。這獎項自1997年開辦以來,進入第15年,首屆頒給「台灣文壇的長青樹」巫永福,爾後每年持續選出:葉石濤、鍾肇政、王昶雄、林亨泰、陳千武、詹冰、錦連、廖清秀、黃靈芝、黃娟、杜潘芳格、鄭清文、李喬,2011年頒給了李魁賢。這是目前國內具悠久歷史、從未間斷過的文學貢獻獎,為台灣文學之寶(舉凡年齡、經歷、作品,都堪為國內重要者)其所用盡人生大半時間書寫台灣、投入創作的美好奉獻作一紀錄。

「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源於1872年馬偕登陸淡水開始宣教,興建牛津學堂後成為當今真理大學,由此「牛津」成為淡水地景中的一個名詞。然這樣的一個獎項,她所承載的意義與創設的本衷,和台灣文學學科化,進入教育體制後成立的台灣文學系,共同見證了釘根本土的堅持,以此作為持續前進的基礎理念。相應當前混亂的歷史、霧霧不明的價值觀,持續受苦的土地與靈魂,透過15年的「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受獎者的生命歷程,彷彿可以藉由文學獲得一記亮光,行走在混亂社會中不致迷路、跌倒不致沒有站起來的力量。

這個獎項,重要的不是那面紀念牌,或典禮的受獎感言、贈獎致詞,甚至也不是對於受獎者之文學成就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重要的是在台灣這受苦的島嶼,土地上受苦的人民,承接這獎項的每位作家,寫了大半輩子,他們在1945年前的日治台灣出生,求學不久開始躲避戰爭,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整個變動時局下的困苦,以筆寫下承擔,用創作累積台灣文學的厚度;並用文字的世界回應其層層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他們用手中的筆為眾生命吟唱謳歌,或發抗議之鳴,或訴不義之痛。這是只有實實在在活在這土地上的台灣文學精神,他們才能使所持之筆,穿越歷史時空,不斷的飛舞、書寫不斷。

時至2011年歲末,筆者駝鳥心態暗自竊喜二事,一喜是讓人困擾、疑惑的「建國100慶典」就要過去了,再過不久,校園、街道、影音媒體、出版品,那「金光閃閃」的「精彩100」符號就要被卸除。再過幾年,擅長遺忘的我們,也會連帶將曾經斥資、勞師動眾、緊抓片斷堅持孤芳自賞的「中華民國建國100紀念」忘記。另一喜是時序上結束這特別的年度,始終如一、不曾忘卻台灣文學核心價值的「台灣文學家牛津獎」,預備著下一個期待的開始,感到甚為踏實。

詩人李魁賢,在〈遺詩〉中這樣說道:樹呼吸日月光華/自然搖擺充盈生命的韻律/我每日呼吸詩/填滿造物的容器/準備隨時奉獻/給謙卑的愛/給不斷成長的歷史/給再世的里爾克/樹倒下時/不遺棄存在的場所/生命仍然存在大地上/我倒下時/詩是我留給世界/最永恆的愛。

如斯詩心,如斯詩人,如斯文學。台灣文學,不曾忘卻與被忘卻的精神,在這個受苦的土地上,隨時準備奉獻。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