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論壇 以真相建立民主防線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3月24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守護真相,建立民主防線—A Thousand Cuts」特映會暨映後高峰論壇。《A Thousand Cuts》紀錄片真實呈現202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菲律賓網路媒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追蹤執政當局的掃毒行動,挺身報導其濫權濫殺,以及利用藝人、科技平台散布假訊息等爭議作為,卻被政府控告而訟訴纏身。

映後論壇邀請四位講者與談,探討台灣面對的民主議題。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指出:「新聞崩壞,何以民主?」新聞跟民主是生命共同體,新聞若崩壞,民主、自由、人權等人們習以為常的價值就無法扎根與運作。羅世宏點出台灣的新聞與民主正邁入慢性死亡,為了不讓新聞生態被汙染,台灣需要投資新聞媒體。他根據知名新聞學者拉姆拉斯‧尼爾森(Rasmus Nielsen)針對新聞業存續與發展的分析,建議政府需要投入「3R」策略,即紓困(Relief)、重建(Recovery)、改革(Reform),得以健全媒體發展。

台灣大學新聞所退休名譽教授張錦華則分析極權政府如何操控媒體、煽動民粹,破壞民主法治體制,她說:「我們要保持警覺,當執政者濫用司法時,就是在破壞民主的時候。」此外,借鑑烏克蘭面對俄羅斯侵略戰爭時,打贏資訊認知戰的經驗,任何假訊息都要在第一時間查核、澄清,除了全球協力查報假訊息以外,民眾亦是監測的關鍵角色。

生成式AI科技如ChatGPT將會助長假訊息,可能造成偏見、族群和性別刻板印象。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認為,社交媒體的利益導向及演算法催化偏激言論、假消息操作、假帳號協同行為,讓台灣公共論壇的多元功用逐漸消失,而新聞媒體弱化的問題仍未解決。他說:「如今虛假消息的科技大增,讓眼見不一定為憑,將是未來兩年將面臨的嚴肅議題。」

《A Thousand Cuts》中,假消息透過26個社交媒體假帳號傳播,擴大影響了300萬個使用者。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說,《A Thousand Cuts》點出各國的民粹現象,為了選票極大化,在民主社會中塑造敵人的方式,就是避開中產階級,往上階級或往下階級鎖定國家的共同敵人。前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打擊毒品,就是鎖定貧民階級作為社會共同敵人。假消息透過社群媒體煽動民眾的情緒,被媒體報導後擴大聲量,就會大幅擴散。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表示,透過《A Thousand Cuts》可了解新聞自由的珍貴與重要性。在民主社會中,為了守護真相,調查報導和事實查核尤為重要。基金會取得《A Thousand Cuts》的公開播映權,自2021年末開始進行公益播映,預計展開20場。另外,基金會推出「公益巡迴播映計畫」,提供免費放映場次,歡迎各大專校院、高中、社區大學以此規劃媒體素養相關課程,提案申請到校播映,以偏鄉學校優先。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