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少盟「數位衝擊兒少」座談 討論因應策略與維護措施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因應數位趨勢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台少盟)於3月31日在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APA藝文中心大夏館B1國際會議廳舉辦「數位衝擊兒少」座談會,邀請了NCC、Meta、iWIN、TikTok等多家官方、業者、學者參與討論,數位衝擊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因應策略,以及業者的維護措施。

台少盟理事長林月琴在致詞時表示,數位科技帶來了許多文明進步,讓孩子們能夠在家中學習,讓身障的孩子能夠在家中與他人交流,但同時也帶來不少問題,例如網路霸淩、暗網交易,甚至在國外有人藉由暗網販賣兒童。這些問題可能會對兒童與青少年產生負面影響。她表示,與會者期待數位科技能帶來更多的正向影響,但同時需要共同努力,降低這些負面影響。

根據iWIN調查,發現有2.5萬名青少年提出申訴,其中33%與暴力霸淩有關,22%與內容相關,14%則涉及安全問題。台少盟訪談青少年,發現當他們在網路上遭受攻擊時,會產生身材、容貌等方面的焦慮。林月琴表示,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這些負面情緒,並學會正確看待網路上的資訊,以免受到不良影響。

林月琴指出,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必須思考:「這是真實的嗎?」及「我們的虛擬自我和現實自我如何結合?」因此需要尋求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共同探討如何管理和規範數位科技。她表示,雖然現在已經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6條法律,政府也根據該法律成立「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這個專門的組織來管理網路,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規範,以保護青少年權益。

(攝影/邱國榮)

接著進入專題演講,由Taiwan Bar創辦人蕭宇辰分享「數位教育」的觀點。蕭宇辰曾在高中擔任歷史教師長達三年,也曾參與台北市教育局的數位平板整合教學計畫。然而,平板的使用體驗並不順暢,而且缺乏足夠的軟體和數位內容,因此他於2014年開始創作各種知識內容。

蕭宇辰指出,在數位學習的時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重要。過去常說「教孩子釣魚勝於授之以魚」,但僅僅示範釣魚方式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相信魚是美味的,讓他們有學習的動機。他認為,傳統教育和數位時代教育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後者則是從已知到未知的挑戰。老師的角色是幫助學生培養面對未知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創造力,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未知的挑戰。因此,教育需要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而非傳統的講授式教學。

蕭宇辰呼籲,面對人工智慧(AI)和數位轉型的浪潮,以大家長心態的教育方案已經不再適用,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尋找更適當的解決方案,此外,僅僅禁止學生接觸數位3C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援,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