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永久屋議題 組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永久屋權利聯盟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莫拉克風災已過去14年,當年被迫撤離原鄉的原住民族人遷入由公益團體興建的「永久屋」聚落,但與土地、居住權益相關爭議近年來引起討論。因著永久屋議題切身相關、也基於教會關心社會的精神,Ngudradrekai(魯凱)中會、Payuan(排灣)中會、Nanpu(南布)中會、Kacedas Payaun(東部排灣)中會、Cou(鄒)族群區會組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永久屋權利聯盟」,以團體力量來發聲與倡議。

延伸閱讀:

永久屋如何成為家 當地住民談心聲

永久屋議題 如何真正安居樂業

四中會一區會歷經多次會議,於今年4月10日會議中確認聯盟名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永久屋權利聯盟」,並定於5月1日將再度召開會議,擬訂組織章程。而在10日會議中,Ngudradrekai中會教社部部長Peresang Palikiliki(洪玉虹)牧師與中會議長Lrwane Davelengan(潞娃呢・達分勒安)牧師為與會者們簡述永久屋議題的社會討論重點,也提到為避免中會/族群區會因為議長、總幹事、教社部人員更迭,導致每次會議共識都要重頭凝聚,期許能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參與,未來聯盟幹部也是以中會/族群區會為主體來選舉。

受邀出席會議的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則近一步談原住民土地與居住正義問題。一般國家級的土地利用與建設,約每五年會推出通盤檢討計畫,但永久屋卻沒有如此;他認為永久屋是結合政府與公益團體資源而建立,沒有任何相應問體探討與解決機制並不合理,尤其是針對最常發生的家庭成員增加後「擴建」需要,目前沒有法律可以參考、依循,再加上《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已廢除,現階段只能參考三方契約。但Omi Wilang點出契約是臨時作為,因此這變相是「政府不作為」。

(攝影/林婉婷)

他也拋出一些關於永久屋相關問題請眾人思考:永久屋管理是以中央還是地方為主體?安全、品質和發展機制核心應為何?災區重建與原鄉土地權益的釐清與法源?長老教會如何參與到這些議題中?是否在立法院和地方政府有發聲管道?他強調,針對永久屋問題,要多方合作形成壓力團體,促使政府重視與行動。而Ngudradrekai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認同Omi Wilang的觀點,指出原住民不能侷限在十多坪的空間,對土地的認識要有自己族群的詮釋與理解。

延伸閱讀: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好茶部落歷史與遷村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阿禮部落異地重建故事

在交流時間,Nanpu中會代表、Nansalu(民族)教會牧師Tahai Palalavi(大亥・芭拉拉菲)詢問是否有可能將議題關懷直接拉到總會原宣層級,避免決議在中會/族群區會間層層傳達的行政消耗。不過Lrwane Davelengan認為,總會關懷與聯盟關懷要兼具,因為有「由下而上」持續推動,透過真實在地觀點,才能讓總會層級更暸解永久屋實況,也呼籲與會者們要將會議內容帶回中會/族群區會討論。

(攝影/林婉婷)

而Payuan中會代表、Tjavadran(達瓦蘭)教會牧師Aravas Talalang(李耀光)則提醒要更審慎思考長老教會發聲的代表性,並留意跨教派間合作成效。Kacedas Payaun中會代表、Qaljapitj(加拿美)教會牧師Loyo Teru(吳樂育)直言永久屋在結構與品質方面需要重建,而繼承問題也需要解套,因此聯盟成立有重要性與必要性。

5月1日的會議將由Peresang Palikiliki擔任召集人,Payuan中會由Aravas Talalang、Kacedas Payaun中會由Loyo Teru為代表,Nanpu中會與Cou族群區會屆時各派代表與會;列席人員有Omi Wilang、Lrwane Davelengan、Palri Aruladenge、教社部書記Kaynwane Kadravadhane(柯強生)、Payuan中會教社幹事Cemedas Djaljapayan(唐瑀穠)傳道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