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蓉
「啊!時代的進步,原來和人類的幸福是兩件事!」這是賴和在1928年發表〈無聊的回憶〉的感嘆,故事描寫一位父親因孩子學齡已到不得不送上學校,憶起自己求學的過程。
時局下人民只能忍受被政權扭曲的現況,這父親想到自己青少歲月,到處充滿疑問、不滿與不安,卻也只能繼續過活,在似是而非的觀念中掙扎。畢業後一事無成,做農沒體力、到雜貨店學做生意發現在學校學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到最後還是要忍受日本人的輕蔑。做父親的深刻地感受到,隨波逐流地上學校不過如此,真要能追求學藝,得進「上級學校」,千人取一,還需要一筆不少的學費,貧窮子弟怎麼會有能力?失去進階教育的人生,會是怎樣的不幸?
1928年發表的時代背景,台灣人受最基本公學校的教育已普及,感覺大家都在近代化裡進步中,但究竟在學校學什麼?遭遇到什麼樣的事?論事件當然與父輩不再相同,但論其本質,依然相同。賴和於是感嘆,社會確實在變化、建設,教育確實在進步,但「進步怎地轉會使人陷到不幸的境地裡去?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處併論的喲。」窮者恆窮,弱者恆弱。殖民政府威風凜凜地橫行天下,殊不知其肥美的外表,只要一只針刺入,就會流出惡臭的膿血。
目前立院、學界、企業集團、民間團體正全力攻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執政首領打著「政府有完整配套可當產業靠山」的說法就要橫著走,以筆者淺薄的連結,會要我們為了捍衛主權要用「日據」,卻無能辨別政府採購法裡的「本採購:不適用我國締結之條約或協定,外國廠商:不可參與投標。我國廠商所供應財物或勞務之原產地須屬我國者。」主權是什麼?本國是什麼?這個政府裝聾作啞地逐步堅固自己的一言堂,頂多頭痛「已經要給這麼多了,還在不滿什麼?」
2013年8月3日的25萬公民上街頭,為了人權為了公義,每一顆怒吼的心,那一天結束後的深夜裡都是發燙的。但我們好健忘,每個人不約而同到選舉時忘光。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一回在主日聽牧師講道,他以伊索寓言中的〈狼與羊〉比喻執政君王與百姓:一隻狼給狗咬傷殘廢了,只能躺在洞中,因為沒有食物,便喊住面前經過的羊,請他汲一點水給他,狼對羊說:「如果你將喝的水帶給我,我有方法替自己預備一點肉。」那羊說:「不錯,要是我帶給你飲料,你一定要我再供給肉了。」這羊算是記性好的,他還記得狼平日虛偽的樣子,於是懂得拒絕、拔腿就跑。在寓言集中,另有〈惡狼與小羊〉的故事,惡狼為吃掉小羊,編了個羊把水弄髒的莫須有罪名,小羊辯駁、拆穿狼的謊言,這惡狼就在同時一把抓住他,狼說:「喂,就算你能夠反駁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還是得有晚餐吃啊。」說完,就把小羊給吃了。
必須團結地守住記憶。在這黑暗的社會,用力生氣、讀聖經、閱讀賴和等人的文學作品、信仰前輩的生命見證,然後認真觀察、記錄,當記性開始模糊時,隨手即可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