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文化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於去年4月7日「言論自由日」共同舉辦了「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特展系列活動。而今年4月22日下午則以主題「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台灣人攝影作品」,邀請以鏡頭記錄許多在廣場抗爭畫面的攝影師邱萬興和劉振祥,談他們的攝影心得,以及個人政治立場定位本土的啟蒙。
邱萬興是桃園觀音人,觀音是客庄之一。他表示,曾經許信良以黨外身分參選桃園縣縣長,被國民黨汙衊成中國共產黨人;但直到他去監票後才明白「黨外」的意義,這是他的政治立場本土化的啟蒙原因之一。此外,他也受到家族影響、因為哥哥支持黨外而被啟蒙。
邱萬興指出,桃園觀音是最支持民進黨的客家庄。這個觀察可以從1977年以後的每次選舉中看出:不論是地方縣市與民意代表,或中央立委、總統等選舉,七成以上觀音民眾都會投給本土色彩的民進黨。
邱萬興表示,選舉結果其實跟人際關係息息相關;政治人物要關心民眾的需求,提供具體幫助與服務,才能贏得民眾的支持和選票。民進黨在觀音得票率一向很高,及過去民進黨在新竹縣選舉結果成績斐然,都與當時省議員與桃園縣縣長許信良的德政、關心農民等具體行動有關;早年許信良看到農民辛苦運送肥料,又有很多農民沒有牛車,若借不到牛車得人力運送,許信良就提出「肥料送到家」政策,許多農民因而感謝,縱使國民黨買票也沒能改變選舉結果。
而花蓮與苗栗的選舉結果,國民黨始終穩操勝算;邱萬興點出原因在於砸錢協助宗教及婚喪喜慶,及違建工廠不拆、還可領有補助款;因此地方選舉的勝敗,關鍵在於跟人的關係是否有很直接的臍帶關連。
曾獲吳三連獎的攝影師劉振祥分享他的啟蒙:台灣社運蓬勃發展的時期,他在中國時報體系的《時報周刊》擔任新聞攝影,之後轉職到《自立晚報》的攝影組工作。在《自立晚報》這個氣氛自由的工作環境中接觸到公義、自由等議題,並且與同事們建立良好關係;由於價值觀相似,發行人時常邀請他們一起用餐,至今仍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