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後,第一個即將落實的相關協定,在沒有和相關產業清楚溝通、評估的情況下匆促上路,雖然有在野黨和許多公民團體、學者的質疑抗議,政府還是先簽了再說。立法院在本會期一開始雖然演出煞有介事的攻防,但就是無法真正進入審查或決定退回。2014年3月18日更發生荒謬的事情: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亂成一片的情況下,一位國民黨的立委突然宣布:「服貿已經簽訂3個月,依法送院會存查。」
關心兩岸經濟談判危及台灣未來的公民團體、學生團體,原本計畫在立法院外持續抗爭120小時,在18日的荒謬事件發生後,在當晚突然突破警方封鎖,數百人佔領了立法院。他們的行動主要是為了捍衛台灣的民主政治,主要要求包括:「退回服貿、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該條例建立前不得與中國簽訂任何協定」,在23日馬英九記者會之後,又新增一個訴求:「舉辦全民憲政會議」。
「佔領立法院」行動持續多日,立法院內開始進行民主審議討論,立法院外也不斷有人加入聲援。井然有序、和平靜坐,一場自發的學運,讓原本充滿無力感、態度越來越虛無的台灣人,受到很大的震動,也讓馬政府受到強大挑戰。除了台北的場子,各地也都開始有自主公民反黑箱服貿的集會。
23日馬英九召開記者會,不正面回應學生訴求,也拒絕對話。學生除了固守立法院繼續和平抗爭之外,有另一批人在傍晚突然攻進行政院,同樣以堅定、非暴力的態度靜坐,不斷高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但是在清晨之前被鎮暴警察暴力鎮壓清場,許多人被打得頭破血流。青年們被國家暴力殘忍對待的場景,讓人揪心。他們為保護台灣的未來而流血,揭穿「兩岸黨國權貴資本主義」聯手的真相,盼喚醒更多台灣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憲法學者黃丞儀在「獨立評論」網路雜誌發表文章說:「這場運動不僅僅是在抗議服貿審議程序的草率,而是誠實地把台灣人最深層的憂慮及渴望展現出來」,「這次『佔領立法院』行動帶出來的深層意涵就是:台灣人民想要有一個更清楚透明、更審慎周延、更能有效確保台灣權益的兩岸交往架構。」趁此時機台灣需要一併解決國會失能、總統權獨大等問題,制定真正符合台灣社會需求、能保護台灣大多數人利益的憲法。
「反黑箱服貿」公民運動方興未艾,盼青年們的流血代價不至成空,能啟動憲政改革的進程。
(參與者:王貞文、張瑞雄、陳逸凡、吳信達、黃惠琴、王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