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50萬人上街之後

自318反黑箱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以來,海內外台灣人的心神全被此事佔據。數百學生在立法院議場內,數萬學生在立法院周邊,數百萬、數千萬的台灣人守著電視、守著網路,關心這場行動所有的動態,並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表達對此議題的關心。太陽花意外被當成這次學運的標記之後,到處看得到太陽花,從鮮花、毛線編織品、畫作……開放在各角落,只因為人民想以此來表達:「我們挺學生,我們無法忍受政府賣台。」

馬英九政府對學生的訴求一直相應不理,只是一直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要解決立法院被佔領的問題。324一群行動者試圖佔領行政院,遭到嚴酷的暴力驅離,行政院長卻宣稱警察執法正當。當學生宣布號召人民在330佔領凱道,請馬總統傾聽人民聲音,馬英九329的記者會時間一延再延,最後雖然有回應學生提出的4項要求:「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先立法再審服貿、召開公民憲政會議、退回服貿」,除了最後一點斷然拒絕之外,另外三點也都沒有答應。

330有50萬人走上台北街頭,塞爆了總統府前到立法院的空間。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自發性公民上街,而且在秩序井然的情況下,和平解散。參加了這場行動的人們,許多都因為見證歷史的一刻而感動。但是,從總統到行政院長,仍然不肯與抗爭學生正式會談,也不肯面對台灣人民的疑慮不安,非常令人失望。50萬人上街,似乎仍然撼動不了馬江政府繼續顢頇獨斷。

但是,我們確定這場學運已寫下台灣歷史的新篇章,對未來產生正面影響。首先,突顯兩岸協議缺乏監督機制、曝露總統權過大及當前國會失能的情況,營造憲政改造的契機。其次,馬英九急著向中國靠攏的作為受到牽制,「馬習會」應該很難實現了。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看到了台灣人民不願屈服於中國進一步控制,中國政府對台灣的公民力量也應該有更多的認知。日後不管誰執政,都需要更細緻處理兩岸談判,時時把台灣人民的共同利益與尊嚴擺在前面。

這場運動像照妖鏡,讓台灣人民進一步看見台灣社會上「中國代理人」的種種企圖和手段,讓台灣人民更加認清:台灣和中國的政商及文化權貴集團如何結盟、如何宰制台灣社會。但是台灣人民歷經長期的奮鬥所獲取的民主政治,珍貴的自由價值,已經內化在許多自主公民心中。為了保護台灣珍貴的民主自由,這次許多人自動自發站了出來。

和洪仲丘案之後的群眾運動類似,信念單純的青年領袖取得正當性,既有的政黨、社會、宗教團體,只能跟隨、配合,很難展現號召力。面對這樣的新形態公民運動,習慣舊法則、愛用老方法的老團體(包括長老教會),實在需要更多的謙卑學習。面對頑抗民意、甚至想發動黑道來對付學生的惡質掌權者,我們不能停留在「我參加了一場見證歷史的群眾大會」的自我滿足中,必須更認真找出可以真正發揮力量的場域,深耕草根,錘鍊抵抗精神,切實守護台灣。

(參與者:蔡政道、王貞文、謝克岳、王昭文)*本專欄下週暫停一次。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