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嘉
〈使徒信經〉是基督信仰的三大信經之一,但聚會敬拜時,用台語齊聲唸的時候,「祂欲對遐閣來審判活人及死人」應該斷句卻沒斷句,因而沒有傳達出信經的原意,這值得討論。
這句話的英文是「He will come from there to judge the living and the dead.」,但用台語一口氣唸下來,會造成「祂欲閣來」這個非常重要的信念與信息糢糊了。整個句子沒有斷句地唸出來,聽起來不太有「耶穌將要第二次再來」的意思,比較是「耶穌是直接在天上」來審判活人及死人。
從1974年我信主以來,每次唸到這句話的時候,意念裡並沒有感受到「耶穌將會再來」的意思。直到2023年復活節,才突然意識到,怎麼〈使徒信經〉沒有提到「耶穌將要再來」這個重要的信仰告白?這才發現原來是唸的方式,或是翻譯的方式誤導了意涵,因此在此提出來探討。
華語版的〈使徒信經〉就很清楚、且不失原意的譯作:「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 所以在齊聲唸的時候,是否應該要斷句,唸「祂欲對遐閣來」,之後,再唸「審判活人及死人」;或者,再加一個「來」,變成「祂欲對遐閣來,『來』審判活人及死人」。這樣才能清楚表達「耶穌必要再來」的意思。
台語新《聖詩》第13頁就是排印成「祂欲對遐閣來審判活人及死人」,難怪我們在敬拜時候,大家就這樣的齊聲唸。耶穌升天之前,一直強調祂一定會再來,我們卻在敬拜中隨意唸過去,耶穌是否會覺得我們並不認真看待祂會再來這件事?
一直以來,我們的台語《聖詩》裡有很多翻譯上與聖經不符的問題,覺得已經到需要護教的程度了,很值得探討,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提出來討論。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