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珠
近半個多月來,香港學運持續堅決要民主和自由選舉的行動舉世關注。香港基督教會也是亞洲基督教協會(亞洲教協,CCA)之成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他亞洲的教會共同表示關注,且透過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發出牧函,肯定9月28日起香港人民為爭取真普選而發起佔中行動,以愛與非暴力的方式保護香港民主之行動並呼籲共同支持香港人民為民主所發出的正義之聲。雖然基督教的福傳已經進入第二世紀之中,公義與和平仍是眾多亞洲人民的夢想。
其實,普世教協(WCC)在去年10月舉行大會之後,新的中央委員會7月於瑞士開議,並以「踏上公義與和平之旅」(pilgrimage of justice and peace)為此會期主題。該會主席艾格妮絲•亞本(Dr. Agnes Abuom)向國際世界如此詮釋基督宗教的特殊先知性使命:「基督信仰要求我們與全球處在衝突和危機中的教會和人民站在一起,因為我們被呼召在公共領域發出先知的聲音,而這目的是為提供一個引領世界邁向公義與和平的聲音。」
在亞洲教會今年的世界宣教大會中,有人開始思索亞洲教會未來的趨勢和使命將會如何。自19世紀末,基督教從零開始將基督信仰傳入於宗教與文化極為多元的亞洲地區,使得基督教堂在東亞、南亞、甚至中亞等地到處林立。以香港為例,各種教派組織、基督教機構,及基督教會學校遍布大街小巷。如果基督教福音的使命在於實現民主與公義的上帝國,那麼福音所到之處的亞洲人應當都已踏上公義與和平之旅。然而,這幾年來在亞洲教協的各種會議中,許多地區的人民仍然發出迫切渴望民主與公義的聲音。不論生態、環境、政治或經濟,教會有責任與本地的人民一起展現落實公義的行動,譬如杜絕貪婪的源頭、防範剝削他人權利、阻止破壞和傷害人的生命與尊嚴之事。
最近台灣人民不斷展現出強勁的公民力量,包括唾棄黑心商人及其企業、拒絕有毒麵粉和毒油,以及扶持那些在生活上受壓制、不幸福、面對苦難及危險處境的人、認同社會弱勢者以及無辜失喪生命者。諸多的社會情景挑戰現今的教會之普世宣教使命。繼普世教協之後,亞洲教協即將於明年召開五年一次的普世大會。亞洲區域的宗教衝突與和平威脅不但沒有減少,甚且一再面臨衝突與危機。基督教無法獨自面對種種難題,如何堅固人民落實公義與和平的行動是普世宣教的課題。
(作者為CCA總委會委員,長榮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