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馬利亞會不會難產?

◎陳馥蘭

2006年10月,有客人來訪侯馬丘。當時只要耶穌之家中南中會有外國訪客,議長都會帶他們來,畢竟我們是少數下鄉的外國宣教師。客人是來自德國漢諾威的宣教訪問團,雖經路途顛簸,他們到達時卻沒埋怨,反而稱讚一路美景與笑臉迎人的孩童。 

那天早上,帶這群朋友拜訪負咯(Fuga)人的黑陶土手工藝,下午剛好碰上一週一次的傳統市集,也讓他們經驗廣大無邊的市場叫賣。一個從事黑陶土手工藝的家庭就住教會下方,也算我們的鄰居。我們事先請他們準備材料,到達時,他們掩不住開心地笑個不停。接著一個個婦女就位,每人前面放一片芋葉、一團黑土、一根竹片、一小碗水及一小條皮件。他們熟練地捏泥土,放芋葉上用手轉動,一下用竹片刮一刮,一下用小皮條拉一拉,再用水抹平一番,不一會兒工夫,裝牛奶陶器壺已現初坯。這群外國朋友連續按下快門,要捕捉他們的神情與技巧。接著又是大驚奇,他們將完成的作品丟入如小山般的稻草堆,然後點燃大火,向我們示意,待會就燒好了。 

面對外國人來訪,負咯人可不能害羞,等候火燒時,他們開始推銷產品,除了牛奶壺,尚有咖啡壺、咖啡杯、餐盤、木雕三角椅……等,這些訪友也大方購買。這時觀察力敏銳的一位男士注意到旁邊一個身懷六甲的婦女,她害羞的解釋原本是工作成員之一,因懷有身孕,不便蹲下。這位德國紳士取得孕婦首肯,為她拍幾張個人獨照。在愉悅的氣氛中,我們互道珍重,期待下次的相會。 

每年聖誕節後一週是司提反的宣教差會年度同工退修會,大家聚集在衣索匹亞唯一可安全游泳的Langano湖邊。每年退修會期間,差會的衣索匹亞幹事Domianus先生,加上一位講員會特地由德國飛到衣索匹亞參加退修會。那年退修會,Domianus先生親手交給我們一個A4大的獨照,要我們轉交給那位美麗的孕婦,我們真是很感謝這位德國人的對衣國朋友的真誠。

回到侯馬丘,我們立即去負咯鄰居的家,心想此時小baby應已誕生。除了相片,我們也準備一個紅包,來到他們的茅房。出來迎接我們的是婦人的丈夫,當我們拿出相片告訴他來訪目的,他雙手掩面忍不住嚎啕哭泣。當他略穩定情緒,搖頭說,因為太太難產,媽媽與baby都離世了,只剩一個7歲大女兒在身邊。聞此,無盡的惆悵佔據我心,28歲的孕婦就這樣走了,2個月前拍下的照片竟成了無盡的懷念與傷痛的記憶。我自問:何時衣索匹亞的母親不用再有待產的恐懼?

據統計,有8.7%的衣索匹亞婦人因生產喪生,實際數字可能逾10%。這殘酷事實令衣國婦人「待產」的喜悅隨產期的逼近,逐漸被巨大恐懼取代,每次生產都是攸關生命的一戰。當公報同工要我分享衣索匹亞人如何迎接待降節時,赫然發現:他們根本不慶祝待降節。對衣國人而言,馬利亞感孕還不是好消息,他們會問:「馬利亞會不會難產?」唯有聖嬰聖母打贏生產的危機,安全活下來,才是慶祝時刻,聖「誕」的佳音才會升起。 

(作者為前PCT衣索匹亞宣教師,現與先生於德國牧會)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