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屋保齡球館大火,一群年僅21~29歲的年輕消防員,無懼惡火蔓延,即便身上穿著的裝備老舊,仍跨步前進,分組進入熾熱並且搖搖欲墜的違章鐵皮建築尋找火點試圖撲滅,然而現場情況突然惡化,指揮官下令緊急撤出,6名英勇的消防員卻再也找不到出來的路,被倒塌的鐵皮建築圍困於火場之中,因高溫烈焰而殞命,僅有1位在撤出途中因不慎跌倒與前方組員走散,反而幸運逃生。
6條年輕的生命,勇敢進入救火,卻從此一去不回,引發社會不小的震撼。火場惡劣的條件本應要有精良的裝備、充沛的精神與體力才足以應付,然而我國消防員人力嚴重不足、執勤超時狀況嚴重,保命的防火衣甚至還超過使用年限,救火形同「賣命」。為了改善惡劣的環境,消防員曾於去年9月走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替枉死的消防弟兄們舉行公祭,然而在上級施壓、媒體不太重視、民眾也不甚關心的狀況下,悲劇一再重演。
關於消防裝備、人力等問題,或許我們無能為力;然而滿街的加蓋違建、擁擠不堪的出租學生宿舍、髒亂的巷道角落、樓梯間的鞋櫃雜物,卻是隨手可及。可能我們自己就在樓梯間放置了阻礙逃生的鞋櫃、或在巷尾堆疊了廢棄雜物,這些都是災難發生時的隱憂,一個樓梯間倒塌的鞋櫃或堆積的易燃物,就可能阻斷了自己與他人的逃生出路。
本次英勇殉職的消防員陳彥茗是個熱情的大男孩,曾在日本當背包客旅遊期間與當地人建立良好的友誼,他的日本友人在得知陳彥茗殉職的消息後,立即專程搭機前來憑弔,並邀請痛失愛子的陳媽媽前往日本札幌作客。日本友人千里傳達溫暖的關懷,也因傳為佳話而躍上新聞版面。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耶穌告訴世人能夠得到永生的方式。(路加福音10章25~28節)誰是我們的鄰舍呢?殉職的消防員、痛失愛子的陳媽媽、住在街頭巷尾的鄰居,都是我們的鄰舍。不必送上昂貴的禮物,只要把樓梯間的鞋櫃移除、把巷口堆疊的雜物清理乾淨、留下暢通的消防通道,這是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到「愛鄰舍」的方式。每個人只要用一點點的不方便,就可以讓全部人獲得最大方便。
除了消極作為,教會更可以主動組織會友、聯絡清潔隊,整理社區周邊積弊已久的角落。連日本友人都可以專程飛來台灣表達關懷,舉手之勞的愛鄰舍表現,還能成為福音的好見證,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