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揚祂旨意】記念宣教師腳蹤(1-2)

台史博與長老教會合作會編兩部書 探台灣基督教史

≡ 編  按 ≡

歷史文獻重見天日絕非容易的事,其中涉及資料的保存與挖掘、跨語言的翻譯與出版。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下,《巴克禮宣教回憶錄》與《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兩部書有幸以中文面世,這是認識上帝在台灣奇妙作為的珍寶。

總編輯|陳逸凡


【邱國榮專題報導】今年初,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推出了《巴克禮宣教回憶錄》與《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兩部新書。4月15日,台史博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合作,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新書分享會,邀請多位專家與學者分享。

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鄭仰恩在介紹《傳揚祂旨意》時指出,這本書記錄了英國長老教會(PCE)海外宣教的百年史,介紹了PCE在中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度等地的宣教歷史。作者是人稱「萬能校長」的牧師萬榮華,他臨危受命,運用歷史檔案整理出這部著作。

該書所記述的歷史時期為1858至1914年,當時正值殖民主義的全盛時期。期間發生了五件重大事件:第一,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開始統治印度;第二,大清帝國簽訂條約,允許外國人進入中國旅行和傳教;第三,大西洋兩岸爆發福音覺醒運動,推動許多人投入宣教工作;第四,日本的賠禮事件使日本國門打開,首度讓聖公會進入日本開展宣教工作;第五,醫療宣教師李文斯敦激發宣教奮興熱情。在這一時期,殖民主義和宣教奮興運動並行不悖。

鄭仰恩在講述書中時代背景時指出,殖民主義對在地居民造成全面性的傷害,但對宣教師而言,他們卻可以得到保護。然而,宣教師也常處於殖民者行為和政策的夾縫中,展現出殖民者的優越心態。因此,讀者在閱讀此書時,需了解書中所述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氛圍,以更理解書中內容。

鄭仰恩指出,當時PCE興起的海外宣教不僅是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同時也是組織化的結果。部分宣教師重視個人自由、社會倫理、進步概念,以及對其他文明和宗教的尊重,他們發現,即使中國不是基督教社會,仍然是具有理性道德生活的社會,所以不必依賴基督教就可以過道德生活。這種尊重不同文化的概念是藉由啟蒙運動進入宣教範疇的。

另一方面,福音奮興運動的熱情使另一部分宣教師形成一種宗教神聖化的想法,他們對基督教持較高評價,將其他宗教視為偶像崇拜和低劣。這兩股力量交織在各項工作的推動上。但無論是醫療宣教師還是非醫療宣教師,他們都認為基督教文明不僅傳遞福音,還能帶來身體健康和社會改變。

鄭仰恩提到,馬雅各是PCE最早的駐台灣宣教師,但他對在地文化仍存在疑問和偏見。而非醫療宣教師,如巴克禮和馬偕,他們將科學與宗教對話融入教育,在神學院中教授科學課程,是最佳的代表。這些書籍對於研究亞洲基督教史和台灣基督教史具有重要意義。

 挖掘被忽略的貢獻 見證佳美足跡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在分享《巴克禮宣教回憶錄》時,提到基督教在台灣社會中的地位。他指出,在1970年代,台灣社會經歷了巨大變革,鄉土運動興起,本土主義崛起,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在這方面都有重要貢獻。然而,基督教和天主教徒也被賦予西方殖民主義的色彩,對本土產生了壓迫,這是不可否認的社會印象。

翁佳音指出,要了解歷史,需要從自我辯護的角度出發;此外,研究台灣史和文化特質,語言是不可或缺的。而巴克禮留下的《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辭典等資源,對研究台灣史和理解台灣文化特質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在台語教會長大的人,例如他自己,羅馬拼音已成為生活中必須掌握的技能,而很多地名的認識,都要歸功於巴克禮留下的紀錄。因為巴克禮在宣教過程中,收集了許多台灣地方名詞,這些名詞讓後世能更好地了解台灣歷史與文化。

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表示,兩部新書的史料最初保存在PCE的檔案館,包括宣教師的書信和其他英文史料。她指出,萬榮華在台灣期間曾任長榮中學校長,是PCE最後一位離開台灣的宣教師。然而,對於萬榮華這位牧師,人們了解的並不多。他選擇成為宣教師可能與他的家族有宣教傳統有關,但作為一位教育宣教師,在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他的貢獻往往被忽略。

王昭文指出,萬榮華的日語非常流利,與日本基督教團(UCCJ)關係良好。當殖民的日本政府試圖控制長榮中學時,他請來UCCJ的牧師擔任校長,維持長榮中學的基督教性質。然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關係,他不得不離開台灣。萬榮華非常有意識地想要建立PCE的傳教史,並建構這個歷史傳承。然而,對於宣教史的解釋,王昭文直言,台灣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去深入研究的地方。

受洗12年的政治大學台史所助理教授鄭麗榕表示,她在政大的核心通識課程中安排了一門課程,特別把巴克禮列入課程內容。她發現,當提及19世紀的台灣宣教時,多數學生雖聽過馬偕這個名字,但對他不太熟悉。而今年在課程中講到巴克禮時,學生們更是顯得陌生。

鄭麗榕坦言,台灣社會對於宣教師的了解非常有限。她認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日本殖民台灣期間的情況,以及台灣南北部宣教差異和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都是值得探討的。

這兩部書的推手、台史博助理研究員劉維瑛表示,博物館的工作者和教育者在整理史料和推廣早期基督教會的事情上,透過編輯書籍、出版書信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歷史和傳道人的貢獻。同時,她也提到了國家的公務體制和制度對於這些工作的推動和支持,讓他們充滿信心,能夠繼續進行這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分享會結束前,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盧啟明牧師介紹這兩部新書。他表示,這套書是一個豐富的寶庫,可以用來研究語言文化、族群、政教關係、人權身分認同、宗教信仰與社會變遷等議題。他認為,研究歷史的人都有一句話:「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用現代的觀點來閱讀這套書籍,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歷史,並為當今社會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盧啟明說明,這兩部新書是長老教會資料彙編第三冊與第四冊。彙編的第一冊是《福爾摩沙的巴克禮》,第二冊是《李庥夫婦宣道書信集》。這四冊書籍都是與台史博合作完成的,並由台史博出版。

延伸閱讀:【傳揚祂旨意】記念宣教師腳蹤(2-2)


本版攝影|邱國榮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