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道】《基督復活後對馬利亞顯現》律法已成全,罪已得赦免

◉荊墨

俄羅斯畫家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伊萬諾夫(Alexander Andreyevich Ivanov,1806~1858年)的《基督復活後對馬利亞顯現》(Christ’s Appearance to Mary Magdalene after the Resurrection),有如舞台劇般呈現耶穌與抹大拉的馬利亞相會的一幕,堪稱學院派藝術經典。

這幅1835年完成的畫作,現保存在聖彼得堡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寬321、高242公分,是名符其實的「巨作」。而且,它奠定伊萬諾夫在藝壇的地位,讓他得以於1837年以20年光陰創作另一巨幅油畫《基督向人顯現》(The Appearance of Christ Before the People)。

古畫賞析

在《基督復活後對馬利亞顯現》中,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宛如雕像般端肅,矗立在暗黑的舞台,聚光燈集中打在他們身上。種種細節的呈現,來自伊萬諾夫在羅馬大量觀察雕塑作品後的心得。

畫中耶穌的身體除了一道細微的傷痕,堪稱潔淨無瑕,厚實的胸膛增添莊嚴感。隨人子身姿搖曳的一襲簡單的白袍,其實經過畫家縝密的思考。從現存的研究筆記與畫作草稿,我們得知伊萬諾夫曾嘗試不同的布料,甚或使用類似絲綢質感的外袍,但效果都不能讓他滿意。我們從最終的成果看到畫家找到的答案,纏在人子身上的那襲白袍,皺褶處、下垂處無一不逼真。於是我們看到從墳墓而出的耶穌,以恬靜的神情舉手制止馬利亞。祂肋下的創痕提醒我們祂在各各他受的苦刑,裸露在外的肌膚卻又顯出勃勃生機,讓人聯想到祂勝過死亡而復活的大能。

馬利亞悲喜交加的表情,亦是畫家挹注大量心神揣摩的重點,生動展現她對耶穌深刻的情感。在還沒意識到復活奇事發生時,她以為耶穌的遺骸已被挪移,向自己說話的人只是個看守園子的。及至她認出那是耶穌,悲傷、震撼、驚喜種種情緒在她臉上一覽無遺,睜大的明眸、跪落的姿勢及伸出的手在在表明她想親近耶穌的渴望。

一件新事

四福音書關於耶穌復活的記載,或有不同的著眼點,但都指出那群在清晨前往死人之地的婦女,是第一批看到空墳墓的見證人。馬可和約翰的福音書,則都提及馬利亞是首先遇到復活主的人,尤以約翰的紀錄最為詳實。

藉由約翰福音,我們知道此事的不尋常。不同於睚魯女兒的甦醒,不同於拉撒路從墳墓出來,耶穌的復活不僅與此前聖經所載的復活不同,也與之後多加、猶推古自死亡中活過來不同。蓋因拉撒路等人復活後,終難逃一死,但復活的人子已不再被死亡拘禁。因著祂從死裡復活,使徒始真正認識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開始傳講福音。

耶穌為何制止馬利亞?「妳不要拉住我,因為我還沒有上去見父。」(約翰福音20章17節,新譯本)耶穌和門徒永遠在一起的時候未到,祂必須先去見天父。

也是在此處,我們稀罕地發現耶穌稱門徒為「我的弟兄們」。這樣的稱呼看似很普通,但由上帝的兒子提及,卻是非比尋常。在福音書,人子鮮少稱呼門徒弟兄,祂雖然曾經向門徒表明「弟兄」的條件:「凡是遵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馬太福音12章50節,參馬可福音3章35節、路加福音8章21節)但遵行上帝旨意這條件,有誰能做得到呢?耶穌在復活之後,稱呼門徒為「我的弟兄們」,顯然昭示祂與門徒的關係有了改變。更不用說,祂還告訴馬利亞:「我要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翰福音20章17節)直接指出祂之所以稱門徒為弟兄,乃是因為同有一位父。

藉著其他的聖經經卷,我們可以更多看到關於同一主題的陳述,確定這稱呼並不普通,在上帝永恆的定旨中,乃是蘊含稱義、效法基督、成聖、得榮耀等豐富的意義。

復活奧祕

我們必須嚴肅看待耶穌復活造成何等的改變。耶穌的死成就了救贖、赦罪,耶穌的復活則為蒙恩的人帶來永生的應許。完整的福音信息,不僅在於重罪得贖、罪人得稱義,還囊括全新的生命。是以我們看待歸信、歸正,不能止步於立場、價值的轉變,還應包括特質、性格的轉變。所謂重生,是全然新造的人。

使徒看明,耶穌的復活誠然是獨特、空前的,但這樣的復活將不僅發生在耶穌身上。耶穌如初熟的果子,帶來了死人復活的盼望,預告勝過死亡。因為復活的應許,基督徒願意跟隨、爭戰,忠心至死。如若基督徒不相信復活的事,只在今生有盼望,那麼我們的信仰便屬徒然,比所有人都可憐(哥林多前書15章12~20節)。

正如《基督復活後對馬利亞顯現》援引的福音書所呈現,復活的人子已有本質上的改變,非同於我們理解的血肉之軀。保羅按著所得的智慧、領受,分述復活及將要改變的奧祕,有著必朽與不朽、羞辱與榮耀、軟弱與強壯、血氣與屬靈、屬土與屬天等明確的二元對比。這使他不禁照著將來的盼望發出必然得勝的有力宣言:「死亡啊!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裡?」(哥林多前書15章55節)如今律法已在基督裡被滿足成全,罪在基督裡已得赦免,死亡的毒刺也終將失去它的權勢。

這得勝沒有分毫是憑著我們自己,而是完全靠著那走出墳塋、得勝死亡的主耶穌基督。因為將來的榮耀,因為基督所做的恩典之工,保羅很自然地期勉在主裡的弟兄,堅固不可搖動,竭力多作主工,因為那勞苦在主裡不是徒然的。如同約翰得的啟示說:「現在我們是神的兒女,將來怎樣,還沒有顯明;然而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我們必要看見祂本來是怎樣的。」(約翰一書3章2節)。

如此,我們看到基督福音與諸宗教重要的差異。根據聖經啟示,總是三一上帝先給予恩典,蒙恩者才在這根基上做什麼。是以基督教對於行為的定位,不是得救、蒙祝福的途徑,而是得恩典的結果。「祂替眾人死了,為的是要使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著,卻為那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哥林多後書5章15節)基督的門徒倚靠恩典度寄居在世的日子,仰望與基督永遠同在的一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