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蚊風色變天狗熱

時序9月,台灣話俗稱「天狗熱」的登革熱疫情不減反增,引發全台恐慌。台南民眾更是人人自危,深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外地遊客也瞬間銳減,深怕進入疫區而遭到感染;登革熱的疫情更引發許多政治效應,據聞台南市長賴清德的支持率也因此下降,更有台南市議員把握作秀良機,跑到台北懸掛看板挖苦台南防疫不力。

事實上,登革熱的疫情早年曾在台灣絕跡,只是後來隨著國際交流興盛,台灣與東南亞疫區往來密切,因而登革熱再次在台灣落地生根。南部地區因為氣候濕熱適合蚊子生長,近年來不時為登革熱所苦。這次台南登革熱的疫情大爆發卻是出人意料之外,據聞與今年雨水增加導致積水處暴增,進而成為蚊子滋生的溫床有關。

在防疫工作方面,台南市府為控管登革熱疫情,也持續進行噴藥,只是效果似乎不如預期,甚至疾管局長郭旭崧的「噴藥無效論」還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根據專家指出,噴藥能夠將帶有登革熱的病媒蚊立刻消滅,減短2~3週的流行時間。但若要根絕登革熱,還是必須徹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蚊子幼蟲孑孓滋生,才能一勞永逸的阻止登革熱的流行。

在衛教工作方面,許多民眾感覺平時缺乏相關資訊,而民間流傳的各式滅蚊偏方不知道是否真的可行,有人說可在水裡灑鹽、也有人說必須清除化糞池、有人說市售防蚊液不見得有效等,各式龐雜的資訊難分真假,甚至有人反應到場協助噴藥的志工也對相關的防治措施不是很清楚。

中央疾管局的態度也不甚積極,照理說相關的疫情爆發,地方政府無法全面防堵疫情,相關主管機關應當立即有所掌握並且加以控管,然而疾管局卻在聲稱掌握疫情的情況下,在登革熱爆發數週以後才投入資源進駐台南協助防疫,慢半拍的處理方式恐怕為時已晚,讓相關防疫措施變得事倍功半。

在疫情蔓延的時刻,教會其實可以扮演積極的角色。長老教會深入台灣每一個鄉鎮,其實正是相關衛生教育工作最好的推廣中心。不是以訛傳訛傳遞民間流傳的錯誤訊息,而是透過學者專家的協助推廣正確知識,並落實防疫措施,諸如徹底清除積水容器、穿著長袖衣褲避免蚊子叮咬等,讓教會發揮應有的功能,成為社區資訊的中心。登革熱的致死率其實不高,第一次感染者大多可以平安恢復健康,除非是第二次交叉感染後造成出血性的登革熱才會產生致命的危機。

另外,面對未知疾病的恐懼,人心往往在這個時刻浮動與不安,教會在正確衛教知識的輔助下,更應該扮演社會不可或缺的安定力量,在人類力量顯得渺小無助時,正是彰顯上帝大能與恩典的最好時刻。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