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親民黨在經營的臉書粉絲團貼出一則「二個單身女子,怎會了解一個家庭的需要?」的圖文,其內容寫道:「2016選的是苦民所苦的領導人,不是選一個政治明星來點亮台灣,不是選一個學校教官來教化人民。」並搭配洪秀柱、蔡英文兩人的合成照片,直接諷刺2名單身的女性總統參選人,哪能明白為了家庭生計打拚的小老百姓?
親民黨在歧視單身女性貼文遭到各界抨擊與撻伐後,火速刪除並且發表道歉啟事,代表親民黨參選總統的宋楚瑜在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否認這篇貼文是他們的文宣與主張,並強調「性別與能力無關,能力與性別無關」,企圖切割親民黨臉書粉絲團爭議性作為。
親民黨歧視單身女性的貼文,放在年輕人最熱衷的網路社群上會引來各方撻伐,就現今邏輯看來是理所當然,畢竟臉書是年輕人當道。但這種該入土的老先生思維若刊登在10年前的選舉廣告,信這套的可大有人在。事實上,台灣的選舉向來對女性不友善,民進黨大老辜寬敏就曾多次公開發言「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能否將民進黨的未來交給一位沒有結婚的小姐?難道民進黨都沒有人了嗎?」再回想去年五都選舉,連勝文與柯文哲兩位參選人檯面上打得火熱,選情從場內政策交鋒延燒到場外另一半身上,蔡依珊與陳佩琪兩位夫人誰比較有「幫夫運」,也成為名嘴上政論節目或新聞媒體討論報導的熱門話題。思及此,我們該抨擊親民黨為何做出此種文宣嗎?還是該譴責台灣自始自終從未跳脫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社會?
這份文宣貼文,意外地揭開了現今世代共存的思維之爭。太陽花學運萌發了年輕人開始關心公共事務的熱誠,與上一代長輩聽到政治就「噤口」的態度截然不同。世代落差與思想代溝正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當新舊兩種思維同時存在,衝突是不可避免之事,最後我們只能看是誰主張的價值觀能成為主流之聲。
教會在聘牧時,多半期望能夠聘得已婚的男性傳道人或是單身男性傳道人,再來才是已有家庭的女傳,單身女傳則似乎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這種聘牧潛規則導致女牧者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界難以獨挑大樑,多半選擇委身在機構中心服事,或是屈居為教會的副牧師、教育牧師。
在「類種姓制度」暢行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我們若從教會文化反視親民黨爭議貼文,我們不覺得性別歧視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我們又怎能雙重標準,一方面要政治人物尊重女性參政權,另一方面關起門來在教會內對女性領導者磨刀霍霍呢?
神按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並賜福予我們。我們每一個人不分性別都是上主的創造,也擁有祂祝福的心意。教會在扮演公義與和平的使者時,應該在性別公義中做更多的努力,扮演積極的角色以喚起民眾尊重兩性平等的意識,將公義落實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