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將舉行總統大選和立法委員選舉,台灣人再次有機會決定國家的未來,很可能會政黨輪替、立法院多數黨大翻轉。這應該是台灣歷史的重要時刻,但感覺上選情冷冷的,雖然電視談話節目天天討論選情,也已經舉行過正副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可是少見熱情無比的群眾場,預估投票率也不會太高。
或許這是因為台灣民主政治逐漸成熟,大多數人民對政黨輪替已經有著平常心,也可能因為認為這一票的力量實在太小,無法造成什麼改變,而輕忽這公民權的行使。也不能輕忽有許多想要行使公民權的人,因為工作、求學等因素,無法在當天返鄉投票。政府對此實在有責任,應該保障勞工、學生等的投票權利。我們也要盡己之力來協助,讓想投票的人能夠回家投票。
民主政治參與不該限縮在一張選票,但投票還是最基本的公民參與權,放棄可惜。期待大家有機會還是要出來投票。
國會選舉方面,除了投票選出區域立委,還可以投「政黨票」,支持你心目中比較理想的政黨。政黨票得票數只要過5%,就有機會送該黨提名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進國會。想打破當前兩大黨掌控政局的結構,許多小黨紛紛成立,是這次選舉比較有趣的地方。小黨有代表特定利益者、背後有濃濃宗教團體影子者,也有長期努力推動社會改革的人們組成的政黨。
兩大黨為了獲得更多支持者,而提出比較模糊的國家定位,在內政方面的經濟、環保、教育、勞工、社福……等政策也多顧忌財團勢力,或是頑強固守保守立場,或是未能堅持改革路線。但是新成立的小黨如「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尖銳提出社會公平、土地正義、保障多元的理想;「自由台灣黨」明確主張台灣獨立;「時代力量」主張住民自決、全民制定新憲法……,或進步、或堅持,都讓人眼睛一亮。
身為長老教會的信徒,你要怎樣投總統、立委、政黨這3票?正如上一期公報社論所言,基督徒的選舉原則應該是「選擇趨近上帝國的理想者」。政治畢竟有非常現實的層面,我們並非要將上帝國理想寄望於政治人物,但仍該分析哪些人、哪些黨才真正有為台灣的永續、進步著想?哪些只是在護衛自身利益、趁機圖利?期待我們投票不是不假思索照某些權威人士吩咐去投,而是經過一番信仰反省掙扎之後做出選擇。
(此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