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不出功課、不考試的學校?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張睿銓(實驗學校校長)

歌手李心潔先前受親子教養媒體專訪,在〈不困在體制內的母親!李心潔執導華德福幼兒教育紀錄片,勇敢為孩子做出改變〉一文中,暢談她為孩子選擇華德福教育的心路歷程。在華德福學校任教的我,認同文中對理想教育的想像以及對華德福教育的肯定,但文中這一段(如下),我有點擔心台灣的家長讀了之後會誤會華德福教育,所以想補充一下。

「一開始,李心潔跟女兒也經歷過求學的挫折,她甚至怕到不敢去學校見老師。『但我不是困在體制內的人,我不會要待在體制內才有安全感。我就是很有自己的想法,活在當下。我孩子不開心,我就要做出改變。我是她母親,我有權利為她做改變。童年不能這樣過。』於是她帶著女兒回到馬來西亞,並打聽:哪間學校功課最少,就選那間。」

有些家長讀到這裡,可能因此會以為華德福學校很少出功課,甚至不出功課。然而,如果細讀文章,李心潔並沒有表示華德福學校出的功課最少,或者這點是她最後為孩子選擇華德福教育的原因。再者,過去這三年多在華德福學校任教的經驗,我已經不知道收到多少家長的詢問,劈頭就問:「你們學校是不是不會出作業?是不是沒有考試、沒有分數?是不是不要求孩子學寫字、讀書和算數學?」根據我詢問德國和他國教師、觀察他們上課、閱讀原文文獻,我的回答是:「德國原版(華德福教育創始地)的華德福學校有出作業,有考試,有分數,也要求孩子閱讀書籍、書寫和算數學。」

也許跟體制內學校不同的地方是,華德福學校的作業和考試不會只有傳統的紙筆書寫,也不是只有分數,還會有其他多元的練習和學習評量方式。但我必須公平地說,我知道有很多體制內學校的教師也已經採用很多元的練習和學習評量方式,不是只有華德福學校這樣做。

也許更不同的是,華德福教育特別強調家庭教育。華德福教育始於改變社會的動機,而家庭是改變社會的起點,一切都要回歸家庭。家庭教育才是改變孩子的關鍵,不是學校教育。選擇華德福學校的家長,必須更積極、更願意投注時間和精力參與學校的工作,信任學校和教師,甚至用華德福理念改變一整個家庭的生活態度和方式,而不是把孩子放在學校就沒你的事了。我想,這也是李心潔帶著孩子所一起經歷的,不容易,但感動,改變油然而生。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