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鄰人有難,我們在忙什麼?

台南市,從2015年市議長選舉開始,儼然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矚目焦點,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當市府與議會衝突有所轉圜之際,9月的登革熱疫情史無前例的飆高,讓觀光客卻步、市民「蚊」之色變。2016年2月6日清晨的美濃大地震,台南遭逢了921大地震以來最嚴重的傷亡。

看似多災又多難,卻練就台南人一套「寧可自己有點不方便,只要成就大家都方便」的寬容力。在相信難關會很快過去的意志下,戰戰兢兢的公部門有了更高的配合與自信,不能濫竽充數的專業素養得以執行。平日味蕾挑剔的台南饕客們,這回不馬虎逐一檢視新聞從業人員和政治人物的言行;中意,老主顧般的情義相挺到底;對耍花招者,恨之入骨。當市長賴清德被批「故意穿破鞋作秀」、被誣賴除夕夜「偷溜回家吃年夜飯」,市民總是義無反顧的捍衛著,因為看到市長全心全意在做「該做的事」。災後第6天,大鋼牙一度誤闖封鎖區,市長也沒有迴避,立刻承認錯誤,出面道歉。他,面對黑金政治不妥協,卻也為了全市福祉忍氣吞聲。

宗教團體在災難發生時,總是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與哀傷者同哀傷,此次維冠大樓救災亦然。長老教會總會與台南中會投入的心力,市府與民眾也默默的由衷感謝。然而,少數基督徒的言論其怪力亂神程度不下於一般民間信仰。回想當登革熱久久不退之際,許多廟宇人士責怪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直指其不允許廟方活動過度燃放鞭炮,觸怒天上眾神,導致登革熱疫情無法控制,理性民眾與基督徒當然視為無稽。不過,這回地震,卻有極度保守基督徒在網路發表文章,宣稱災難全因上主震怒台南將成為同性戀城市所引起,當然又是引發社會大眾譁然。

任教輔仁大學的施以諾博士寫了〈基督徒面對災難新聞應有的三個美德〉,給了我們很好的提醒,他提到,當基督徒任意「妄稱耶和華的名」時,其發言動機往往不是出於對受災者的「愛」,而是對自己未受災且又是信徒身分的「優越感」。他也說,不做過度的因果論斷,提供自己的專業去幫助社會才是應有的美德。

鄰人有難,我們在忙什麼?指責、咒詛?還是關心、捲袖投入救災?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