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耶穌正站在我們身邊

台灣已有多個縣市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為的是記念27年前鄭南榕衝破政府禁忌,追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不惜以死明志。鄭南榕死時雖遭受烈火焚身的劇痛,卻仍挺直身軀不願蜷曲;即便肉身已死,仍讓觀者為之動容。

當年的主流媒體在第一時間報導此事,但觀點仍與政府無異,定調為叛亂事件。《聯合晚報》加油添醋寫道:「鄭南榕在引燃汽油彈後,似已呈瘋狂狀態,除向警方攻擊外,也對當時在場的時代雜誌其他同仁攻擊」云云,坊間也流傳著各式陰謀論的說法,認為鄭南榕是為了攻擊警方而引發火災。

弔詭之處在於,即便國民黨政府全權掌握國家機器及媒體,終究掩蓋不住鄭南榕追求自由的心靈;激烈的抗爭雖引來非議,卻把威權體制衝出破口,喚醒禁錮已久的心。當時他所堅持的「言論自由」與「台灣獨立」,今已是台灣最重要的精神象徵。

與全面掌握黨政軍卻仍舊無法抵擋民主潮流的國民黨相較,上帝也開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個玩笑。在台灣追求民主過程中,大多數教會並沒有扮演好角色,只是靜靜過著日子,然而少數牧者意外站到歷史的浪頭上,或許是巧合、也可能是虔心祈禱後的抉擇,他們勇敢受召背起十字架,這樣的形象深植民心;只要提起台灣的民主成就,長老教會總是不會被遺忘。

雖然形容這是上帝開了一個玩笑,實則是上主恩典與至高權能的展現,因為即使大多數教會只是默默生活,十字架卻被高舉。只是,今天的長老教會是否意識到這樣的恩典,並維持這些美好的見證?在共享前人榮耀之餘,能夠誇口的又還剩下什麼?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由一千多間教會組成,難免出現各種多元紛雜的聲音,長老共同治會與單線領導的教會呈現截然不同風貌,這原是優點,在不同意見中尋求上主旨意,避免領袖偶像化而走上偏差之路的危機;承認人的罪性與軟弱正是長老宗的初衷。但曾幾何時,長老教會忘卻了自己的優點,反倒羨慕起領袖權能的單線領導,甚至出現言論一言堂的危機,舉凡意見不同者皆視為邪魔歪道,只有自己是上帝的代言人。

在懷念鄭南榕為言論自由的犧牲,並帶著些許自豪長老教會曾對台灣民主做出貢獻的此刻,讓我們再次謙卑,謹記自己只是得到赦免的罪人。耶穌在祂的時代也被視為必須除之而後快的異端,或許此刻祂正站在我們身邊說出扎心的提醒。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