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陪伴照顧到最後一哩路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面對人生的終末,如何安然走完最後一哩路?善終照顧的議題日漸重要,對於老化的台灣,也得思考健全善終照顧服務。延長生命不是延長痛苦,而是重視生命品質,不過這仍待努力,尤其在宅善終的推行、長照體系和安寧療護的銜接,需要普及善終觀念和完善制度規劃,建立以人為本的連續照顧體系。

台灣從1980年代推動安寧療護運動,1990年,馬偕紀念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家安寧病房。在2015年全球調查中,台灣是全世界死亡品質第六名,位居亞洲第一,目前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等法令。然而,台灣安寧療護利用率只有三成左右,大部分仍是醫院內的安寧療護居多。去年全台死亡人數突破20萬人,使用安寧療護6萬7683人,在宅只有1萬3274人,機構則為3778人。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家往往是人們盼望選擇的地方。根據統計,至少六成的末期病人認為最理想的死亡,是在最熟悉的家中、家人的陪伴下,走完生命最後一程。然而這樣心願未必都可以達成。在家善終往往面臨「不知道如何準備、不確定是否有能力照顧、不安心資源是否足夠」的困境。臨終病人常出現的各種狀況,都讓家人面臨莫大挑戰,而病人也會擔心造成負擔。另外,在宅和機構的給付點數低於安寧病房,社區安寧的誘因明顯不足,難以建立與普及服務體系,最後只好選擇待在醫院。

此外,現有長照制度銜接安寧照顧也不夠完善,並未納入服務給付項目,長照和健保(安寧療護)屬於雙軌制,難以達到以人為本的連續性照顧體系,缺少評估運用的整合規劃。

生命末期的照顧面對許多挑戰,除了對被照顧者,對於家屬的支持和悲傷輔導都很重要,需要身心靈全人照顧,跨專業團隊支持,有賴制度和服務體系建立。現代安寧療護發起人桑德斯醫師(Dame Cicely Saunders)曾說:「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照顧的用心,就是以人為本,幫助一個人維持生活品質,幫助一個人安然逝去,也是陪伴活到最後一刻。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