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深入部落──為原住民犧牲奉獻的故事

&nbsp原鄉宣教20年 &nbsp在山如在天──山地宣道師吳銅燦

採訪◎許少萍

1924年出生的吳銅燦,出社會後由負責打掃、倒茶的工友開始,努力做到軍中通譯官、老師等,還做到社會教育行政人員。1951年,屏東教會許有才牧師提出要聘任他去中部山地傳福音。當時對原住民宣教需用日語溝通,但政府規定傳福音只能用「國語」,故擅長這2種語言的吳銅燦無非是最佳人選。「那時在屏東教會擔任執事未屆滿,我在市政府教育科任職二級主管,妻子懷孕中,但經過禱告與家人溝通後,決定辭去公職。」吳銅燦讓內心專注在生命真正的大事上,就像鷹留心調整羽毛角度,乘著風翱翔一般。

◆中部部落宣教 崎嶇山路成天路

1952年,吳銅燦住在日月潭無廚房、浴室的臥房,出入得搭船。有次他不在,孩子發高燒,牧師娘欲哭無淚,為了傳福音,一切都得忍耐。原本當地只有信徒2戶,但吳銅燦去了之後,每個禮拜天晚上禮拜增到2、30名。同年4月,他和幾位牧者到久美、東埔、望鄉、羅娜、新鄉、豐丘等地日以繼夜傳福音,12天後才回家。「入山傳道雖辛苦又捱餓,但我好高興;之後便一面照顧日月潭教會,一面往信義鄉跑。」吳銅燦心繫信義鄉原住民的靈魂,通常每到一間教會,晚上聚會到12點,清晨4、5點又聚會,結束回住宿舍時,信徒跟著來,他又馬上教唱聖詩、解釋聖經,早餐後又繼續服事到中午,稍作休息後又到另1間教會,馬不停蹄。信義鄉分2河道,1個河道有7間教會,另1河道有4間,每次去1河道,回到家都疲憊不堪,然而信徒增多也更堅固了!

布農族不愛洗澡,家裡跳蚤臭蟲多,吳銅燦為融入,常與他們同住,幸而只食物中毒過一次。族人一旦信主後,變得愛洗澡,衣服棉被皆洗得很乾淨,跳蚤臭蟲都不見了;耶穌不但救他們的靈魂,也救他們的身體。此外,吳銅燦要求他們領洗的條件之一是戒菸戒酒,如果受洗後再抽菸喝酒,就予以禁聖餐處罰;原住民為要受洗,皆依靠禱告及聖靈的幫助戒斷成功。

後來,吳銅燦又前往仁愛鄉宣教,仁愛鄉有3個布農村落,萬豐村頭目頑固不讓傳道人進入,吳銅燦為設立萬豐教會付出很大心力。後來,因得救者日增,教會又分散,一一牧養實鞭長莫及,吳銅燦便召開教會指導者、青年、主日學、婦女會、聖歌隊、長老執事等幹部講習會,透過訓練造就原住民信徒。

爾後,山地宣道委員會命他遷住埔里。「我的工作從1個鄉3個村,增多為3個鄉,14間教會增至30間,1種語言增至3種。我比以前用更多時間在部落來來回回。」此外,發祥、望洋有4間泰雅爾族教會待牧養,據當時衛生機構統計,望洋患有或患過肺病者佔85%,「我在擠滿人,不通風的斗室講道2~4小時,蓋他們的棉被、用他們的碗筷、吃他們煮的地瓜,若非上帝特別照顧,我早患肺病了。」吳銅燦實踐真實的愛在當中;當他戴上主所賜的天國眼鏡來看這群原住民,再崎嶇的山路都成天路。

◆南部部落宣教 11個偏鄉走透透

1956年吳銅燦調至南部部落工作,也進入台南神學院進修1年。以前在中部宣教時負擔3個鄉,來到南部是負責屏東縣8個、高雄縣3個,共11個鄉,範圍擴大許多;因許多村落未設教會,故吳銅燦的宣教重點有3:1.開拓教會;2.培養教會幹部;3.指導區會及教會的行政與財政。此外,還常巡迴教會,到了當地就早晚都講道,區域內語言為布農、魯凱、排灣3種,當他以日語講道,就由年老者替他翻譯成族語,年輕人則用華語翻譯。

他還著手籌組排灣中會,1964年排灣中會成立後,上帝將得救的人天天加添給教會。吳銅燦心繫當地莘莘學子的得救,故到處奔走募款,1年後建立「水門學生中心」,另外還設立水門牙科診所幫助不少原住民。額外時間則做翻譯事奉,「各教派常舉行聯合培靈佈道大會,我常擔任翻譯。搬到高雄後常有國際愛修會台語與日語對譯,得一面聽、一面同步翻譯。」吳銅燦只有一個意念,透過翻譯使原住民信徒進入聖靈的自由中。那一刻,語言成了主愛流通的導管;許多事工即使艱難,但吳銅燦總看見神,委身行出的一切不是事工,而是救靈魂;不作果子,乃作根。

◆感謝聖靈帶領 &nbsp 巡迴山地20年

吳銅燦以山林為神學院,但當時原住民警察對傳教者不懷好意,百般刁難,他事事忍耐、逆來順受。對生活的困窘、服事的阻礙,概以忠誠信心持守。吳牧師娘說:「阮夫婦是做巡迴講道撒種的工作,大查某囝才10個月大就出去做工,我那時足驚,但是猶原順服上帝。面對政府刁難、種種崎嶇,擱有山地人酒醉睡滿地。吳牧師1禮拜至10天才返來一擺,我要一個人顧6個囝仔,若無聖靈同在,阮實在無法做工。」

吳銅燦的獨子吳壯行弟兄則說:「從1間教會走到另1間教會需要6小時,而且是走小吊橋,我爸有次還差點掉進山谷;而且爸爸一到教會就立刻講道,記得有位村長只會打架,但當他信主後,整個村莊都來信主。」又說:「那時每次禮拜2~3小時,村莊廣播系統、活動中心都在教會,眼看一間間教會從茅草屋到現在能容納百人甚至千人的聖殿,令人欣慰。」

吳銅燦建立的原住民教會,加起來約有100間,涵蓋布農、排灣、賽德克、泰雅爾、魯凱5族群,受長老教會總會山地處聘為宣道師進入部落宣教,20年如1日。高齡88歲的他,近年來耳朵重聽、記憶也不復從前,但問若回到從前,他會否選擇當公務員而不當傳道人?從他喃喃複誦:「我在山地傳福音20冬過7個月,攏是聖靈的帶領,上帝疼我、互我機會,我才能從平信徒成做一個牧師。」相信我們都已明白他的答案。

設書院 &nbsp不忍原民少女入歧途──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創辦者貝德芬

◎姑目‧荅巴絲

宣教師貝德芬(Anna Begemann)女士,1900年12月31日出生於德國北威州富托小鎮(Vlotho),父親務農維生,母親專心家管,他們育有4個子女,貝德芬排行老三。父母2人都是虔誠愛主的基督徒,皆加入德國婦女佈道會參與宗教事工。

年少時代,貝德芬常在夜裡暗自啜泣,一種罪的壓迫感迫使她渴慕主恩。1926年1月16日,時年26歲,在一場的佈道會中,神的話臨到說:「我在這裡,呼喚著妳!」於是,貝德芬決心將自己獻身事主。而後,至1930年間,她為了預備成為海外宣教師,積極尋求各種訓練管道,學習家政、就讀馬奇女子神學院、到波頓哈根與杜賓根大學學習護理與助產士。

貝德芬一生在戰爭與疾病的煎熬中度過。大哥在第1次世界大戰中戰死沙場,她自己在槍林彈雨中飄洋過海前往到中國,母親最後也病死於2次大戰期間。貝德芬患有心臟病,但憑著堅定的信心,凡事仰望主,勇敢地走過長達57年的宣教旅程──在中國18年(1932)、英國及德國5年(1950~1956)、台灣27年(1956~1983)。

貝德芬自1956年展開在台灣的宣教旅程。1956至1958年間,她在埔里、魚池、日月潭、仁愛及霧社山區的宣教工作都不盡理想,因年近60歲,深知身體欠佳,意識到自己沒有太多時間與精力可學習河洛話,或經常往返原住民部落。適逢這段時間,許多外國宣教師及本土菁英在埔里從事醫療傳道事工,例如,孫理蓮、謝緯、徐賓諾等所做的工,深深感動並影響貝德芬。後來,在禱告、深思以及與同工的商量下,由徐賓諾醫師與孫理蓮提供土地,謝存慈姊妹提供教學經驗,1959年1月19日在埔里愛蘭台地設立了「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並由貝德芬主掌校務工作。

貝德芬之所以決心從事原住民婦女教育事工,起因於幾年來往返部落過程中,原住民清純少女的模樣,不斷地浮現在她腦海裡,她打從心底喜愛並關心她們。面對1960年代後,原住民社會與外界接觸與日俱增,主流社會教育與生活型態,強勢侵入影響著部落的文化價值。貝德芬知道部落教育資源不足,很多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她擔心原住民部落少女面對劇變社會,若欠缺適當的教導,可能禁不起外來的誘惑而誤入歧途。因此,她希望藉由書院的設立,培養她們聖經知識、屬靈生命、服事能力以及生活技能,有朝一日成為兒童、婦女、青年以及牧師娘等領袖,畢業後再回到部落教會與牧者同工,為宣揚基督的福音齊心努力。

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以宗教、宣教、品格教育為導向,課程內容以聖經為主,例如:聖經大綱、福音書、保羅書信、教牧書信、摩西五經、個人佈道、婦女事工、兒童事工、教會歷史、如何講道以及基要道理等科目;為強化學生語言與生活技能,也開設國文、英文,音樂、家政等課程。2年的學程採住校制度,邀請地方教會牧者及外籍宣教師,以兼差的方式納入教師陣容。學校以貝德芬嚴以律己的生活方式,帶領師生進入靈性操練、課程學習,假日時也走出校園,進入鄉村或部落的教會,從實戰經驗中學習服事主。

初到台灣的貝德芬,只有一些旅費和生活費,學校的經費完全是外援支助,特別是德國婦女祈禱會,憑著其堅定的信心,關心與支持著學校的需要。因此,當她使用一筆筆愛心捐款時,她都會詳詳細細的記錄。在微薄財力的情況下,開源節流,帶領師生過著捨己及力求簡僕的生活,例如,將校園空地開闢成菜園,使生活盡量自給自足。她常說的口頭禪:「有啥子,吃啥子!」(四川口音)每遇到經費匱乏的窘境,便藉著禱告及信心的話語,說:「我不向人要,但我要向神要,因祂是萬有的根源;我不向人流淚,但我要對神流,因為祂是豐富的。」這些話,道盡了她在異鄉的宣教旅程──憑著信心而活,走過無數艱辛之路。

2000年2月4日,為了記念宣教師貝德芬捨己愛人的精神,校方為她立碑為文,寫著「福爾摩莎服侍善工」、「在微小的人身上服務基督」。2000年6月15日,第39屆畢業生走出校園,也象徵著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教育事工走入歷史。41年篳路藍縷的歲月中,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共培育416位學生,進入台灣各個原住民部落,默默地以不同職分與上帝同工。從一粒種子──貝德芬的捨己愛人,結出416個子粒,持續在原住民的土地上,散播耶穌基督的愛與希望。

誓作原民褓母 &nbsp守護孤苦無依者──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者孫理蓮

◎顏雅雯
「孫理蓮牧師娘是我的好榜樣,真的!所以我覺得上帝好疼我,讓我有一個這麼好的模範,做我一輩子的榜樣!牧師娘啊!妳83歲過世,今年我也83歲,差不多要去見妳了&hellip&hellip。」與孫理蓮女士同工20年的徐陳貌牧師娘,紅著眼眶道出內心的感謝和想跟她說的話。
孫理蓮常與先生孫雅各牧師一同到東部原住民地區傳道,見到許多原住民的父母親早上就上山工作,孩子沒有人照顧,再加上當地環境衛生不好,因此年幼的小孩常常夭折,看到這樣的景象,她的腦子裡面馬上就開始構想,要如何幫助這些孩子。
透過胡文池牧師娘的推薦,孫理蓮找到曾經在台北當過幼稚園老師的徐陳貌牧師娘,邀請她一起來同工,想要成立褓母訓練班,訓練原住民的女孩子成為幼稚園老師,之後回去部落開辦幼稚園,可照顧家中無人看顧的孩子,同時,芥菜種會也允諾負擔每一位老師的薪資。
徐陳貌牧師娘描述自己是一個膽小的人,當時若沒有孫師母在背後推著她去做事,第1屆褓母班絕不會在她手中開始。起初,她對自己的能力實在沒有信心,所以回絕孫理蓮說:「我是幼稚園老師沒錯,小孩子我會教,但是要訓練老師,我不會。」孫理蓮馬上很有信心回應她說:「妳不會,我也不會,但是上帝會!」接下去,她又說一句:「我若是有什麼困難,我都會和上帝商量。」短短的2句話,不但讓徐牧師娘當場無法拒絕,也展開與孫師母同工的日子,同時深深影響她之後服事的態度。
1927年,孫理蓮帶著「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信念,隨著孫雅各牧師來到台灣,踏入她宣教的一生。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孫雅各牧師全家因是外國人而被迫返國,但1947年,孫理蓮再次受派回到台灣,回來後她申言:「我不要只是做一個宣教士的太太,我要做太太宣教士。」她要以實際行動回應對台灣這塊土地和對在地人民的愛。
孫理蓮在1952年開始「芥菜種會」事工,從當時台灣最需要的方面著手,進入部落從事醫療工作,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等;首創原住民技職教育,幫助他們擁有一技之長,並鼓勵他們完成教育;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給予孤寡者完善的安置與教育。
早期台灣物資缺乏,人民生活相當貧困,而在後山的原住民,生活環境更加貧困,孫理蓮看見了,她與這些不被重視的原住民同行,他們的缺乏成為她的缺乏,他們的困苦成為她的困苦。她曾說:「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也無法掉頭不顧。」
許多事工一一成立了,如同褓母訓練班一樣,守護著台灣這塊土地上病痛、孤苦無助的人們;孫理蓮一旦看到有人有需要,就不怕任何困難,不辭辛勞,竭盡心力去幫助,正如主耶穌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馬太福音25章35~36節)這些事,孫理蓮無一不做,她的足跡遍佈原住民各地區,也因這樣深厚的愛與犧牲,獲得「山地之母」之稱。
一個婦人,帶著從上帝而來的信心和愛成立芥菜種會,經歷許多困難和試煉,但從未把她打敗,上帝總在她身旁和她「商量」。如今,芥菜種會將邁入第60年,孫理蓮的勇氣、永不疲倦的精力,不屈不撓的個性與服事最微小人的使命,依然是芥菜種會追隨的精神,她對台灣的愛與奉獻,也會持續在這塊土地燃燒。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