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有多元的面貌

◎阿恰

近日部分基督徒以真愛聯盟為名,嘗試以模糊的家長、師長等家父長身分反對同志教育被納入中小學教材,而5月15日,持類似立場的基督教團體又以「國際家庭日」為名發起義走,請眾多藝人代言,以「守約、守貞、守份、守成(承)」為號召,呼籲重視家庭價值的淪喪。這樣的訴求看似中立無害,然而其行動所強化的性別刻板與主流家庭結構,已經與今年聯合國所宣佈「國際家庭日」之精神背道而馳,也違反了基督信仰的核心。

每年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都有一個主題,去年的主題為「遷移對全世界家庭的衝擊(The impact of migration on families around the world)」,而今年的主題為:「面對家庭貧窮化與社會排除(Confronting family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聯合國揭示此一主題的背景:許多低收入國家每人每天只能賺取1.25美元,無法使家庭提供營養、教育與人身安全等基礎功能,而社會排除也是貧窮的一種,而這類型的貧窮來源就是歧視,包含性別的、族群的、經濟資源不平等的、開發不均的種種歧視,而聯合國也強調社經結構是導致社會排除和貧窮的原因。此外,文中特別指出性別不平等是消滅貧窮的主要障礙,並提出能夠將貧窮家庭拉出貧窮循環的策略。我們不知道發起515國際家庭日遊行的基督教會為什麼沒有告訴人們這些,反而誤導社會大眾說國際家庭日的重點是「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婚前守貞,婚後守約,人人守份,家庭和樂,生養祝福,代代相傳」。

聯合國國際家庭日的初衷,是希望以每年的主題,讓人了解現代家庭所遇到的困境,簡單來說,是想要找出使人們無法放心相愛和幸福的根源,而非將這些困境化成個人的道德選擇,好像除此外的其他類型家庭,與那些家庭裡相愛的人們就不夠標誌也不會幸福。事實上,這反而落入與國際家庭日所反對的「社會排除」完全相反的路線,成為社會排除的共犯,在今年基督徒義走的場子,有勇敢的同志朋友也加入這樣的隊伍,卻被保守教會的人要求離開,同志朋友這樣的舉動或許被那些基督徒認為是鬧場,卻具有重要的宣示意義,宣示拒絕保守基督徒式的完美家庭模式壟斷幸福家庭的詮釋權。

這世界上理應沒有人有權力否認其他人幸福的方式,因為幸福家庭有許多不同的腳本,有些只有祖孫二人、有些只有未成年媽媽和小孩、有些是單身好友決定同住、有些是同性伴侶,但幸福家庭共同的特點是愛,絕非由是否為一男一女、是否有爸媽、是否有孩子、是否永遠在一起、是否守貞這些命題所構成。遊行的口號越是喊得震天軋響,那些不夠主流的故事所面臨的處境更艱辛、更黑暗。

許多基督徒朋友認為自己在鼓吹一種良善並合神喜悅的價值,卻無法察覺或有意忽略自己成為社會排除的壓迫者的事實,這樣的姿態有違信仰的根本準則──一個以愛為核心,與弱勢(包含性別弱勢)和邊緣人(包含不屬於主流核心家庭形式的任何家庭)站在一起的信仰磐石,這樣的「信仰告白」在社會裡成為負面的見證,無法讓人相信這些基督徒所要傳達的是愛鄰舍如同自己的基督之愛。此外,基督徒也是民主國家的公民,多元社會和反歧視是我們需要捍衛的最大公約數,個人可以選擇守貞,卻不能要求所有人守貞才能擁有幸福,如同同志未曾要求異性戀必須進入同性戀關係,在擁抱自身價值時,讓我們得以擁有不同選擇的民主社會,是所有人需要同聲捍衛的根基。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