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育請從幼稚園開始

◎王鏡玲

公報廣場最近刊登不少關心母語教育的文章,值得大家重視。在〈本土認同與青少年華語事工之調適〉一文指出,應該考慮學生對於「多元」與「主觀」的感受,以及容許青少年對傳統權威的質疑,認為教會應該為偏愛「華語」的青少年敞開。筆者在此想提出不一樣的角度。

該文所提到的「多元」就語言教育而言,可能是誤解。台灣社會目前有華語、英語和母語等等,在現實環境中是多元語境,但是台灣的語言教育一點也不多元,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絕大多數的學習環境,都是華語獨大的單語環境。

在大眾傳媒的卡通台、兒童節目、青少年偶像劇,都以華語為主的環境下,台灣主流媒體的青少年節目,實際上自有電視台開播以來,已經華語獨大幾十年了,在如此不利的單語獨大環境底下,我們的青少年如何可以流利地使用母語呢?

試想,如果兒童與青少年,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精彩有趣的母語動漫節目,從幼稚園就在母語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下一代,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使用母語,他們自然可以在教會裡參加母語禮拜,而不是母語被隔離在生活之外,變成被迫參與的乏味課程。母語必須在有趣生動的生活實況和休閒娛樂裡,才能帶動下一代親身體驗「雙語」的實用性,也才能讓母語所包含的歷史記憶,得以在下一代身上傳承與創新。

長老教會是台灣目前最有資源進行母語教學的宗教團體,不少教會附設的幼稚園可以實施局部或全母語教學的環境,讓拯救母語不只停留在教會媒體上喊喊口號,而是透過長老教會的總會與中會,用實際向下扎根的母語教學,來為台灣的未來點燃母語下一輪的生機與活力。

如果過去的傳教師曾經將新時代的科學知識與世界觀,透過教會學校引進台灣,留下歷史美好的印記。那麼,在這個台灣母語的危急存亡之秋,長老教會在母語還一息尚存的這個轉捩點上,也請趕緊加入搶救母語務實而有系統、從幼稚園著手的教會學校母語教育行動吧!

搶救母語,將會是長老教會再次通過對於既有台灣文化的保存,來彰顯這時代上帝恩典的信仰見證。

(作者為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