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與民主的想像──從不分區立委談起

◎盧懷力

隨著明年總統以及國會選舉的白熱化,越來越多議題被公開討論。一個月前,多位台大及中研院學者公開表示,由民進黨中央決議所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不符合多位學者的期待,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有二:一是無法培育人才;另一則是這份名單並不能滿足對於「民主的想像」。關於後者,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博士特別提出:不分區立委的意義,在於能夠提供社會、資源上的弱勢(同時也是政治上、選舉上的弱勢)表達更多的公共性需求;如果如民進黨中央宣稱,民主政治是(由政黨人士)以政策來保護弱勢族群,是「政治沙文主義」的想法。揣測其言下之意,想表達的莫過於不滿政黨取向的公共空間。隨著政治空間朝公共性開放,反抗性政治應逐漸轉向多元性政治,由政治導向轉變成社會導向。

長老教會自解嚴前就以解放思維與戰鬥姿態參與政治,自〈人權宣言〉到「加入聯合國」等,多是在言論自由被箝制的時期中為自由發聲,可說是走在社會的前端。但解嚴至今已有20多年,公共空間的開放性以遠勝於以往,參與政治也不像當時有如禁忌一般。當前社會對於「台灣」與「台灣人」等概念以及身分已經逐漸深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例也已遠高於認同中國;以人民為主體的「台灣國」不再是個空白的概念。對於認同共同體之餘,如何避免政治環境中的衝突對立(台灣╱中國、本土╱外來、愛台╱賣台、獨裁╱自由,諸如此類)擠壓社會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會是另一個問題。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不應只有在政黨理念上的對決、外交地位的爭取、或者是思想自由的解放,另外包括了提供各種團體在社會上立足的機會;也就是說,一味的支持政黨或者其理念,充其量只是將資源集中在政黨,或者是增強政黨間的對比,如此一來卻有可能造成政黨為了平衡黨內的勢力以及維持國會政壇中的戰鬥力,而「照顧」其他團體,導致社會弱勢團體成為政治的附庸,無法全面性的將社會水平提升。

邁向成熟的民主社會,參與政治的向度應從垂直面的民主╱獨裁反抗轉向橫向的人民╱社會連結,此用意並非放棄國家獨立性或者同意外交休兵的政策,而是期盼在建立國家同時,避免走向二元論述的政治環境以及社會差異之低容忍性,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社會弱勢。因為前者的狀況下,人民的注意力以及資源在震天吶喊的選舉中,勢必投注在兩大勢力的制衡,其他的聲音卻會在這種氛圍下被邊緣化。將來的政治運作,應建立在國家的基礎上並且超越,而不是在此基礎原地踏步。教會作為上帝在世界選召的團體,理應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並且針對實況做出反省,因此筆者認為,長老教會必須脫離過去「誰支持台灣建國就支持誰」的概念,在「國家主權」之上尋求「社會人權」,並且在社會權利的理念中尋找更大的共識、替多元社會發聲。如此一來,才不會同政黨派系的協商一般,走入權力的窠臼。

(作者為台灣大學研究生)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