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老化,認同價值與意義

◎楊忠輝

老人社會學家認為老人和社會之間的互動,會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長而慢慢減少,跟隨著健康變壞,意識也減少活動。老年人也由於子女的成長而離開家庭、退休和喪偶等等的原因,會漸漸擺脫自己青年和中年時代所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和社會角色,減少與別人交往的次數,慢慢退回自身的範圍,變得較為自我專注起來。

因此,這樣的老人容易一直活於過去,變得吝嗇、敏感、憤世嫉俗,也不樂於看見年輕人的生命成長。因此,心理學家榮格(C. G. Jung)認為「老年」的生活意義應注重於接納體力與精神的逐漸衰退,將著重於自己的內心世界。發掘內心,記憶珍寶與內在的資源。

所以,老年人必須接納自己的老化,認同自己的價值與意義。詩人赫特(Hermann Hesse)認為:「不管我們是老人還是年輕人,若沒有肯定並獻身自然界對我們生命歷程所做的要求,就會失去每一天的價值與意義,這就是欺騙生命。」他也說:「變老的過程不只是體力衰退和衰老,它其實跟每個生命階段一樣,都有其特別的價值、奧祕、智慧和悲傷。而且,在一個文化成熟薈萃的時代中,人們有理由對老人表示敬畏,這是今天必須跟年輕人要求的。」瑪利‧愛力克斯(Marlee Alex)提出以下方式,幫助我們來思考如何尊敬老年人:

1.肯定他們的能力與成功:肯定過去的成就與付出,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參與重要的部分。

2.和他們一起回憶過往:讓老年人回憶他們人生中的成功經驗,有哪些有意義的事。幫助他們有機會述說信仰,鼓舞他們的希望故事。

3.用錄音或錄影的方式,記錄年長者的故事:將他們的過去,與子孫的互動,信仰歷程,用相簿或製作影集記錄起來。

4.重新創造回憶:在紙上記下成長過程,還記得的正面往事,接著把紙剪成小塊、捲起來,放進罐子中,讓年長者偶爾拿起來讀一讀。

5.協助年長者記住朋友並建立新的友情:友情幫助人們度過生命中的失落,繼續向前,也協助人們處理失喪、憂鬱和無價值感。

6.持續運動,恢復體力:以負擔減輕的運動,能改善循環,讓腦內嗎啡(endorphins)那些「讓人覺得舒服的荷爾蒙」在血液系統中流動。

7.給予年長者擔任社區志工的服務機會。

8.提醒他們自己的潛能:探測年長者對什麼有興趣和專長,並為他們設計新技能,直到看見他們眼睛重現的光芒,然後找到他們可以參與的方式。

總而言之,當老年人覺得自己無用、沒有價值時,需要更多肯定他們。所以,正如古倫神父(Anselm Grum)所言:「成功變老過程不只跟個人有關,也跟整體社會對於老年人的態度有關。社會必須給老年人空間,讓他們可以愉快地享受變老的過程。社會不只應該用醫學的方式來延長並照料老年人的生命,也必須重新發現老年人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為高雄中會聖心教會牧師)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