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的城市伯利恆

◎李景行

新《聖詩》50首〈細細的城市伯利恆〉(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中譯〈小小伯利恆歌〉)這是一首無論在禮拜堂、公共場所、街頭巷尾、許多家庭,在聖誕節期間都會聽到,也是近代流行最廣的聖誕詩歌之一。

作詞者布魯克斯(Phillips Brooks,1835~1893)當時受全美敬愛,是位具有奇才的青年牧師,後為主教。但生活上優美的環境對這位富有吸引力和天才的青年,並非玫瑰花的溫床。他工作努力,1869年波士頓的聖三一堂慕名請他去擔任牧職共22年。1872年,波士頓城失火,三一堂被燒毀,布魯克斯從事重建新堂的偉大工程,以講道感動信徒,大家同心協力,在短期內大功告成。凡與他接觸過的人都很愛戴他。1877年,布魯克斯在耶魯大學兼任講道學教授;1885年獲牛津大學神學博士學位;1881年當選為馬薩諸塞教區主教,15個月後驟然息勞辭世,享年58歲。

布魯克斯生平寫過一些聖詩,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細細的城市伯利恆〉,1865年他暢遊以色列,在伯利恆度過了一個極有意義的聖誕節。他在日記上記載:「天黑之前,我們騎馬出城到牧羊人看見星的野地裡,用籬笆圍起來一塊地,有個洞,他們把牧羊人放在洞裡。」主後150年同天晚上,教父猶斯丁(Flavius Justinus)指為耶穌降生地點的「主誕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又稱降生堂)。

布魯克斯參加傳統例行的子夜彌撒,禮拜自晚上10時開始到翌晨3時結束,連續不斷的頌歌,無限歡樂的讚美,虔誠崇拜的信徒群眾,給他一個難忘的印象。布魯克斯立即寫信給他教會的信徒,告訴他們切身的感受和靈性的體會,〈細細的城市伯利恆〉的詞句就在腦海裡形成。3年後的1868年聖誕鄰近時,他要為主日學的學生編一些聖誕的歌,他就決定用描寫伯利恆的夜景作為詩歌的材料。詩中所描寫的幽靜光景,正是他當時所見所感覺的。

他把這首詩編好以後,拿去給主日學主任兼管風琴師雷德納(Lewis Henry Redner,1831~1908)說:「路易士,為我的詩配新調吧!」雷德納在聖誕節前譜完曲,請36位兒童和6位主日學老師於1868年12月27日首次唱頌此詩。後來他常說本調是來自「天上的禮物」。布魯克斯和雷德納均守獨身,在生之日,得聞彼此合作的聖誕詩歌為全球兒童所愛好,實堪欣慰。

(作者為退休牧師,曾任新聖詩編輯小組召集人)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