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克
去年底,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去聽了一系列神學演講,與會來賓當然都是基督徒,而且多是關心神學與熱心閱讀的基督徒。其中一場演講,主講人放了一系列的影片,影片其中一個段落,引來哄堂大笑,聽眾樂不可支,當下我心裡很是難過。
主講人之所以播放那段影片,是想告訴聽眾,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工作,有些工作非常辛苦、危險,且收入微薄。例如以頭頂磚頭,以赤裸的身體來搬運磚頭的工作。原本應該讓人感受到工作辛苦的影片,卻被聽眾解讀成了《歡樂一籮筐》一類的滑稽影片,而且還不是少數人,而是整個會場。
這樣的錯誤理解,說明了生活在富裕優渥環境的人,即便是基督徒,仍無法正確判斷何謂苦難,甚至將苦難視為好笑之事。蘇格拉底說,無知是人犯罪的原因。當人不知道一件事情是錯誤的時候,便落在罪中而不自知。當我們看見有人落入患難中卻只覺得好笑,我想,我們的思想出了很大的偏差卻不自知。
難怪在教會還是有一些弟兄姊妹相信,人之所以貧窮,淪為街友是因為他們懶惰、不努力、不上進。前述所提及那段影片,某種程度也說明,人落入貧窮,必須出賣勞力來換取微薄卻無法溫飽的薪資,是因為社會制度出了很大的問題,資源分配不均讓一些人被迫勞力工作卻無法溫飽,甚至得承受飢寒交迫之苦。換個流行一點的名稱,就是「窮忙族」,努力工作卻無法賺取足夠溫飽、租屋居住的收入,不得已只好淪為窮人、街友,承受世人異樣的眼光。
過慣「聖俗二分」,或出身富裕階層的基督徒,是否可能缺乏真實理解苦難的同理心,只是知識上知道有貧窮的存在,但卻無法在生活實踐上真正地認出貧窮,更別說伸出援手?齊克果也說過,人是先成為人,然後才成為基督徒。即便我們成為基督徒,卻也還是深受人的有限與罪性綑綁,無法正確地辨別世間萬事,甚至把苦難當做好笑的事情。
願主幫助我們,更有智慧地分辨這一切,不要落入個人身分的侷限中,而讓我們沒有惡意的傷害,深深刺痛了一些正落入苦難之中,急需幫助的人!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