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元的滷肉飯

◎北極熊

「鬍鬚張」大碗滷肉飯從64元調漲至68元,經媒體渲染,引起外界撻伐,連郝龍斌市長都出面關切,最後不得不召開記者會道歉,並調回原價。在一連串的不滿聲中,大多數都是希望業者能夠共體時艱、體察民意,或是拿小吃攤販的20元滷肉飯相比,痛陳鬍鬚張高價搶錢。

以輿論要求業者凍漲,真的是人民的勝利嗎?鬍鬚張漲價,自有市場機制決定價格是否合理,怎麼會是不准業者漲價?拿地攤與之相比更是不倫不類,夜市一客牛排100元,為什麼西堤可以賣500元,王品憑什麼又賣1000多元?牛肉麵一碗80元吃得到,也有一碗高達3000元的例子,鬍鬚張若有意提升滷肉飯的品質、價值,在材料、環境與氣氛上更上一層樓,因此採取不同於攤販的訂價,又有什麼錯呢?人們省了4塊錢,卻造成商業環境的惡化,長此以往,沒有足夠的利潤發展更多、更大、更好的服務,還是民眾的損失。

然而,這不代表人們的憤怒是全然無理的,為什麼滷肉飯漲了4塊錢,會讓人如此難受?豈不是因為全面上升的物價以及萬年不漲的薪水,不斷壓抑著苦悶的生活嗎!只是將焦點放在個別業者漲價,不僅對生活開銷沒有幫助,反而是刻意讓人們發洩情緒的操弄。一家業者凍漲,對原本就吃不起、不想吃鬍鬚張的人來說,能有多大的用處?

比起業者,問題反倒應該聚焦於物價上漲、薪水凍漲這兩個更大的問題。物價上漲人民雖然會難過,但並不一定代表是政府治國無方。將時間拉長來看,通貨膨脹本來就是無可避免的狀況,一碗陽春麵10元的日子早就回不去了,到底目前物價多高才合理?並沒有一個簡單、主觀的依據,也許上漲之後的物價才是合理的,對於營業者來說,才有足夠的利潤。看看歐美、日本、紐澳的物價水平,不都在台灣之上?只是相對的,我們也發現這些國家人民也有高所得。由此,我們發現,原來問題的溯源,並非物價上漲不應該,而是人民所得無法提升,造成消費力低迷。鬍鬚張漲價4元,引發眾怒的原因,不是滷肉飯應該多少錢才合理、不是物價上漲無法接受,而在於台灣人的薪水停留在15年前的水準,而且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勞委會統計,1999年到2008年,台灣10年來名目薪資總共只增加11.39%,扣掉通貨膨脹率,根本就是負成長。但同期間,香港、新加坡、韓國的名目薪資增加幅度分別為11.99%、69.38%、84.51%,此消彼長一直被台灣拿來比較的韓國,薪資原本只稍稍領先台灣約新台幣1000元,但如今卻比台灣高出3萬1000元,這才是政府治國無方的證據。雖然其他國家的薪資成長背後有其結構問題,但是台灣需要面對自己的崩壞,不是攻擊個別商品的價格、不是一味要求物價不能波動,而是要監督政府,提升就業環境,讓台灣在高物價的環境中,能有更高所得,支應足以安居樂業的消費。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中學教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