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中議會熱議 聚焦大專事工

(相片提供/Freepik)

【邱國榮採訪報導】今年3月,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傳道師王博賢在七星中會中委會封牧監選案中未獲接納,引發法規與程序質疑。7月17日,星中於汐止教會召開第72屆第三次中會議會,以程序問題對此事展開討論,並且議決推翻中委會的決議。此次議會引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者與信徒的廣泛關注,人事監選辦法的完善成為該中會重要課題。

「關心遊說七星中會議會正議員提案連署」領銜人之一的星中濟南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受訪表示,中會該次議會推翻中委會的議決,在於強調公領域的程序正義及制度完備的重要性。他表示,長老教會一向強調依據教會法規辦事的紀律,因此中會議決推翻中委會決議顯示出人事監選制度的不健全;他強調長老教會代議制度的重要性,中會的議會是修正機制、用以完善不足之處,而非指責誰對誰錯。

「關心遊說七星中會正議員提案連署」有兩案。提案一:王博賢傳道師之牧師監選無效。提案二:北區大專事工推動,星中必須遵守與台北中會既有之合一之合作機制,並請召開星中之大專事工發展研討會。

黃春生解釋,提出第一個連署提案的理由,在於他們認為在大專工作者的人事監選辦法未完備之前,應該讓王博賢傳道師繼續留任,並在辦法完備後重新進行監選。而第二提案是針對台北大專宣教事工的合一;他指出,星中因有與北中相當的工作者,以保持互相支援的合作關係,且強調人事的員額決定應更客觀,並提倡進行星中的大專事工全面性檢討。

這次中會議會以88票推翻中委會決議,黃春生認為這顯示中會重視程序正義,希望能夠深思熟慮,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應謹慎處理影響重大的事項;也期待著,能夠為星中的大專工作者人事監選制度,和大專事工未來發展帶來正面改變。此外,會中也決議推出由7位成員組成的小組,負責執行研討大專事工相關議題。該研討會的結論將在明年該中會春季議會時進行專案報告。

然而,關於重新監選的問題,黃春生點出依照星中的制度,人事案並不宜在中委會內部監選。舉例來說,馬偕醫院的院牧受聘也不是中委會內部監選,而是由中委會派人監選;同樣地,大專工作者的監選應該是中委會派員到校園事工部進行,而不是由中委會進行。此外,他指出監選王博賢應通過門檻根據總會法規選舉規則第20條第二項應為二分之一,而非中委會以為三分之二的票決。

對於這些關於監選制度的疑問,黃春生表示,中會將請總會的法規委員會進行解釋,以期能更清楚瞭解監選程序和相關規定。他強調中委會在人事監選方面是監督單位,派監選委員去監選人事案,而非在中委會內部進行。

曾經身為台南大專學生中心主任,同為這次連署提案領銜人的星中雙連教會主任牧師蔡政道則是在受訪時強調,大專中心的事工需進行策略上的調整,並喚起眾教會對大專事工的重視。他表示這是一個契機,需要重新反省和檢討大專事工的發展。

而關於星中這次議會決議舉辦該中會的大專事工研討會,蔡政道認為這不僅是一個研討會,而更像是一個機會,讓大家更加關注大專事工,並討論如何更好地發展策略。他表示,他將提出他個人的研究報告,並期待著包括他在內所組成的7人小組,能有效地引領出一套更好的接觸校園學生的方式。

蔡政道指出,在面對現代社會的不同挑戰時,大專事工的工作者不能再像過去只注重經營團契,而應該做出策略上的調整,將焦點放在整個校園事工上,而不僅僅專注於輔導團契學生;還要努力認識非基督徒學生,並尋求有效的宣教工作方式。他呼籲各教會牧師不要將大專事工視為對立,而是要在主裡合作,共同關心和支持這一重要領域的宣教發展。

台北大專學生中心主任姚亘貞牧師指出,學生中心即將在明年迎接70週年,希望大家關心這一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學生事工的發展也面臨著挑戰,牧養的教區有51間大專院校,遍布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學生中心的團契數量眾多,現在共有20個團契,其中兩個團契是與真理大學和馬偕護專的校牧室合作。

然而,關懷學生需要付出不少人力與財力。姚亘貞表示,陪伴學生是事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需要更多同工的參與,無論是全職或自願擔任義工輔導都受到中心歡迎。她呼籲長老教會組織的大家能共同關心這一重要事工,並提供支援,使得學生們能夠得到適切的陪伴和關愛。為70週年慶,她也提及目前正在統計台北大專中心畢契當中投身為牧師的人數,目前搜集到的數據約為60人,但她表示這並非最終數字,仍在持續搜集中。

七星中會中委會已決議的學生中心工作者人事乙案,遭到中會議會推翻,該中會議長施貞同牧師對於這個結果表示不便受訪。

我有話要說